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发展历史

旅游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29 18:24:11

㈠ 近代旅游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近代没有旅游这一说,无论从封建礼教上的“父母在不远游”,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都没有以娱乐为目的的长途出行。中国旅游正真的开端在1980年。
在美国,19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和淘金热使得数万美国人(多是穷人)来到西海岸,到太平洋铁路通车后,就开始有美国东部的富人,以猎奇为目的前往西部。这几乎是美洲大陆上旅游的开端。
在欧洲,穿梭于各个公国和城邦在和平年代并无大碍,所以欧洲的旅游难以找到开端。至于发展,可以去网络上寻找,在此不贴出。

旅行社的发展历史

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简介

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康辉旅行社总社)创建于1984年,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型旅行社集团企业之一,是北京“首旅集团”旗下专业化旅行社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康辉旅游集团以振兴和发展中国民族旅游业、服务于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大力实施“网络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国内成网”的营销、接待体系建设,目前已在全国设有100多家以资本为纽带的子公司。日臻完善的网络化营销、接待体系和垂直管理模式在旅行社行业已形成独特的综合优势。遍及海内外的业务协作体系以及由近万名员工组成的优秀团队具备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实力。2006年“康辉旅游”连续第三次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的“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500家企业”名录;截止2005年,在国家旅游局评定的“全国旅行社百强企业”年度综合业绩排名中,康辉旅游集团继续位列三甲。在中国旅游行业和国内外旅游大众的影响力日益显现。

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特许的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组团社,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及会奖商务、差旅管理等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成为行业领先的大型旅游运营商是“康辉旅游集团”的企业愿景,让合作者放心,让旅游者满意是“康辉旅游集团”的经营理念。“康辉集团”将依托业界同仁及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支持,锐意进取、励志图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

㈢ 旅游的发展史

推荐你看这本书《旅游的发展史>编辑推荐本书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内容简介本书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 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 ”、“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彭顺生,湖南宁远人。现任职于文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意大利热那亚大学访学。自1990年研究生毕业以米,热衷于历史、旅游,家庭教育研究,共出版著作6部,在《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年刊》、《北大史学》,《学术研究》,《思想战线》、《旅游学刊》等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学术研究方向为世界旅游史、旅游文化、旅游人类学。 目录序
绪论
一、旅游起源于何时
二、工业革命之前是否只有旅行没有旅游
三、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
四、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
五、编撰方式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旅游的产生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社会活动
二、商务旅行的产生
三、西方神话传说与旅行
第二章 古埃及旅行与旅游
一、古埃及旅行与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古埃及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古埃及旅行旅游活动
四、古埃及旅游景观
第三章 古希腊旅行与旅游
一、古希腊旅行与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古希腊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古希腊旅行旅游活动
四、古希腊旅游景观
第四章 古罗马旅行与旅游
一、古罗马旅行与旅游产生的背景
二、古罗马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古罗马旅行旅游活动
四、古罗马旅游景观
第五章 欧洲中世纪旅行与旅游
一、西欧中世纪旅行与旅游产生的背景
二、西欧中世纪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西欧中世纪旅行旅游活动
四、西欧中世纪的旅游景观
五、西欧中世纪著名旅行家与旅游文献
六、西欧中世纪旅行与旅游的特点
七、西欧中世纪旅行与旅游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八、欧洲其他地区的旅行与旅游
第六章 亚洲中世纪社会的旅行与旅游
一、阿拉伯帝国崛起前的西亚诸国的旅行与旅游
二、阿拉伯中世纪社会旅行与旅游产生的背景
三、阿拉伯中世纪社会的旅游交通与旅游设施
四、阿拉伯中世纪社会的旅行与旅游活动
五、阿拉伯中世纪社会的旅行家与旅游文献
六、亚洲其他主要封建国家的旅行与旅游
第七章 工业革命与世界近代旅游的兴起
一、17~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结束前的旅游概况
二、工业革命及其对近代旅游兴起的影响
三、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第八章 世界近代旅游交通
一、近代道路系统的构建
二、蒸汽机与蒸汽机械交通工具
三、内燃机与汽油汽车、柴油汽车
四、汽车发明家时代
五、空中交通工具——飞机的发明
第九章 世界近代旅游住宿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近代大饭店的兴起与发展
二、近代商业饭店的涌现
三、其他类型的近代饭店与旅馆
四、近代新式饭店与古代客栈的差异
第十章 世界近代旅游活动
一、近代商务旅游
二、近代度假旅游
三、近代保健旅游
四、近代观光旅游
五、近代文化旅游
六、近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十一章 世界近代旅游景观
一、近代著名建筑景观
二、近代著名园林景观
三、古代历史遗址的开发
第十二章 世界近代旅游中介机构与旅游组织
一、世界近代旅游中介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二、世界近代旅游组织的出现
第十三章 世界近代旅行家与旅游文学
一、惊险刺激的南极探险旅行
二、探险中亚的先驱——阿特金逊与《欧亚纪行》
三、冈察洛夫与《冈察洛夫环球游记》
四、罗伯特·拜伦与《穿行内陆亚洲》
五、其他旅游文学作品
第十四章 现代旅游勃兴的背景
一、战后世界经济的增长
二、战后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三、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与各国城市化
四、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五、战后各国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态度与措施
六、战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作用
第十五章 世界现代旅游交通
一、陆上近、中距离旅游工具——汽车
二、空中主要旅游工具——飞机
三、陆上远程旅游的主力军——火车
四、水上旅游交通工具——轮船、渡船、豪华游船
五、特种旅游交通
第十六章 世界现代住宿业的蓬勃发展
一、丰富多样的现代旅游住宿设施
二、现代饭店集团的演进
三、现代饭店集团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四、世界现代住宿业的特点
第十七章 世界现代旅游新产品的开发
一、20世纪50~60年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起
二、20世纪70~80年代:旅游新产品开发的蓬勃发展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后大众旅游产品方兴未艾
第十八章 世界现代旅游景观
一、现代著名建筑景观
二、人造旅游吸引物
三、世界遗产景观
第十九章 世界现代旅游组织的发展
一、现代旅游中介机构
二、世界现代旅游组织的多元化
附录
一、古代迁徙、早期探险者和大旅行家纪事
二、旅行交通、设施、设备及供给纪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㈣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哪里有并行发展的阶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

(4)旅游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㈤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世界旅游历史抄发展大致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
有哪些不同特征?
答:参照世界历史的分期,世界旅游历史可分为古代旅行和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三个时期。
1、古代旅行和旅游(1841年以前)的特征:⑴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的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活动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其中,宗教朝圣占远行游历的较大比重⑵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2、近代旅游(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特征:⑴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⑵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
⑶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
⑷随着旅游业的问世,在旅游保障制度层面上也开始全面推进。
⑸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关联带动效应。

㈥ 旅游的发展史及世界旅游史该如何划分

旅游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36课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旅行和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及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构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为理解我国的旅游方针、政策和发展旅游事业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 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基本概念。
3. 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分布及特点。
4. 掌握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
5. 掌握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对旅游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 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旅游概述
教学内容
1. 旅游的概念:定义;旅行与旅游的区别;内容。
2. 旅游的特点: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季节性。
3. 旅游的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4. 旅游的类型: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5. 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我国旅游组织。
教学要求
1. 了解旅游的属性、旅游组织。
2. 理解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3. 理解旅游的特点。
4. 掌握旅游的类型。
(二) 旅游简史
教学内容
1. 世界旅游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2. 中国旅游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教学要求
1. 了解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概况和各时期旅游的特点。
2. 了解中国旅游历史的沿革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
3. 理解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4. 理解我国近代旅游的特点。
5. 掌握我国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方针。
(三)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学内容
1. 旅游者:概念;必备条件;类型;基本要求。
2. 旅游资源:概念;特点;类型;主题公园;开发与保护。
3. 旅游业:概念;性质;特点;地位;作用。
教学要求
1. 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 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业的特点和作用。
3. 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
4.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5. 掌握旅游业的概念。
(四) 旅游业的构成
教学内容
1. 旅行社:概念;类型;作用;职能和业务、质量保证。
2. 旅游交通:概述;作用;类型;旅游者的选择。
3. 旅游饭店:概述;类型;等级;旅游者的要求。
4. 旅游景区(点):概述;等级;旅游者的要求。
5. 旅游商场:作用;类型。
6. 旅游娱乐:概念;作用;现代旅游娱乐方式及设施。
7. 旅游会展业:概念;作用。
教学要求
1. 了解旅游商场的作用。
2. 了解旅游娱乐的作用。
3. 理解旅行社质量保证。
4. 理解旅游者对旅游饭店的基本要求。
5. 理解旅游景区(点)的概述和等级情况。
6. 掌握旅行社的基本概念、类型、职能和业务。
7. 掌握旅游饭店的等级和类型。
8. 掌握旅游交通、旅游商场和旅游娱乐的类型。
9. 掌握旅游会展业的作用。
(五) 旅游市场
教学内容
1. 旅游市场的概述:概念;形成的条件;旅游者流动规律。
2. 旅游市场的划分:概念;标准。
3. 我国的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
教学要求
1. 了解旅游者流动规律。
2. 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
3. 掌握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旅游市场的划分。
4. 掌握我国客源市场的分布和特征。
(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
1. 生态旅游的定位:生态旅游的概念;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2. 国际比较与生态环境游:生态的区分;中外生态现状比较;生态环境游的意义。
3. 旅游可持续发展:完整的产品体系;严格的管理体系;新型的绿色体系。
教学要求
1. 了解生态的分类。
2. 理解生态环境游的意义。
3. 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
4. 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
(七)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和文化化;流向继续向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转移。
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促进协调的区域发展;完成集约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开创国际化发展模式;大中华旅游圈的兴起;假日旅游。
教学要求
1. 了解世界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 掌握我国旅游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前景。
四、学时分配建议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课 时 分 配
1 旅游概述 4
2 旅游简史 3
3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8
4 旅游业的构成 8
5 旅游市场 4
6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3
7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
机 动 4
合 计 36

㈦ 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特征有: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 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中国的发展历史,不是学这个的,还真不知道!

㈧ 中外旅游发展史

世界旅游发展史:
18世纪中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旅行和旅游方向。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对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的影响重要因为以下四个方面:一,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财富的急剧增加,有产阶级规模日趋扩大,他们具备了旅游的经济条件;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大力发展,提高了运输能力,缩短了运输时间,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三,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工业化城市。这一变化最终导致了人们适时逃避城市生活紧张节奏、拥挤嘈杂的环境压力的需要和对回归自由、宁静的自然的追求;四,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原先那种随农村变化而忙现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代替,致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度假要求。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Thomas Cook)作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登上了历史舞台。1841年他创造性地包租了一列火车,载运540人从莱斯特到拉夫伯勒参加禁酒大会,全程11英里,每人收费1先令。从此,他又多次组织类似的铁路旅行,并逐步认识到其中潜力巨大的商业机会。1845年,,开始专门从事旅行代理业务,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

中国旅游的发展
我国的旅行社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爱国人士陈光浦先生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1927年该部独立并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49年12月在厦门成立华侨旅行社,这便是中国旅行社的前身。此后,我国又先后在北京成立中国国际旅行社,于1979年在北京创办中国青年旅行社。但是,我国旅行社的大发展却是1978年国家实现对外开放政策之后的事情。

以上我仅是简单概括地做以介绍,你若想了解这方面更详细的内容,建议你阅读一下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写,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基础》和《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书籍,叙述的会更详细一些。

㈨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旅游发展史

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内容简介本书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 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 ”、“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彭顺生,湖南宁远人。现任职于文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意大利热那亚大学访学。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