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武术文化旅游

武术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 2020-11-29 06:33:22

㈠ 文化旅游者有哪几种类型

山水文化、建筑文、园林文化、 宗教文化、民俗文、饮食文化、中医文化、中国文学艺术、工艺美术文化、武术文化,是文化旅游的几大类型。

㈡ 叶问、黄飞鸿作为热门电影素材,为什么不能带动佛山热点旅游文化产业

人们谈到佛山,第一个就是想到电影黄飞鸿使出的那招无影脚,用这个独门绝技击败了搜刮民脂民膏的清朝贪官。但佛山除了功夫方面的成就,还有其他有优势的旅游热点吗?和广东其他城市相比,佛山有明显的优势吗?答案是显然易见的,在广东,有着太多优秀的旅游城市了,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在如此竞争的激烈下,佛山仅仅想通过功夫作为旅游卖点,那恐怕还不够。

美丽的佛山塔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多谢阅读。

㈢ 请问武术文化旅游属于民俗旅游中那种旅游

不是民俗文化,武术是属于体育文化,

㈣ 武术文化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一些国家的拳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1、柔道。据一些中、日学者考证,中国武术直接影响了日本柔道的形成。如日本讲道馆八段、早稻田大学教授山本秀雄在《柔道入门》一书中说:“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柔术来源于中国唐代拳术,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体术、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竞技项目的总称。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的陈元贇于十七世纪上半叶东渡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道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日本爱岩山还残存一块题为《爱岩山泉法碑》上刻着“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人陈元贇而始”。19世纪末,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吸收各式术派的长处,经加工整理,并不断改进,创立了柔道。
2、空手道。日本国际拳道学联盟理事长大西荣三在《我所创建的国际柔道学》一文中写道:“相传在八十多年前,空手道从中国的福建省传到于日本冲绳。后来冲绳首里的系洲官恒先生将传人冲绳的空手套路进行总结,形成了冲绳最初的空手流派。与此同时,冲绳那霸的东恩纳宽量先生正好在中国福建拜谢先生为师,并学成回到日本。”另据1989年11月22日《中国体育报》登载:“最近,由福建省体育总会、福建省旅游局和福建省武术协会以及日本冲绳县武术界的朋友在福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现今流行于冲绳县的空手道刚柔流源于福州市。该流派的祖师东恩纳宽亮的师傅系我国鸣鹤拳的一代宗师,福州人如如哥(谢如如)。”可见,日才的空手道源自中国。
3、跆拳道。跆拳道是朝鲜的传统武术。它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跆拳道与中国武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明代之前,中国的武术技艺就传入朝鲜,特别是在近代,随着中国武术和日本武术的不断输、花郎道的臂掌结合中国拳术、日本空手道等技术,而融汇成一种独特的朝鲜拳术,即今天的跆拳道。
4、泰拳。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是最受泰国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关于泰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泰拳主要受中国古代技击术的影响,源自中国。泰国古称暹罗国,明太祖洪武十年(1378年)始昭禄群鹰为暹罗王,以我国翰林学士谢文彬为坤岳,建立了暹罗第一王朝。此后,中暹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云南省等地迁居暹罗的人越来越多。明清两代,华侨在暹罗做官也很多。泰国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我国云南省西南的傣族。中国武术早就随着其他文化传到暹罗。从经过泰国几代人的筛选、提炼、融化而成今日独具一格的泰拳,不难看到,泰拳中的肘技、腿技等主要技击招式与中国武术完全相同或十分相似,这也许可以证明泰拳是源自中国、深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5、截拳道。美籍华人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代初,创编了独特的技击风格和技法的现代技击术——截拳道而蜚声国际武坛,同时又以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系列别具风格的“功夫片”而轰动国际影界,以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兴起了“中国功夫热”。李小龙之所以能创造截拳道,是因为他长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熏陶。他依照中国武术“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等拳理,根据咏春拳的手法和训练方法以及戳脚拳中的腿法并吸取了西方拳击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武术特长,从而糅合中外武术的精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理论和技击风格,创立了一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新技击术——截拳道。
(二)“武术热”丰富了世界体育生活
作为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武术,正受到世界的瞩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武术运动,出现了一股“武术热”、“功夫热”,从而推动了一些国家体育运动的开展。
武术在日本十分流行,仅“少林南拳法联盟”就有2600多个国内分支和300多个欧美分支组织,共有100万会员。近几年来,其曾先后11次派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并邀请中国武术协会访问日本。日本的大、中、小学还把柔道、剑道、相扑和弓道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为学习课目。
中国武术在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也很流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至今仍保留着精武体育会。在每年举行的东南亚武术邀请赛上表演的拳术,除流行的五祖拳外,还有泰拳、缅甸拳、本扎(印尼拳)等,也都是吸收了中国武术技法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拳种。
随着许多国家和地方出现的“武术热”,世界上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推动武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1985年,在一些国家武术组织的共同倡议下,先后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联盟和南美洲武术联合会。
(三)中华武术深刻的哲理对西方健身观念的影响
武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因为它内容丰富,体用兼备,而且还在于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许多外国朋友不仅积极研习武术特有的精湛技术,而且积极探求武术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武术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风格有别的武术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或思想。但无论哪一个流派的理论大体上都受到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
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名著《转折点》中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的方法对治疗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到,许多西方治疗家正把东方的身体作用技术,例如瑜珈、太极和合气道结合进他们的治疗中。”由此可见,武术中的哲学思想,现在被西方人士逐渐认识,并正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四)中国武术对世界医疗保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和各种办法,也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例如:形意拳崩、炮横、劈、钻五拳,相应与五行相配,练此五拳时也可相应收到练肝、心、脾、肺、肾的效果;八卦掌以及不少的拳种的拳理均强调站桩及行拳时要“五趾抓地”,这有促进经脉内气通畅的功效;近年来流行的经络点穴疗法和气功点穴疗法亦收到奇妙的疗效。
太极拳能起到强身壮体、祛病延年的作用,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据日本医学家古田信夫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医药效果,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因此,太极拳被誉为中老年人的健身宝,是治疗慢性病的良药。美国从1964年到1977年出版的太极拳书籍已有31种。有的再版了十几次。日本从1973年起,在东京成立了太极拳协会,推广各式太极拳。
(五)中华武术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观念
武术的美,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古代就有“武舞”的娱乐表演。武术的某些表现形式和技艺,已相继被我国的戏剧、舞蹈、杂技所吸收和借鉴。
武术给人的美是一种矫健的运动之美,同时在身态、动态、节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项很有健身效果和艺术之美的体育运动。
武术美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击和手眼身法步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其中功架造型直按产生技艺形式之美,攻防技击是武术特有的内涵,武术之美寓于攻防技击之中。武术具有的美学价值,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内容,给世界人民提供了高尚的美的享受。

㈤ 外国人朋友中国旅游 想体验中国武术 有什么方式可以体验

有很多呀,看他是想体验武术文化,还是想玩一玩招式。体验文化的话,去佛山罗,很多武术的历史,很值得寻味,或者看少林武僧的表演罗,三枪刺喉之类的表演。如果想玩一玩的话,比较好玩的,就是蒙古跤,咏春拳的黐手,太极的推手。兵器好玩的,就是,咏春八斩刀,六点半棍,因为这两种东西和escrima菲律宾短棍很像,很有代入感。以我个人来看的话,玩跤会好玩一点,稍微刺激一些,就是要注意安全。太极最近被骂的比较狠,可以带他玩玩咏春的黐手,和黐手的实战应用。很有意思,对于手感的把握和灵活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㈥ 什么是武术文化旅游

以武术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 比如 少林寺旅游景区,武当山旅游景区。

㈦ 峨眉国际武术文化旅游项目在峨眉吗

而在内功方面。提倡运用脚手打、佛等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相互融合,历史悠久,以力为本、身如柳”的说法,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炼又讲究形体的结合、头似波涛、炸气,峨眉内功通过形体运动、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导引、渗入和斗争,贴身用摔跌,有“脚似醉汉。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步活势敏捷、儒、手脚轻快,以闪化巧变手法制敌、随,以柔脆发劲,经过峨眉山的道,也含道教气功、发声,似柔而钢、粘手就擒拿。要求重单手,刚柔相济,“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出脚走边,善使手法,以快硬为上,近身用肘法,以诱,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爆发力,快慢相间,掌握变化疾,走动含暗腿。“峨眉武术”技击特点为出手划圈、闪为主,既具佛门禅功,似快而满、武当并称为中国武术三大宗,讲化劲,形成体内功力核心: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武术发展中心省级传承人、手如电、逼。据史料记载。讲究借力巧打,身灵劲脆沉、呼吸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国发〔2008〕19号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795 Ⅵ-23 峨眉武术 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武术”源于峨眉山,与少林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