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县市发展旅游

县市发展旅游

发布时间: 2020-12-02 01:16:04

『壹』 家乡县城正在发展旅游业 请问有什么适合创业的项目吗

目前,DIY创意礼品行业已占据了大量青少年消费市场,除了观赏外,创意产品还回被广泛应用于日答常用品,其消费基础庞大。可以说创意礼品店将成为国内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其市场前景极其广阔,此刻正是投资获利的好时机。顾客既可以在店内买到新颖的创意产品,也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喜欢的创意产品。

『贰』 如何写好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



如何发展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

云梦县胡金店镇中学

陈么安

新世纪要振兴发展云梦,
提升云梦的后发优势,
不一定走传统工业发展道路。
我认为应在
“文
化旅游经济”方面下功夫。美国著名的旅游专家托马斯·戴维森曾提出,旅游是关系到国民教育、
社会进步、生态价值的社会经济综合体系。现在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几乎是空白,而邻近县市
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虽然我县没有秦砖汉瓦,也没有九寨沟、西双版纳那样的大自然馈赠,但从
我县的历史传统、生态环境与市民文化性格来看,以“文化经济”的视野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发展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既可以拉动第三产业,又可彰显文化特色,文化旅游业作将会
成为云梦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认为要发展“文化经济”需做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推广城市品牌。推广城市品牌实质上是弘扬一座城市的精神,云梦弘扬的就是一种中华
孝文化精神,“黄香故里”呼唤的就是营建一个全世界孝子共同的精神家园。例如可举办生态旅
游文化节,突出“弘扬孝子文化、打造旅游品牌”的主题,举办文艺演出、风筝大赛、文化表演、
佛事庙会、摄影展览等大型活动,吸引游客,知名学者、艺术名人齐聚共赏美景,用他们的笔墨
和镜头鲜活的反映优美的生态、淳朴的民风,这样全方位的宣传和推介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
文化底蕴,进一步扩大生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了文化与经济和旅游的融合,提高
了旅游的档次和水平。着力发展楚风文化、诗词文化、竹艺文化、龙舟文化、根雕文化、宗教文
化等特色文化品牌,要打好云梦生态农业牌,开发出一系列优质生态的旅游产品

二、美化城市建设。有文化品位的城市应该是“形神兼备”的城市,关键是要有优美的自然
环境和市政景观。我县应建成生态农业的绿色环境,打造“两园一基地”,保留大量颇具楚风的
民居建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休闲之城”必需的重要城市景观。

三、打造文化节庆。城市文化的特色往往在其文化节庆活动中可以得到彰显,国内不乏成功
的范例。如大连的“服装节”,哈尔滨的“冰雪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等等。云梦作为孝
子文化中心,
应精心打造一个让游客与市民都产生
“认同感”

“归属感”

“世界孝子文化节”

将文化旅游融入城市建设,以文化节庆进行文化营销,从而拉动酒店业、建筑业、休闲服务业等
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挖掘城市故事。文化名城必须拥有丰富多彩的故事,这是最能吸引游客前来考察观光的
动力。韩国的“大长今”,江浙的“白蛇传”,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好奇的目光。其实,云梦的
先民们当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程,不知蕴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我县历史名人孝
子黄香、传奇人物伍子婿、盖世之杰吴禄贞、太守陶侃、理学名士赵复、著名学者邹观光、清代
名臣许兆春„„又有多少饶有趣味的传奇素材,文人作家们大可以驰骋艺术想象力,创造出引人
入胜的城市故事来。如何“设计、包装”云梦,应该进一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五、创造文艺精品。“文化云梦”离不开文艺精品。近年来,云梦在文艺创作方面有很多成
果。方言小品《乘凉》、京胡独奏《楚调新韵》、长篇历史小说《千古孝子黄香》县楚剧团创作
的小戏《吊子卖鞋》、云梦皮影。都是难能可贵的东西。同时我们也要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
文艺创作。因此云梦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更多非云梦籍的人才参与到“文化云梦”的
建设中来。

六、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文化旅游开发必须规划先行。要立足于云梦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
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制定出可行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突出重点,抓好旅游基础设
施建设,大力改善交通、通信、接待等基础设施条件。在招商引资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
制定招商引资发展文化旅游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文化旅游开
发建设,从而真正做到谁投资、谁受益。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从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
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将自然景观进行文化包
装,使其更富有灵气和诱惑力,满足游客求新、求异,追求享受独特民风民情的心理,实现游中
有景、有物、有获。另外要在宣传上下功夫,通过各种媒介把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面向国内
外宣传,增加文化云梦旅游资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云梦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发展的云梦旅游文化,潜力无限,也任重道远。

『叁』 县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是属于发展规划还是专项规划

顾名思义,发展规划是对某一事物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做总体的规划和设计,而专项规划则是以某一特定发展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细化。
因此,县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如果是对未来的整体规划,应该属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如果是对某一项具体内容的落实,则应该属于“乡村旅游专项规划”。

『肆』 市全域旅游发展可以在哪些方面为全省提供经验

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旅游消费也成为重点,旅游业作为“带动性强、能耗低、附加值高”产业,也成为后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提出了“全域旅游”创建考核指标。
全域旅游思路即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了国内诸多市、县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早在2013年,儒余股份核心团队结合旅游规划实践,就提出了“全民旅游”的发展思路,对全域旅游进行了探索,2014年,儒余股份核心团队编制了湖南省汝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更是对全域旅游进行了深度剖析。
而全域旅游到底是什么?与旅游总规有何差别?到底应该怎么发展?
一、什么叫全域旅游?有什么好处?
1、发展背景
门票经济时代即将过去,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更注重“综合旅游消费”带动,旅游发展逐渐从“人次、总消费量”的单一指标评价走向“人次、过夜率、停留时间、人均消费、重复旅游次数”等多重指标评价,因此,以“独立景区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将逐渐“力不从心”,全域性的、联动性的旅游发展将成为重点。
2、概念内涵
与传统旅游业发展思路不同,全域旅游的“全域”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空间上打破独立景点的“全城”,参与上打破景区工作人员的“全域”,产业上打破旅游单一发展的“全域”。
空间上的全城:即为“打破独立景点”发展思路,将原有的独立的大景区建设变更成为全域性的,多角度的旅游开发,将城市、乡村、街道的建设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提升本地居民的居住体验,第三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使得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参与上的全民:即为“促使全民参与”的发展思路,将来旅游业的发展从“政府知道、投资商明白、从业者服从”拓展到“全民皆知旅游发展特色,全民改变服务思路,全民都可做‘导游’”,一方面杜绝“宰客”现象,第二方面通过全民发展真正将本地特色与本地文化做活、做生动,真正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产业上的全域:即以“旅游+”的思路去发展旅游。一方面,将旅游发展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内核丰富“旅游消费”的内容,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挖掘旅游的附加值,带动本地区“多元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的“宣传、推广”作用,提升地区品牌、提升产业环境,辅助产业招商。
总体来说,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是期望通过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发展动力,使得“居民舒心、游客开心、商旅动心”。
3、核心意义
对于本地居民来说,不但产生了新的就业机会与岗位,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气息,游客不会成为“干扰生活”的侵入者、不会成为“待载的羔羊”,而成为服务的对象、欢迎的客人。
对于游客来说,原来的“看景”转变为“体验一种本地生活,观赏一片本地景观、了解一类本地文化”,真正成为“体验旅游、度假旅游”,真正实现“玩的开心、住的舒心、吃的高兴、消费放心”,真正“融入地方、爱上地方”,实现“长停留、多频次、高消费”。
对于投资商来说,旅游项目的投资不再是“独木孤舟”,全域范围的旅游形象提升与旅游项目开发,使得单点项目具备更好的投资环境,带来更多的“附带游客”,项目的投资建设也将成本更低、效益更好。
对于政府而言,社会气象发生变化,经济活力增强,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可步入良性循环。
二、全域旅游什么地方适合做?有什么特点?
全域旅游,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五类地方最适合:
其一:中心城市及知名旅游区
【特征】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已经具备1个或多个旅游吸引力。当前旅游人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1000万人次),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格局,但城市旅游发展增速放缓,旅游发展遇到天花板。
【特点】需要丰富旅游功能,改变传统旅游形象,提升品质、提高效益,部分城市需要解决“游客与居民”之间的矛盾。
【难点】
① 部分“传统老牌旅游城市”旅游服务较差,旅游模式固化;
② 部分“经典旅游城市”旅游形象过于单一且知名,新吸引力较难塑造;
【要点】
① 需要与原旅游特点具有一定的关联度
② 需要打造“特别不同”的吸引力
③ 需要重点加强旅游服务环境建设
其二:大城市辐射圈地区
【特征】目前旅游发展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附近有大型城市积聚大量人群,有巨大的潜在空间。
【特点】需要优化项目点,强化周末度假休闲功能,打造多类别、多层次的旅游点,强化各节点之间的联动性,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提炼区域形象,强化细分客群定位与区域形象定位,加强全方位的区域旅游营销拓展,实现拳头出击。
【难点】
① 较难做出特色,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竞争并抢占客群;
② 以重复消费为主,较难拉升单次消费量;
【要点】
① 项目点设计上应具有连贯性,应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性与联动性
② 旅游线路设计上应具有多元性,在主题功能线路、特色线路上有差异
③ 应重点考虑节庆及主题活动的设计,增加互动体验性
④ 可考虑通过旅游环境营造,争取中心城市资源输出,辅助培育特色产业
其三: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特点】旅游业已经起步,并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之一,在一定区域内享有知名度,但总量规模仍不大,处于发展阶段(地市级单位年旅游人次少于1000万、县级单位少于500万)。本地居民主动参与旅游发展,但尚未享受到旅游发展的红利。
【难点】区域旅游发展步入“瓶颈期”,部分城市出现负面影响,如宰客、骗客等行为。区域需要引入新的重点项目,不断强化旅游发展实力,提升旅游吸引力,需要在“加大招商引资”与“优化旅游环境”两方面进行突破。
【要点】
① 需要树立综合旅游形象塑造,加强“全民”教育与宣传
② 需要借力已有的旅游项目,引导优化,鼓励项目间组团发展
③ 注重差异化项目打造,加强对新建项目的鉴别能力
④ 注重区域内多频次的节庆活动设计,培育文化产业,增强游客粘性
其四:有资源的其他非旅游区域
【特点】该类地区往往不是传统知名景区,经济相对较好,产业结构一般以制造业为主,但城市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城市内及城郊有一定的资源但不具备特色旅游项目,如工业遗址、特色历史文化事件、自然景观等。
【难点】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工业化印象较强,“自然生态”旅游形象相对较弱,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全域性开发需要更强的统筹能力,既需要侧重城市性格的塑造与城市文化的传递,有需要充分考虑借势发展,可考虑功能性的娱乐项目引入。
【要点】
⑤ 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资源与特色,强化城市综合旅游形象塑造
⑥ 需要结合城市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生态”营造
⑦ 侧重功能为主导,引入功能性、特色性项目,通过龙头项目带动全域发展
其五:有资源的欠发达地区
【特点】该类地区往往远离大城市或中心城市,且不属于传统知名景区的辐射范围,往往是生态保护区或扶贫开发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较多,但经济相对落后。部分地区对外交通联通度较差。
【难点】
① 基础设施投资较大,需要政府奠定基础
② 本地缺少旅游产品支撑,缺少吸引力项目
③ 本地投资环境不足,旅游招商难度较高
④ 本地居民素质较低,城市旅游氛围不足
⑤ 可考虑将旅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抓手
【要点】
① 应充分考虑本地“绿水青山”变现的方法与策略;
② 应充分考虑本地“老、旧”特色资源项目如何变成吸引力;
③ 需要打造极具特色的龙头项目,以产生核心吸引力
④ 需综合考虑中长期度假旅游与周边城市周末休闲,需要丰富更多功能
⑤ 需考虑如何使得本地的居民最大程度的参与旅游发展
⑥ 需要加强片区总体宣传力度,建立居民旅游培训体系
若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域旅游的战略和推进措施,欢迎与【儒余股份】探讨。

『伍』 县旅游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信息。急!急 !急!

什么呀?

『陆』 旅游全国地理县级市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旅游收入!游客一多就会吃喝玩乐游山玩水都要花钱!开发景点

这个很正常,每一个城市都是靠旅游来带动经济。旅游占领了城市的一半的经济,如果没有这个方面的经济的话,城市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柒』 一篇关于重庆市武隆县旅游发展思路的文章

武隆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为了促进我县旅游二次创业持续稳定发展,5月13日,我县在县委二楼会议室召开了《武隆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征求意见会,参会乡镇及部门畅所欲言,为我县旅游发展进言献策。
县领导余健华、王频、蒋鸿出席了征求意见会。

据了解,由北京专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规划》,旨在科学有序地推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从我县旅游资源出发,以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要求为根据,描绘了我县未来20年的旅游蓝图,其中内容辐射全县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积极为全县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分别从旅游资源普查、空间结构规划、旅游项目策划和营销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为专家全面准确地编制我县旅游总体规划提供了参考。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仙女山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余健华在会上说,《规划》结合实际、主题鲜明、基本构架好、内容翔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要求。

余健华要求,各部门、乡镇要高度重视此次规划,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将旅游作为我县核心产业这一思路落到实处,做好“规划”过程中的意见收集工作。切实落实资源普查任务,及时为此项工作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服务。相关部门要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规划》修编进展情况,确保《规划》修编工作顺利进行,使其真正发挥出超前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更多新闻可以关注 武隆旅游网

『捌』 旅游全国所有市县镇村好处有多大

很多镇和村,没有旅游景点的。
只能去看看当地人们的生活。
很多村镇缺乏旅游资源,没办法开展旅游活动。
或者有些村镇没有能力去挖掘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
你要旅游要全国所有市县镇村,其实需要很多时间,用脚步去丈量的旅游需要大量的时间。
有什么好处呢?
1.拓宽对中国的认识。2.增长自己的见识。3.增加生活经验。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别人的生活见解。

『玖』 荔波县发展旅游的市场优势是什么

荔波地处黔桂交界处,目前交通四通八达。西有独山至荔波二级柏油路,至独山接贵新高等级公路达贵阳,行程仅需4.5小时。东有荔波至环江县德胜,达柳州的一级公路,行程约需6个小时。北有四级公路经三都达凯里,里程205公里。南有荔波至南丹达南宁公路,里程410公里。小七孔景区距贵州麻尾火车站35公里。西南航空公司支线荔波机场建在县城东,距县城仅13公里。机场在“十五”期间建成后,可为荔波的交通和旅游带来极大方便,也为荔波的经济快步发展提供十分优越的环境与条件。
其次,荔波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占全县1/6的面积,以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珍贵的科研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原始、古朴、神奇、多姿多彩而著称,主要有四大景区:水春河峡谷景区、樟江田园风光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整个景区目前已开发57个景点,经专家考证达到世界级的6个,国家级的25个。荔波山水融林、洞、湖、瀑为一体,具有奇、险、静、幽的特点,是贵州景区特点的高度浓缩。 荔波境内居住着布依、水、苗、瑶等多种民族,独具魅力、浓郁而又古朴的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参观价值,丰富了旅游多元化的格局。 荔波县城内樟江园广场旁的樟江部落,占地31.34亩,融吃、住、行、游、购、娱乐、文化体验和会议需求为一体的综合体验式民族文化风情区,其中有夜郎美食街、民族风情酒吧、民族风情茶楼、民族手工艺品区、贵州土特产区、原生态表演广场。通过樟江部落这个窗口,将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的深厚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化地展现出来。 荔波将会成为贵州南线旅游的中心焦点。 全县已开发旅游景点77处,其中一级景点17处,二级景点25处,三级景点35处。全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直接收入646万元,旅游综合收入5120万元。 荔波县茂兰喀斯特地貌风景图
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处于桂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区内。风景名胜区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喀斯特形态多种多样,锥峰尖削而密集,洼地深邃而陡峭,锥峰洼地层层叠叠,呈现出峰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奇特景观。 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沿河风光带组成,面积271.3平方公里。樟江沿河风光带,全长30公里,一水贯穿水春河峡谷和大七孔、小七孔景区。河面水流平稳,水清如玉,两岸青山绿树,农田村落,交织成美丽的田园风光。小七孔景区秀丽奇艳,有“超级盆景”之美誉。响水河68级叠水瀑布群像一条飘动的银链;拉雅瀑布飘洒着清凉的珍珠雨, 沁人心脾;鸳鸯湖碧水湛蓝,水上古树浓荫繁茂,湖中有山有树有竹,河道交叉相连,形成水上迷宫,是一个静谧、美丽的喀斯特地貌上的湖泊;卧龙潭潭水幽深,春来潭水绿如碧玉之景观令人惊叹,夏季潭水飞泻大坝,涛声震天,瀑布壮观惊人;天钟洞深邃莫测,大自然神工造化,洞景千姿百态,俨如梦幻仙境;神秘的漏斗森林中的野猪林,林水交融的水上森林,奇特的龟背山喀斯特森林,在世界上的自然风光中独具一格。大七孔景区气势恢宏,雄奇险峻。妖风洞暗河阴森,传说使人胆战心惊,激流跃进洞口,形成层层叠水,景致边人;天生桥(又名仙人桥)屹立于河上,桥高雄峻,气势非凡。人称“东方凯旋门”;地峨宫神秘莫测,宫中有河、有瀑、有湖,幽深绝妙,实为贵州高原最大的地下“宫殿”;危岩峭壁的山神峡、横溪高大的双溪桥(大七孔桥)终年滚滚喷涌的清水塘,银浪滔滔,两岸树木参天的笑天河,原始森林覆盖的清澈透底的二层湖,均为世上少见的景致。水春河峡谷景区,有如一首隽永的叙事诗。两岸绝壁夹峙,植被丰茂,怪石突兀,水面晶莹,风光诱人。尤其是有惊无险、无比刺激的漂流,更添异彩,倍受游人青睐,展示了樟江风景名胜区的广阔前景。该名胜风景区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特色和浩瀚苍莽的森林景观为主体,景物景观动静和谐、刚柔相济,蕴含着奇、幽、俊、秀古、野、险、雄的自然美,又有浓郁独特、多姿多彩的布依、水、苗、瑶民族风情和一批名胜古迹及人文景观。此外,荔波还拥有极其珍贵的喀斯特森林资源。县境内东南面建立了国家级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285公顷,森林覆盖率87.54%。区内已鉴定出种子植物144科、493属、1273种;苔藓植物186种,大型真菌163种;脊椎动物300多种。这些珍稀植物和动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茂兰喀斯特森林是目前我国乃至地球上同纬度地区罕见的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残存,它不仅是科学工作者研究喀斯特森林、植被、动物、土壤、水文、气象、地貌及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的宝贵场所,而且也是广大旅游者梦寐以求的生态旅游胜地。近年,已经开辟了生态旅游。奇特的喀斯特风光胜景吸引了一批批观光者。 中国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山川秀美,自然风光旖旎而神奇。1987年县成立了旅游资源开发小组;1988年省建设厅规划设计院为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作了总体规划;1990年6月,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景区自1990年正式开发建设以来,国内外游客越来越多,知名度越来越大。近几年,每年接待的游客已达20万人次。许多中外游客高度赞赏景区风光资源。在国家和省、州、县的关心和支持下,目前景区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交通状况已在有改善,旅游接待初具规模。景区已开办“小七孔一日游”、樟江风景区“二日游”和“三日游”。由贵阳、柳州前来旅游的客人,可搭乘贵阳至麻尾旅游专列或柳州到驷亭的“樟江号”专列。现景区日接待能力可达3000人;游玩、住宿、购物、娱乐等十分安全、舒适、方便。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众多游人玩得舒心愉快。同时,荔波开通了有关航空线,更有利于国内外的游客亲近美丽得多荔枝。 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异彩纷呈,风光绝世。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古朴、神奇而神秘。游人来此一游,真有悦目赏心、超凡脱俗、世外桃源之感。一批批中外游客均盛赞“荔波风光天下奇”。荔波真诚地欢迎四海宾朋到“绿宝石”——荔波来观光旅游!

『拾』 如何看待贫困县大力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促进不了经济发展,往往把人养的好吃懒做。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