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发展现状
Ⅰ 四川发展三国旅游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三国遗迹众多,成都是蜀汉的国都,同时分布在四川境内各地的三国遗迹每年都吸引这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
劣势:三国时期很多著名的战役都不是发生在四川的境内,难以使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Ⅱ 四川旅游的四川旅游简介
四川是中国旅游大省,巴蜀山水,钟灵毓秀,自古是人们向往的美丽富饶、安宁祥和、气象万千的梦中仙境,早有“天府之国”的雅号,而“东方伊甸园”的美称更使之别具浪漫情调。秀甲九州的佛国 、鬼斧神工的、幽绝天下的道教名山青城、惠泽千秋的、国宝 的故乡卧龙、绿波浩瀚的 、奇峻险绝的 、银装素裹的贡嘎山、“温暖” 的南国冰雪世界 ;还有“童话世界”九寨沟、 “人间瑶池” 、“神秘女儿国” 、最后的 “香格里拉”稻城亚丁……无数的旷世奇景齐聚于斯,天地造化竟如此垂青这块令人心旷神怡的土地!四川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居全国第二,现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5处,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4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以及国家5A级景区3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8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一座。
四川省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现有星级饭店482家(其中现在挂牌的15个五星级,现在没有挂牌的是5个,正在修的是3个,四星级,现在59家)、旅行社69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57家,国内旅行社636家),大型旅游购物、餐饮及娱乐服务企业近1000家;我省现有包括全国第5大机场——双流国际机场在内的10个机场,已开通30条国际(地区)航线和近200条国内航线,可通达亚洲、西欧、北美、大洋洲的24个重要城市。四川公路目前已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里程达176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四川铁路已形成包括宝鸡-成都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连接陇海线,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襄渝铁路与达成铁路连接,是四川与湖北间的重要通道。成渝铁路沟通巴蜀,同是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成昆铁路南接南昆线,是成都至北海、至海边最近的铁路线。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长江上游,东西相距约1200公里,南北最宽处900余公里。四川地域辽阔,全省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是中国最大的省、区之一,就面积而言,它仅次于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居全国第五位。四川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云南,西连西藏,北靠青海、甘肃、陕西三省,是联系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地处内陆腹地,地势十分险要。它的西边被巍巍青藏高原扼控,北面有秦岭和大巴山为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东有巫山山脉阻隔。唯有浩浩长江水将巫山冲开一道缺口,给四川造成一个唯一的出口。
四川人口有8500万,有汉、彝、藏、羌等14余个民族,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的地带,地貌复杂奇特,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物种丰富,大自然给予这一地区的恩赐可谓十分独特--川西南山地谷险峰峻,滔滔江水突破大山的禁锢,吼声震天。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享誉中外。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台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鱼泉山、烟霞山、伍须海、海螺沟冰川、四姑娘山、三星堆、武侯祠、杜甫草堂、蜀南竹海、西岭雪山、米亚罗、毕棚沟、红原大草原、若尔盖,黑水达古冰川、蒙顶山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独具魅力。旅游产业已成为四川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川西北高原:一马平川,茵茵绿草养育着牛羊骏马,温馨无限。 九寨沟内:清清碧水倒映蓝天,鱼翔苍穹,鹰击水底,呈现出谜一样的童话世界。 峨眉山头,朵朵白云汇成云海,红日喷薄,佛光普照,弥漫着仙境般的洞天佛地。 都江堰口,李冰父子追踪大禹王治水的业绩造福千古。 二滩滩头,水轮机鸣奏着华美的乐章,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贡嘎山区,冰川、温泉、高峰、深谷,绘就一幅幅自然画卷。 三星堆的摇钱树,青铜艺术展现3000年前那些刻意追寻的轨迹。 盐业博物馆的燊海井,诉说着历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能。 康巴牧歌,抒发出悠悠绵长的婉转情调。 凉山火把,映红了浓浓激情的彝乡山水。 不尽的风景名胜,看不完的民族风情,听不够的康定情歌,尝不尽的特产风味......天府之国的含义已经在无限延伸。
Ⅲ 四川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阿坝州九寨与黄龙,还有四姑娘山、阿米罗
甘孜州的海螺沟、五须海、日鲁库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
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
Ⅳ 四川省为什么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
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旅游直接就是为人服务的,大家也知道,从中国的旅游业,过去不知旅游为何物,到现在认为旅游是高端消费,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个也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一种需求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点,是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的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全面增长,国内旅游是旅游量最大、潜力最深、基础性最强的,国内旅游良好的成长性能和强劲的带动功能继续蓬勃发展,居民出游人数持续增长,国内旅游首先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位,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三个表现是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
Ⅳ 四川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有何特点
成都:杜甫草堂——杜甫故居;青羊宫——道教名观;武侯祠——诸葛亮、刘备和祀庙,三国文化旅游精品;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天下幽,道家福地,都江堰是世界目前仍在使用的古代伟大水利工程,可以说,有它才有“天府之国”。
乐山:乐山大佛-峨眉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雍容华贵,体现了唐朝(武则天)时代“以肥为美”,据考证,乐山是海上丝绸之路与南传佛教的驿站,峨眉天下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普贤菩萨道场,海拔3099米,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阁等礼佛圣地,最为惊奇的是在与佛有缘之人能见佛光,佛光出现的几率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泸州、射洪、宜宾、绵竹、古蔺——四川名酒,被誉为“四朵金花”的产地,它们分别是泸州老窖、沱牌曲酒、五粮液、剑南春、古蔺郎酒;
遂宁——正打造“观音故里”,大英的死海以盐疗为主,只要想下水的就不会沉下去;
绵阳——科技城,以洁净、高科技出名,尤以江油李白故里、豆团山更是为甚,豆团山据说是唐明皇飞天之处;
阿坝州——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等
甘孜州——泸定桥、世界最低纬度的冰川海螺沟等等
Ⅵ 四川旅游景点的四川旅游概况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享誉中外。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伍须海、海螺沟冰川、四姑娘山、三星堆、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蜀南竹海、西岭雪山、米亚罗、毕棚沟、红原大草原、若尔盖,黑水达古冰川、蒙顶山、八台山、鱼泉山、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潭河、大竹河、佛爷山、观音峡、东林山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独具魅力。旅游产业已成为四川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Ⅶ 四川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政府的重视,宣传力度的加大,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Ⅷ 请简单介绍2007,2008两年四川旅游情况
要是把楼主要的数据都列出来,似乎太长了吧?打字要打好长时间呀!
先给楼主一个月的数据吧:
2007年1月:
入境人数3.11万人次,国内人数707.3万人次。
西岭雪山滑雪场:9.24万人次,
石像湖:0.37万人次,
青城山:1.79万人次,
都江堰:10.03万人次,
恐龙博物馆:0.57万人次,
三星堆:2.03万人次,
乐山大佛:6.89万人次,
峨眉山:7.24万人次,
瓦屋山:1.4万人次,
蜀南竹海:0.48万人次,
卧龙管理局:0.57万人次,
黄龙:0,
九寨沟:1.23万人次,
四姑娘山:0.08万人次,
海螺沟:0.68万人次。
好了先写这么多吧,要是按照楼主的要求,把数据都写上,那就是上面篇幅的21倍!再加上对比分析、旅行社经营状况、地震的影响、震后恢复……。呵呵,楼主是想要我在这里写一本书吗?
建议楼主购买一本《四川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07)》和《四川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08)》。
该报告也不是很贵:纸质的7300元/本,电子版的7800元/本。
补充答案:
我贴的是2007年1月份的数据,楼主不是想要找2007年、2008年四川旅游“各月的旅游人次、境内和境外的、各景点所占人次的百分比”吗?于是就先贴了2007年1月份的。
黄龙的数据是“0”,这是四川省旅游局公布的数据如此,我也不知为何为0。
上面回答中提到的两本书,一般图书馆里不会有,但估计四川省旅游协会应该有。
Ⅸ 四川旅游经济概况
【面积】
48.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5.1%。
【人口】
855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6人。
【民族】
53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4个、人口489万。人口超过l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和藏族。
【气候】
亚热带湿气侯,气候温和,平均气温西部为16—18℃,东部为19—20℃、年降水量1200mm
【地形】
盆地,其中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78.82%;丘陵和平原占21.18%。
【行政区划】
20个市、地、州,179个县(县级市、区)、省会为成都市。
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桔、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中药材驰名中外;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服务市场、旅游休闲娱乐市场也相应建立。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四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实施《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在深化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方针指引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收购与兼并正逐步推行。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商业、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创造了条件。
四川是一个综合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小学等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川剧、歌剧、杂技、曲艺享誉国内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布全川。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产业兴旺发达。医疗机构也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区以其夺目的光彩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长江上游,东西相距约1200公里,南北最宽处900余公里。四川地域辽阔,全省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是中国最大的省、区之一,就面积而言,它仅次于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居全国第五位。四川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云南,西连西藏,北靠青海、甘肃、陕西三省,是联系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地处内陆腹地,地势十分险要。它的西边被巍巍青藏高原扼控,北面有秦岭和大巴山为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东有巫山山脉阻隔。惟有浩浩长江水将巫山冲开一道缺口,给四川造成一个惟一的出口。
四川人口有8500万,有汉、彝、藏、羌等14余个民族,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的地带,地貌复杂奇特,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物种丰富,大自然给予这一地区的恩赐可谓十分独特--川西南山地谷险峰峻,滔滔江水突破大山的禁锢,吼声震天。
川西北高原一马平川,茵茵绿草养育着牛羊骏马,温馨无限。
九寨沟内,清清碧水倒映蓝天,鱼翔苍穹,鹰击水底,呈现出谜一样的童话世界。
峨眉山头,朵朵白云汇成云海,红日喷薄,佛光普照,弥漫着仙境般的洞天佛地。
都江堰口,李冰父子追踪大禹王治水的业绩造福千古。
二滩滩头,水轮机鸣奏着华美的乐章,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贡嘎山区,冰川、温泉、高峰、深谷,绘就一幅幅自然画卷。
三星堆的摇钱树,青铜艺术展现3000年前那些刻意追寻的轨迹。
盐业博物馆的燊海井,诉说着历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能。
康巴牧歌,抒发出悠悠绵长的婉转情调。
凉山火把,映红了浓浓激情的彝乡山水。
不尽的风景名胜,看不完的民族风情,听不够的康定情歌,尝不尽的特产风味........."天府之国"的含义已经在无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