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文化商业旅游

文化商业旅游

发布时间: 2020-12-01 21:42:41

旅游业算文化产业吗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结论 是文化产业的延伸和丰富

❷ 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特征

出门长学问,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产业。所有旅游者出行,的动机都是暂时离开所在的熟悉版环境,但不权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环境去寻找一种新的体验,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但旅游的项目和目的决定了其文化含量,于是除了常规旅游项目外,还有许多为满足专门目的开展的旅游活动,如:汉诗旅游、历史探秘旅游、书法学习旅游、围棋交流旅游、名人足迹寻访旅游、民族风俗旅游-----,可谓种类众多,文化深厚,这类旅游活动酒杯冠名为文化旅游,其实这种称谓并不科学,应当称**专项文化旅游。其特征是有明确的求知目的,通过旅游有目的地学习某种专业, 研究发现对这一专业的现状,发展和运用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使得参加这种旅游活动的人,在这一专项领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干,提高技能,有所作为。

❸ 文化旅游的商业模式的基本形态有那些

店铺模式一般地说,服务业的商业模式要比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商业模式更复杂。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业模式就是“店铺模式(Shopkeeper Model)”,具体点说,就是在具有潜在消费者群的地方开设店铺并展示其产品或服务。
互联网上的创业者们发明了许多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完全依赖于现有的和新兴的技术。利用技术,企业们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饵与钩”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模式也变得越来越精巧。
“饵与钩(Bait and Hook)”模式——也称为“剃刀与刀片”(Razor and Blades)模式,或是“搭售”(Tied Procts)模式——出现在二十世纪早期年代。在这种模式里,基本产品的出售价格极低,通常处于亏损状态;而与之相关的消耗品或是服务的价格则十分昂贵。

❹ 文化旅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仲量联行认为,文化旅游市场已然告别过去粗放型、同质化的开发阶段,逐步走向以旅游为本质、培育健康发展模式为目标的新阶段,并将迎来八大发展趋势:旅游社群化、 业态国际化 、IP本土化、 “旅游+“产业融合、文化自信建设、数字技术应用、跨界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

❺ 民族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产业+人文+自然为什么等于文化品牌

民族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产业+人文+自然为什么等于文化品牌?民族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产业+人文+自然为什么等于文化品牌?民族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产业+人文+自然为什么等于文化品牌?

❻ 以文化为背景的商业主题有哪些

古玩市场抄--琳琅满目,无奇不有,招引世界各国爱好收藏者前往;
旅游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被纳入人民的生活日程中来;
银行业--陶朱事业,端木生涯;
饮食业--民以食为天;
茶楼业--茶与中华民族本为一体,茶香满口,飘流四海,源远流长;
摄影业--还我庐山真面目,爱他秋水旧丰神;
戏剧业--各居千秋的地方戏种是人们精神享受的重要组成部分;
鞋业---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
乐器业--调追白雪阳春和,心会高山流水音;
教育业--育英才桃李满天下;
邮电业--送佳音飞骑连万户,报快讯银线达九州;
游船业--长空云破山退月,四海波平水连天;
理发业--容光焕发,顶上功夫;
书业---蓄得奇书且勤读;
纺织业--编织大千世界,美化多彩人生;
箱包业--此中本无有,以外复何求?
中药业--是乃仁术也,岂曰小补也;
刻字业--一刻值千金;
扇业---惠风和畅,明月团圆;
寺院---一尘不染,万法皆空;
帽业---看诗狂欲脱,得路喜频弹;
眼镜业--好句不妨灯下草,高年能辨雾中花。

❼ 要抓住文化旅游产业商机,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1、关于文化产业化

这事说句老实话,我不太赞成,因为当下的文化是党政主导下的文化热潮兴起,是经济现象,不足以成为一个产业。但是文化有一个特点,打个比喻叫蛤蟆效应:个头很小,声音很大。

从发展角度,文化产业是打造还是培育?文化是创造出来的,不是打造出来的,可是我们有政府闲不住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所以用文化来忽悠我不认同。

说到底,旅游是文化市场化的基础,所以文化旅游成为文化产业重点,

创造新兴的格局。同样,从历史过程来看,小镇将来也是这么一个格局,旅游就是小镇市场化的基础,所以就需要研究资源和产品的结合,产品与市场的结合。方式是什么?跟着忽悠,抓住机遇,利用政策。

2、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没有文化就是灵魂出窍,文化没有旅游就是魂不附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自然景观形成了世界震撼力,文化品位形成心灵沁润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说到根本,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文化的集中,所以旅游和文化是天然的结合。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精神,表达文化内容,创造文化形式。根本来说,旅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文化的集中,所以旅游与文化是天然的结合,一而二,二而一。

3、保护与利用

在我看来,保护是手段,利用是方式,发展是目的,做旅游忌讳开发这个词,少说开发,多说利用。一说开发就是修大路,盖大楼,说利用行不行?所以不能拘泥于专家的眼光,局限于专家的领域,要用无形来开发有形,用有形来承载无形,这是有一堆误区。

误区一:文化原教旨主义,保护至高无上。

误区二:居高临下,保护口号隐含利益,专家至高无上;

误区三:焚琴煮鹤,名曰重文化,实则毁文化。

误区四:强调开发,忽视保护,缺乏文化挖掘,这是专家们一直反对的,我也赞成。

误区五:口口声声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与人为敌。

融合是共同的路径,我的看法就是保护需要一个利益机制,或者这么说,保护需要动力机制,谁有动力来保护?动力机制背后一定是一个利益机制。

回到小镇的问题上,除了搞时尚型小镇之外,其他“”的“特色”在哪儿?

中国讲特色第一要讲地方特色,第二要讲文化特色,第三要讲民族特色,这些东西都得弄,到底怎么弄?这不是文人的强项。月光下的凤尾竹,凤尾竹掩映下的傣家竹楼,何其诗情画意,凑进了一看,一楼养牲口,二楼住人,苍蝇蚊子满天飞,那是原生态,那种原生态能接受吗?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现在所谓与时俱进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这里我就说强化保护,淡化开发,强化利用,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注重利益,强化和谐,注重发展。

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传统不和现代结合,有博物馆的意义,有学术的意义,有专家的意义,但是没有市场的意义,没有旅游的意义。文化是旅游之魂,特色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

因此,旅游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要比环境工作者更重视环境的绿化与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视文物的保护,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和文化多样性建设势必成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4、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概括三句话:以突出的特色为文化形式,以丰厚的品位为文化内涵,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文化本质。

文化形式的基本要求是突出的特色,而不是一般的表现,更不是雷同化。主要的具体表现形式一是资源的独特性,二是建筑形式的独特性,三是环境的独特性,四是三者之间的协调性。

文化内涵的基本要求是丰厚的品味。主要的具体表现形式一是品类的丰富,二是味道的浓郁,三是展示的精美,四是内涵与形式的统一和谐。

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是人本主义精神。对于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皇权主义传统和官本位意识的国家来说,普遍缺乏人本主义精神是我们与旅游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尤其是从大众旅游角度来看更为突出,文化创新的最主要的工作也首先要放在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在建筑格局上要注重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在设施配置上处处为客人着想,努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5、旅游区的文化目标

可以把旅游区(点)质量等级标准概括为五级十个字:1A级卫生,2A级方便,3A级舒适,4A级完善,5A级文化,逐级递进,逐级包容,永无止境。

从观赏度方面来说,则可以概括为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反复看。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强化五个重点:差异度,文化度,舒适度,方便度,幸福度。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历史不可重演,体验应当升华,以第一眼定位,以第二眼挖掘,以第三眼吸引。注重目的地的第一印象区,形成文化冲击;完善最后印象区,形成文化回味,是需要下大力量的。

6、旅游文化创新的把握

一是异质文化。作为旅游目的地,异质文化的把握是发挥特色的根本,对海外要弘扬中国特色,对国内要弘扬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要弘扬自我特色。这样就需要在各个方面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

二是同质文化。大众化的旅游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也要求现代化的设施。从这一点来说,世界各个国家,国内各个旅游区(点)都是相同的。如住宿设施、厕所设施以及各类公共设施,都要提升到文化高度来认识,来操作,来努力达标,这就要求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客人希望看到最好的景观,但绝对排斥恶劣的厕所。

三是异质文化与同质文化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一部分相应的设施要达到异质外观,同质内涵,民族化的形式,现代化的内容。

四是管理和服务文化,本质上也是同质文化,具有相通性、普遍性。

五是形成五个力: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润力,快乐激荡力。

这五个力都有了,百分之百成功。但现在最难的是视觉震撼力,这是资源性的垄断。真正难做的是后面这些东西,好多地方看着好看,待着不舒服。所以我说两个词,可观可处,我们出国好多地方景观一般般,但是待着舒服,中国很多地方叫做景观很好,但是待着不舒服。所以他们叫可处不可观,我们叫可观不可处,能不能把他综合一下?又可处又可观。

7、注重细节,一步到位

文化的感觉不仅体现在大面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细节上,细节产生吸引力,细节创造竞争力。常常是在细节上,使旅游者产生不好的感觉。

但作为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往往对细节不够注重,甚至漫不经心。也正是在细节上,体现了文野之分,高下之分。细节的一丝不苟,不仅体现了严谨的工作精神,更应该表现深厚的人文关怀态度,要时时事事处处为客人着想。

❽ 现在全国最大的商业旅游文化综合体多大

那肯定是武汉的汉街了,万达集团500亿打造的集旅游、娱乐、购物、酒店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

❾ 传统商业与文化旅游商业投资哪个好

传统商业,说得太笼统了,这个范围太大而文化旅游商业限定的又比较小了所以不是很好比较,个人更看好文化旅游这一块

❿ 文化旅游的商业模式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可以参考”多彩贵州“的运营模式(详情直接到天进品牌管理机构的官网案查看完整案例分析。http://www.team-brand.cn/Case-545.html)
一个中心: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政府掌舵,负责品牌授权、品牌认证、平台搭建、宣传推广等,保障群体品牌模式的高效运营。
两大体系:即品牌授权体系和品牌认证体系,用来充分吸纳各个产业的领导者品牌加入多彩贵州品牌体系,共享多彩贵州品牌资源的同时,为多彩贵州品牌的商业化操作贡献力量。
三大标准:品牌认证准入与管理标准、品牌授权与管理标准、公益品牌申请与管理标准。多彩贵州中心负责严格把关,保证高质量企业加入品牌体系。
四个平台:群体展会平台、群体宣传平台、项目投融资平台、品牌研发孵化平台。利用四大平台,将多彩贵州旗下各子品牌弹射出去,助力品牌腾飞。
五大利润模式:品牌授权费、品牌认证费、产业股份分红、展会经营利润、营销服务费盈利,为多彩贵州运营中心打造天衣无缝、体系强大的盈利系统。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