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愿同行旅游文化
㈠ 32怎么才能做到和阿弥陀佛同心同德,同愿同行,和光同尘
1.自念佛,劝人念佛行佛事。
2.往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㈡ 32怎么才能做到和阿弥陀佛同心同德,同愿同行,和光同尘
南无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换句话说,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哪一个人没有心?你既然有心,所以佛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我们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说本来成佛?是心是佛。
宗门的话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是真心,真心就是本性;明心就见性。见性,心性就是佛;心就是佛,性就是佛。为什么心跟性都是佛,何必说两个字?两个字当然有两个说法。通常讲,性是心的本体,心是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我们心,心有体、有用,从体上就叫它做性,从作用上就叫它做心。有的时候这个体用,用一个字说,说心也可以,说性也可以;两个字合在一起,一个是讲体,一个是讲用。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搞明白的。
既然我们本来是佛,那现在不是佛,为什么不是佛?我们把心性迷失了。这个经上讲失掉了,是迷失,不是真的失掉,决定不可能真的失掉。纵然你变饿鬼、变畜生、堕阿鼻地狱,你的心性还没有失掉,还在,迷了;自己有真心、有本性,而不能觉之,不能够觉察,是这么一回事情。迷了以后,我们就不叫做心,也不叫做性,那叫做什么?在佛法里面叫做识,叫做情,情识。情识就是心性。心性迷了,换一个名词叫它做情识;觉悟了叫它做心性。
心性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它?佛告诉我们,心性之体是空寂的,它不是一个物质,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是从它变现出来的,它是宇宙人生的根源。宇宙人生从哪里来的?心性变出来的。所以,佛在《华严经》上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这是我们真心所现出来的。现出来的境界,为什么这么复杂,有这么多的变化?那个变化是识变的,迷了才有这么多变化。十法界里面,从上面说,佛、菩萨、缘觉、声闻,下面是六道。愈往下,迷得愈深;愈往上面,迷得愈浅,都是迷失了心性。如果不迷,不迷他就是佛,他就不是凡夫了。十法界里面也叫凡夫,佛经里面称为外凡;六道里头是内,六道里面凡夫,通常称凡夫,也不加内;但是六道以外,十法界这四圣法界,我们称为外凡,还是凡夫,没见性、没恢复本心。所以,是心是佛,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净宗成佛、修行,这一生成佛的理论依据就在此地,因为我们本来是佛。
现在我们迷了,如何破迷开悟?恢复我们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佛。所以净宗的修学方法妙绝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以这一个法门最究竟、最圆满、最奇特、最直接、最稳当、也最快速。这个方法是什么?是心作佛。怎么作?念佛就是作佛。正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教给我们「忆佛、念佛」。口里面念佛,心里面想佛,你就是在作佛。想佛怎么个想法?想佛的相好,想佛的庄严,想佛的功德,想佛在因地当中的修行,想佛在果地上的成就,想佛度化一切众生,无量无边殊胜功德。常常想这个好,你的心就是作佛。
节录自净空法师讲解无量寿经(共188集)连载23
㈢ 唱同愿同行的有哪14位明星
陈少琪作词、黎允文作曲,李再唐监制,刘德华、关淑怡、岳薇、胡渭康、梁俊轩、张明敏、张继聪、陈晓东、邓建明、陈僖仪、洪杰(杰)
㈣ 史居土宣讲《无量寿经》怎么才能做和阿弥陀佛同心同德,同愿同行,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跟阿弥陀佛和光同尘?
原讲主真的是这么表述的?
如果是这么表述的,我都不用去了解他讲论的前后文了,直接扭头转身走开,不需要在上面浪费时间了
㈤ 一个人好烦,想出去散散心又不知道去哪,想找个人一起旅游,有谁愿意同行
我也比较烦啊,我也想出去旅游散散心,现在夏天我特别想去有大海的地方,可以到这个城市旅游就在这个城市上班,走走停停很好的!
㈥ 周末有独自旅行的女人可以一起同行的吗
周末独自旅行的人很多 其中女人也有 但是一定要注意 不要单身的女人自己出去 最好是找到一个可靠的朋友 或者亲属陪同 这样比较好
㈦ 我想去旅行,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很想实现可以周游各地的梦想,有愿意同行的伙伴吗真诚以待
你在北京吗?欢迎交流。从个人的经历看,旅行的目的地很多,从分类的角度回看基本可以答从人文、自然地理、娱乐购物等方面划分。可以从易到难,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目标会逐渐提高,境界会逐渐变化。林语堂说一个好的旅行者必是一个流浪者,虽然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但那种内心激荡的情怀还是溢于言表的。在这个世界里,除了自然,可能没有什么更能解释“真实”这个词了。无论是天工造化还是文化的内涵,给人心灵深处的触动都是那样的无法释怀。自然的伟大,人的渺小,那种感动得可以顶礼膜拜的精神满足是我们永远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