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的发展
① 全球前五大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城市在哪里
当地时间10月25日报道,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的最新研究报告,全球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五座城市全在中国。
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总裁 Gloria Guevara 表示,“这一区域两位数的增长率真的非常惊人”。
“中国不仅是巨大的旅客源市场,国内旅游业的体量也非常大”,她补充说。
该榜单前十的城市还有中国成都(11.2%),菲律宾马尼拉(10.9%),印度德里(10.8%),中国深圳(10.7%),马来西亚吉隆坡(10.1%)和印尼雅加达(10%)。
本项研究共调查了全球65座城市。这些城市的到访旅客量和游客消费金额都是排名靠前的,其中的21座城市都来自于亚太地区。
中国人多,不管怎样排都是第一。
② 为什么说旅游是世界第一大商机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第一,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经历了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在1950年,全世界旅游人数仅有2520万人,旅游收入约21亿美元。此后,世界旅游产业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增值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例如,1992年美国旅游业增值为3300亿美元,远远高于农业的900亿美元、汽车工业的550亿美元以及金属工业的400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与美国的情况类似。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8.25%,超过石油出口收入的6.5%、汽车出口收入的5.6%和机电出口收入的4.6%。自此,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
第二,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旅游产业具有抗冲击、易恢复的产业韧性,对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扩大内需具有特殊作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等成熟旅游市场部分行业、领域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新兴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产业依然保持了总体增长。旅游产业成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恢复增长的产业之一,在减缓危机消极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了新的贡献。从长远来看,旅游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等方面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2010年旅游产业将吸引1.8万亿美元的资本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12%;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全球旅游经济预期年增长率可达到4.4%,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提供3亿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第三,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是旅游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2009年旅游产业收入占全球GDP总量的9.3%;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就业人数约有2亿人,占全球就业总量的8%。旅游产业还是世界各国税收的主要来源,2006年全球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产生税收总额达1.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税收的11%。无论是总收入、就业,还是投资、纳税,旅游产业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人们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成为人们使用闲暇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近年来,国际旅游在许多国家广泛开展,并迅速形成一股新的时代潮流。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人们每年参与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达到40多亿人次, 据预测, 2010年、2015年、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将分别达到10亿、12亿、16亿人次。国际旅游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3.5%,其中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等十大客源国出游总人数将占全球出游人数的49.2%。
三是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占到世界总量的90%左右。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由欧洲、美洲、亚太地区、非洲、中东、南亚组成的六大国际旅游市场格局体系,这一市场格局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旅游增长率年均达到7.5%,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随着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速度的加快,欧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亚太地区成为国际旅游的热点区域。
四是旅游消费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旅游消费需求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受到社会形态、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政治、科学、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以及个人所处阶层、教育、经历、职业、性格、性别、兴趣等的影响和制约。纵观世界旅游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模式经历了一个从单一观光型––观光、度假型––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随着旅游方式朝个性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层出不穷。目前,国际旅游消费需求的基本态势是:从人们出游的组织方式来看,在追求个性化的浪潮下,散客旅游特别是家庭旅游成为全球流行趋势;从旅游动机和目的来看,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奖励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潜海旅游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主题旅游,构成了人们外出旅游的主旋律。
五是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与合作并存。国际旅游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也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增强旅游竞争力,与邻国结成密切协作关系,相互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共同的客源市场开展联合促销,对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轮训,旅游区域合作、地区旅游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同时,鉴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世界各国与国际旅游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合作和发展机制,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疾病疫情以及经济危机等各种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③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世界旅游历史抄发展大致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
有哪些不同特征?
答:参照世界历史的分期,世界旅游历史可分为古代旅行和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三个时期。
1、古代旅行和旅游(1841年以前)的特征:⑴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的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活动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其中,宗教朝圣占远行游历的较大比重⑵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2、近代旅游(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特征:⑴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⑵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
⑶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
⑷随着旅游业的问世,在旅游保障制度层面上也开始全面推进。
⑸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关联带动效应。
④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分为六个阶段即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专停滞阶段,衰落或属复兴阶段。1探索阶段是指旅游地发展的初级阶段此时旅游地接待的游客以零散的自发的为主,数量有限。2起步阶段是指随着旅游地渐渐成为人们所认识,到该地旅游的旅游者日益增多,当地区居民开始逐步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易的设施和基本的服务。3发展阶段,该地已经吸引了大批游客,旅游市场的发育初具规模。4停滞阶段,该地段的旅游市场已经饱和了无法再发展了。5衰落或复兴阶段,该段如无法开发出新的旅游价值将走向衰落,反之则复兴!
⑤ 世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世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原型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于20世纪50、60年代率先在北美地区实现现代化转型。经过40余年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邮轮业逐渐演变成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运作依托,跨国旅游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属于旅游市场的高端产品。
产业特征。国际邮轮产业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邮轮航行涉及的区域节点上的船舶维修业、港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邮轮乘客具有远高于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对航线上港口城市的服务业具有一定拉动作用。
产业规模:近50年来,现代邮轮产业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长,其增速约为国际旅游业产值平均增速两倍。截至2004年底,全球共有各类邮轮256艘,客位302064个。2004年实际载客1165万人次,上客率84%,销售收入近200亿美元,人均消费水平约1500美元。
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邮轮消费市场,2004年乘客总数为890万人。每年邮轮经济总收益达200亿美元,涉及航行、造船、建筑、制造、商贸、交通、金融保险、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邮轮经济还为美国提供了26.8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总收入97.2亿美元,显示出较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
⑥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论文800字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因此,旅游业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据世界旅游组织今年年初发表的年度报告统计,2002年世界各国和地区入境旅游人数达7.15亿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欧洲入境旅游人数仍居世界第一位,为4.11亿人次,占世界旅游市场的57.5%。近年来,亚洲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旅游业最兴旺的地区之一。2002年前往亚太地区的国际游客达1.31亿人次,仅次于欧洲。美洲地区也是世界旅游的热点地区,2002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21亿人次。非洲的远古文明和原始风光也开始吸引游客的视线,去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2410万人次。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法国仍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2002年法国接待的外国游客人数突破了历史记录,达7670万人次,占世界旅游市场的10.7%。其次是西班牙、美国和意大利,接待人数分别为5130万人次、4540万人次和3950万人次。中国的悠久历史、秀丽风光、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多样化的民风民俗以及安全的旅游环境等,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使得去年中国入境旅游者总数达到3680万人次,居世界第五位。
今年上半年由于受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的影响,全球旅游业一度疲软。从下半年开始,欧洲旅游业增长较明显,非洲和美洲也有增长。亚洲一些地区的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也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世界旅游组织乐观地表示,亚洲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将会在今年年底全面复苏。
目前,世界旅游业正朝着区域化、多样化趋势发展。多年来,世界旅游业主要以欧洲为主体,现在逐渐形成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一些国家采取以“新”、“异”取胜的战略,除一些传统旅游项目外,文化旅游、商务旅游、生态旅游和网络旅游等特色旅游,以其新颖、别致、时代性强和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吸引游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受世界经济因素影响,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亦将日趋激烈。
如何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旅游者、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许多国家通过颁布旅游组织法或旅游基本法、直接投资或减税、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制定休假制度、实行“低门槛”入境和“低门槛”收费政策等,以保证和支持本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⑦ 世界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样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⑧ 世界上哪些国家的旅游业发达靠旅游业支撑的
津巴布韦是非洲的一个国家,津巴布韦的地理位置特别好,他们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虽然地处热带,但是常年的平均温度约为22度最高温度才32度。它们的最高温度居然还要比我国的一些地方的最高温度还要低,这也着实让人很惊讶。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2016年意大利入境旅游人次位列世界第五,国际旅游收入位列世界第六。为了让游客对意大利文化有更直观的印象,意大利国家旅游局推出了一个手机应用程序,通过这个程序,人们可以利用模拟现实技术如临其境地领略意大利艺术历史文化,美食美酒道独特魅力。
⑨ 世界生态旅游发展状况如何
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映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篷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信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悦中增强环保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到热带海滨去休闲度假,热带海滨特有的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滩(Sand),使居住于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三S”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西方人所向往的地方。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保意识的增强,西方游客的旅游热点从“三S”转向“三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algic)”情结,使自己融入自然,进入“天堂(Nirvana)”的最高境界。这种旅游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