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
Ⅰ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旅游发展抄规划应当包括旅游袭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文化建设、旅游形象推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和促进措施等内容。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勇先创景专发现属,“十三五”期间,在我国旅游业实现的四大目标中,乡村旅游放在了推动发展八项之一,与精品景区、红色旅游等并列其中。而在优化空间布局时,古村落旅游目的地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也列在推进八大类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之内。从中可以体味国家对乡村旅游的重点关注。提到乡村旅游的主要有:1. 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进农副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增加农民收入;2. 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推出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以乡情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3. 开发连接旅游景区、运动基地、特色小镇的低空旅游线路,等等。
Ⅲ 什么是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现行的相关规范,并没有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明确解释。
按照《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至于战略规划,根据网络解释: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
实际上,旅游发展规划接近于一个战略性规划。当然传统上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会面面俱到,资源的分析、发展的目标,项目布局和优先建设项目等等。如果编制更加具有战略性的规划可以考虑突出战略任务、战略工程、战略项目建设等方面。可以参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思路。
Ⅳ 旅游规划师的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发展前景,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的三大产业之一。到2020年中国将变成世界第一位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前景是多么的一片光明!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下发,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标志着旅游业的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体系。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开展“旅游行业名家进课堂工程、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鼓励旅游院校、科研院所、旅游企业等参与旅游实用人才培训,推动建立各部门参与、各级旅游部门分工协作,政府、旅游院校和社会公益组织等共同投入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教育培训运作机制,鼓励、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培训。要实施有利于改善旅游人才成长环境的职业发展政策,重点培养旅游基础研究、旅游创意策划、旅游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
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规范,国家认证是必由之路。
Ⅳ 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发展规划是对地区未来规划时期旅游业发展蓝图的描绘,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目标、规划具体方案的确定必须高瞻远瞩,具有超前性与预见性。规划编制过程中,准确的超前预见性基于对旅游业未来发展态势的准确把握与科学预测,对未来影响旅游业发展因素的清晰认识,切忌为眼前的现状和困难所束缚。由于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因此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预测,准确判断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重大经济社会活动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是预测的关键。
旅游发展始终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大环境背景之中,规划如果不能准确反映现状和预测未来,就不能对开发起到实际指导作用;同样,人的思想认识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规划师们对实践的认识有一个时问过程,对新的规划原理的认识与运用也有一个时间过程。因此,规划制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听取意见建议,逐渐形成规划的总体思想与规划思路,逐渐完善规划内容。即使是通过评审的规划也不是不能做任何改动,否则,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划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当然,这种调整不能为个别领导者或投资者所左右,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并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Ⅵ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都规划哪些内容,能给我个案例吗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旅游事业,对所属旅游资源和旅版游地的开发、利用、保护权进行全面规划和总体部署,确定旅游业的发展总方向,各种建设项目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布局,以保证旅游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其规划内容主要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范围与期限、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旅游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游线、旅游产业服务体系规划、旅游形象规划、环保、保障体系规划等;具体案例可以看勇先创景的《临城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
Ⅶ 旅游规划的发展历史
1.初始阶段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国,最初旅游规划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如饭店、旅馆等,这还称不上旅游规划。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旅游规划在欧洲进一步发展,扩展到北美,再到亚洲和非洲扩散。
2.过渡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规划研究深入,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开始出现比较系统的旅游规划著作。作为成型阶段的标志,美国旅游专家冈恩(Gunn)于1979年出版了他早期旅游规划思想体系的总结著作《旅游规划》。3.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是旅游规划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任何其他学科的规划,如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都不能替代它;80年代末随着娱乐休闲度假旅游呈上升势态,对休闲、娱乐和度假规划的研究受到重视。其中Clare.A.Gunn的《度假景观旅游区设计》是比较成熟的度假地设计指导手册。
4.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规划理念渗透到各种旅游规划之中,逐渐发展成为旅游规划的主流和方向。另外,国外学术界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各种旅游效应也十分关注,从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研究旅游发展问题的学者也越来越多。 1.初步萌芽阶段(1978—1985)中国旅游业萌生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直到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也具有典型的特征:一是无流派,二是无规范,三是无边界。
2.探索研究阶段(1986—1996)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人造旅游吸引物和主题公园在全国大量涌现。9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如火如荼, 促进了旅游规划在全国大规模地进行。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进入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化规划阶段。旅游规划的内容开始注重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 并开始将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加以系统化的规划。3.重新整合阶段1997—1999年是我国旅游规划编制的低潮期。由于此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泡沫现象已有显现, 加之亚洲金融风暴的波及, 旅游业除了游客与收入“滞胀”外, 还有人造旅游吸引物、主题公园、度假区建设失误的负效应。4.科学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起,这个阶段的旅游规划实践开始了六个方面的演进更替:一是旅游规划最大的变化是从业性质的转型,即从第二阶段兼职性质的“旅游规划发烧友”演变为第三阶段职业化的“旅游规划执业者”;二是旅游规划编制者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演变为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旅游规划的编制运作从学者们的个体行为演变为法人单位的集体行为;四是旅游规划项目从业主直接委托编制者演变为通过招投标形式委托;五是旅游规划内容从学者们的自圆其说演变为政策性的规范界定;六是旅游规划成果评审从同行们的会审形式演变为大众参与的程序化操作。总体上讲,这些演变更替是积极的和有益的。
Ⅷ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旅游业发展年规划在内容和编制要求方面有何不同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总体规划(tourism development plan)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回市场要答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其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各级别的规划单位。其具体规划内容和要求可参见《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业发展年规划,应该是指各级政府或者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类似于政府的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某地具体的发展计划,是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对某地旅游业的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所要达到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Ⅸ 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前景大吗
2018年上半年,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城镇居民19.97亿人次,增长13.7%;农村居民8.29亿人次,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增长13.7%;农村居民花费0.50万亿元,增长8.3%。据数据测算,在刚刚过去的七天黄金周期间,国内旅游业火爆,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旅游业的火热从数据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中国的旅游设施、娱乐业态等与国际旅游城市相比还依然有很多不足,中国旅游业发展越来越成熟,传统的观光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中国旅游业面临着极大的升级。所以,旅游规划行业前景怎么样,想必你已经有答案了。
更多旅游规划行业相关,请搜索博雅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