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三峡旅游
❶ 石窟艺术带给我们什么
佛教石窟是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建筑、美术、音乐、舞蹈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起源于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的岩窟墓,在新王国时期演变为石窟,在公元前5至4世纪,经波斯传入印度,后通过中亚传入中国。
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中国其中著名的有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栖霞山和新昌石窟、重庆大足石窟、云南大理石石窟、邯郸市南响堂石窟遗址。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 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由日本捐资,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凉至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00多个,壁画50110平方米,彩塑27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上佳去处。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属于石窟艺术的范畴。早期的“庙宇殿堂”式结构,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约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辅以其他形式。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❷ 三峡文化的文化分类
山水景观旅游文化:以峡谷、喀斯特地貌和河湖瀑泉为特色
水电旅游文化:以峡江、大坝为依托
建筑旅游文化:以传统民居、佛寺道观、水库大坝、现代桥梁为载体
民俗旅游文化:以巴楚文化为底蕴
饮食旅游文化:以川味、山野味和重庆火锅为特色
名人旅游文化:以古代文豪、美女、武将、贬官和近现代政治家、军事家、学者等文化
宗教旅游文化:以佛教、道教和巫文化为主的
军事旅游文化:以古战场和抗战遗迹为载体的
移民文化:三峡地区是历代移民的走廊和集散地。形成民族融合,生活习俗相互吸取,形成民族混同。
以及颇具神奇色彩的悬棺崖葬,古栈道,古兵塞,奇石,根雕,盆景等旅游文化。
❸ 宜昌有哪些旅游资源
世界级旅游品牌
在宜昌,最有卖点的是旅游产品,要数“长江三峡、三峡工程和屈原故里”三大世界级品牌。长江三峡,是上苍赐给人类的自然奇观,是宜昌自然风光中的极品,高山雄奇,长江汹涌,山水绝配,相得益彰。三峡工程蓄水后,高峡出平湖,新老三峡风光并存,使三峡风光更具魅力。除此之外,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与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大坝之间的“百里画廊”,构成了世界独有的“两坝一峡”景观,是三峡蓄水后仍保持着原有风貌的三峡地段。“两坝一峡”之间的“百里画廊”,原汁原味,已成为长江三峡的“绝版”,必将成为世界旅游关注的热点地区。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的人文奇迹。它的建成,除发电、防洪、航运外,其自身更是一个称雄天下的旅游景点。屈原,是世界古代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造就的文化奇才。屈原故里的文化遗存,是世界游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三峡工程的人文景观、屈原故里的文化巨匠,为宜昌旅游成为“中国顶极、世界精品”的创造了先决条件,也是宜昌旅游走向世界的最大卖点。
秀美的山色风光
除长江三峡外,宜昌山色是奇妙的,以山色为特色的景点,在宜昌占重要位置。宜昌的名山景点有:三峡极顶--黄牛岩(夷陵区境内);巴人发祥地--武落钟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中武当天柱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绝壁悬崖景观石牌(夷陵区境内)、小峰(夷陵区境内)、五爪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泗溪(秭归县境内);丹霞地貌鸣凤山(远安县境内);峰柱峡谷--柴埠溪(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内)、九湾溪(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岚(兴山县境内);佛教名地玉泉寺(当阳市境内)、梁山(宜都市境内)、文佛山(点军区);宜昌小桂林百宝寨(当阳市境内);野花四季的香山宋山(宜都市境内)。
独特的文化景观
宜昌的文化丰富多彩,从而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化景点,通过这些景点的游览,对宜昌文化会有一个大致了解。
当阳市有:
佛教文化景点玉泉寺;忠义文化景点关陵庙;三国古战场景点三国虎()字右加“犭”)亭古战场、长阪坡、关公文化园。
秭归县有:屈原文化景点屈原祠;古建筑民居景点凤凰山;三峡移民集居地移民新村。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有:土家民俗文化景点日月山庄、民俗文化村(观音阁)、仙人寨;巴人故都清江夷城;兴山县有:美人之乡昭君村;
宜都市有:书法大家杨守敬故居。夷陵区有:巴人长城三峡古兵寨;巴人遗存古悬棺;虎亭区有:三国古战场虎牙山。点军区有:民俗文化景点车溪。名人文化景点三游洞暨世界华人刻石园。中国圣母纪念地嫘祖庙。
❹ 重庆的旅游胜地的优点有哪些
主城区景点:
购物商圈:解放碑、三峡广场、观音桥步行街、杨家坪步行街、南坪步行街
观光休闲:朝天门广场、南滨路、洪崖洞、一棵树、洋人街、山城步道、中央半岛温泉、海棠晓月温泉、白市驿天赐温泉、北温泉、南温泉
历史古迹:重庆人民大礼堂、湖广会馆、磁器口古镇、通远门、巴曼子墓、龙骨坡200万年人类遗址
红色旅游: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曾家岩50号、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桂园、史迪威将军博物馆
文化艺术:三峡博物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坦克库艺术中心、重庆美术馆、画家村、国画院
寺庙道观:罗汉寺、华岩寺、老君洞道观、涂山寺
名人旧居:梁实秋雅舍、徐悲鸿旧居、三毛南山故居、施光南南山故居
自然风光:金刀峡、缙云山、南山植物园、歌乐山森林公园、铁山坪森林公园、峨岭公园、广阳岛
■大重庆地区景点:
自然风光:长江三峡、小三峡 、小小三峡、乌江画廊、白帝城、张飞庙、天坑地缝、黑山谷、石宝寨、天生三桥、仙女山草原、红池坝草原、千野草场、东泉、西泉、中华龙泉、统景温泉、桂花温泉、冷泉、圣灯泉、海兰云天温泉、清湾泉、桃花泉、南海泉、慈母山泉、芙蓉江、阿蓬江、桃花源、小南海、汉风神谷、武陵江、神女溪、大宁河、青龙瀑布、望乡台瀑布、龙水湖、长寿湖、桥头湖、永川茶山竹海、永川野生动物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石篆山国家森林公园、圣灯山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洞、雪玉洞、万盛石林、金佛山、四面山、雪玉洞、江南龙宫、钓鱼城、丰都鬼城、江津骆騋山、张关水溶洞
名人纪念:聂荣臻故居、刘伯承故居、赵世炎故居、冯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墓、甘宁坟、严颜墓、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愚王祠、杨尚昆故居
寺庙道观:大佛寺、双桂堂、银杏堂、螺罐山、慈云寺(全国唯一和尚、尼姑同庙寺院)
历史古迹:大足石刻、白鹤梁题刻、龙河悬棺群、小三峡悬棺群、江津莲花石
特色古镇:中山古镇、涞滩古镇、龚滩古镇、偏岩古镇、龙潭古镇、东溪古镇、大昌古镇、双江古镇、西沱古镇、汉风古镇、白沙古镇、安陶古镇、洪安古镇、龙兴古镇、三江古镇、黄龙古镇、安居古镇、塘河古镇、丰盛古镇、后溪古镇、路孔古镇、清泉古镇、松溉古镇、塘河古镇、双江古镇、走马古镇
民俗风情:铜梁龙灯、綦江版画、秀山花灯、摆手舞、秀山木板画
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座落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中段,由人民大礼堂和她前面的广场组成。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始建于1951年,1954年竣工。总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高65米。整个建筑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气势宏伟,令人赞叹不已。
人民广场建成于1997年,它是重庆市的市政、文化、休闲广场,也是举行全市盛大集会和活动的场所,成为重庆市都市旅游的中心,广场的三期扩建工程已经顺利完成。两年后在广场的北面将建起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与大礼堂、大广场遥相呼应,形成三位一体,气势恢弘的新的城市景观。
山城夜景:
名扬海外的山城夜景为重庆一绝。重庆主城区依山而建,两江环抱,城市建筑高低错落,极具立体感,为世界少有的山水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两江滨江路弯蜒环绕,使山城重庆更加魅力四射。入夜,全城华灯齐放,座座高楼大厦如五彩的水晶,条条道路似彩飞舞,两江水面在灯光的映照下犹如流动的银河,身处其间尽感都市繁华,登高远眺,令人心旷神怡
朝天门广场:
朝天门原为老重庆17座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古渝雄关",因此门坐西向东,雄居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处,是古代地方官吏迎接皇帝圣旨的地方,故名朝天门。1997年,直辖后的新重庆在此修建了今天的广场,整个广场占地8万平方米,由观景广场、护岸梯道、交通广场和周边环境配套四大部分组成,集水、陆交通枢纽和旅游观光、市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新重庆极具特色的一处标志建筑。江泽 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重庆朝天门广场"七个闪闪发亮的鎏金大字
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
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一期工程于1997年建成,2001年完成二期工程。东西长62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是集购物、休闲、旅游、商务、餐饮、娱乐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商贸区。1999年,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相继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示范点"和"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街"。
三峡广场:
位于沙坪坝区中心的三峡广场是都市旅游的新亮点。它连接绿色艺术广场、文化名人广场和商业文化广场,集观光、购物、娱乐、餐饮、健身休闲多种功能于一体,占地近8万平方米。三峡广场以一条长百米宽8米的人工河代表长江,两岸集中了鬼城丰都、奉节白帝城、忠县石宝寨、巫山神女峰、瞿塘峡夔门等三峡沿线著名景观,游客可在闹市中半日尽揽长江三峡概貌。
南山风景区:
南山地处南岸区,紧邻都市,其范围包括南山公园,黄山陪都遗址、一棵树观景台、泉水鸡一条街等,被誉为"绿色的世界"、"鲜花的海洋"、"避暑的胜地"和"美食的天堂"。南山公园中的主要景点蔷薇园、玫瑰园和兰草园,荟萃了中外名贵花木1000多种,一年四季皆有花赏,因而赢得了"山城花冠"之盛誉。
泉水鸡一条街:
坐落于南山风景区,位于南山的半山腰----黄桷垭镇,这里以重庆风味"泉水鸡"而闻名。在长约一公里多的街道两旁,分布了近百家专门烹制泉水鸡的农家餐馆。到南山郊游,在这里品尝美味泉水鸡,然后到一棵树观山城夜景已成为来渝观光的中外游客和广大市民节日休闲的一大享受。
歌乐山森林公园:
位于沙坪坝区的歌乐山森林公园紧邻闹市,交通便捷,总面积800亩,主峰海拔693米,为重庆近郊群峰之冠,素有"渝西第一峰"的美称,有"山城绿宝石"和"天然氧吧"之美誉。歌乐山不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风光绮丽,还是我市的体育休闲胜地,歌乐飞降、空中探险迷宫、攀岩、森林攀爬、山地卡丁车等体育项目十分丰富。公园内的"陪都历史陈列馆"是第一座系统介绍重庆陪都抗战历史的陈列馆
古镇磁器口: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这就是古镇磁器口的生动写照。磁器口东临嘉陵江,西背歌乐山,距沙坪坝区中心仅3公里,因明清盛产、转运青花瓷器而得名。古镇始于宋,清末民初兴盛一时,当时的盛况可用一句形容:"白日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磁器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荟萃了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巴渝民俗文化陪都文化、饮食文化、等诸多精彩元素,并以其原始、纯朴的风貌与近在咫尺的都市繁华形成强列的对比,给人以世外桃源般的感受和冲击。
珊瑚公园:
珊瑚公园占地9万多平方米,因毗领长江中的珊瑚坝而得名,是一座都市广场型的现代公园。它以规整、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富有现代气息的空间,把山城的山、水、灯、影、人等因素有机地结合,使其成为两江环绕之中的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被誉为"山城绿珠"和"重庆的客厅"。
滨江路:
两江滨江路分为长江路和嘉滨江路,沿两江江岸修建而成。全长10公里,总投资十多亿元,于1997年1月18日全面贯通。她的建成标志着重庆第一条高架桥的诞生,结束了主城区无外环路的历史,形成了南北中三干道西接成渝高速公路,东连朝天门水运码头,直通三峡库区新的城市交通网络。同时也为新重庆增添了一道新的城市观光带。
红岩魂广场:
红岩魂广场位于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下,这里长眠着为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红岩英烈。在广场周围分布着烈士墓、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庆鹅公岩大桥:
该桥1997年12月开工,她西起九龙坡大公馆,经谢家湾跨长江,过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止南岸四公里。全长7.3公里。全线共设互通式立交桥3座,跨线桥2座。桥型为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桥全长1022米,桥面宽35.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日通行能力为6.5万辆。
渝澳大桥:
嘉陵江复线桥又被冠名为渝澳大桥,是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为迎接澳门回归,于1999年12月16日奠基,一期工程于2001年年底建成通车。复线桥由主桥、主引桥、左、右引桥、牛角沱匝道桥、北引道五部分组成。南起牛角沱立交,北止加州花园,工程总长度5137米,桥梁总长1736米,她与1965年建成通车的第一座嘉陵江牛角沱大桥平行,相距仅200米,可称为姊妹桥。
重庆轻轨:
重庆轻轨也颇具特色值得游览。重庆轻轨多采用高架结构非常有特色。同时,沿江两岸的风景也值得一看
❺ 三峡文化的旅游开发
三峡库区应该重点挖掘的文化是:三峡移民文化、三国文化、巫文化、巴文版化、西南民俗文化、权重庆陪都文化。
移民文化:以典型移民新城、镇(万州、云阳、丰都)、农业移民典型代表(万州苎溪河橘园生态农业、忠县施格兰柑桔园)、移民博物馆为代表的移民文化。
三国文化:深入挖掘以石宝寨、张飞庙、白帝城为典型代表的三国文化。
巫文化:由巫溪巫灵洞、汉风神谷、巫山以神女峰及新县城高唐观、凝翠湖、神女庙、望天坪为代表的神女文化组成。
西南民俗文化:以湖广会馆、火锅、毕兹卡等为代表的西南民俗文化。
重庆陪都文化:红岩村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沙坪坝“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遗址;曾家岩周公馆、歌乐山烈士陵园、人民解放纪念碑、桂园、孔园、黄山陪都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战时陪都文化。
❻ 三峡文化有哪些内容
1、历史文化
长江三峡库区人文旅游资源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的社会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
丰厚的历史文化:距今约200万年便有巫山人在活动、之后在巫溪活动的古巴人、以及此后所历经的各朝各代,都在这条伟大的河流旁边流下了他们生活的足迹。
抗战时的重庆人民抵抗法西斯做出了英勇的斗争,新世纪三峡大坝的修建,重庆地区百万大移民,这些都是重庆人民在全国、在全世界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而这也是我们重要的旅游资源。
2、文化分类
山水景观旅游文化:以峡谷、喀斯特地貌和河湖瀑泉为特色
水电旅游文化:以峡江、大坝为依托
建筑旅游文化:以传统民居、佛寺道观、水库大坝、现代桥梁为载体
民俗旅游文化:以巴楚文化为底蕴
饮食旅游文化:以川味、山野味和重庆火锅为特色
名人旅游文化:以古代文豪、美女、武将、贬官和近现代政治家、军事家、学者等文化
宗教旅游文化:以佛教、道教和巫文化为主的
军事旅游文化:以古战场和抗战遗迹为载体的
移民文化:三峡地区是历代移民的走廊和集散地。形成民族融合,生活习俗相互吸取,形成民族混同。
以及颇具神奇色彩的悬棺崖葬,古栈道,古兵塞,奇石,根雕,盆景等旅游文化。
3、民俗文化
三峡景观的另一特色是无论什么景观,人文色彩都特别浓,有许多古今名人都在这里留下过出色的诗歌曲赋。唐宋明清都有大诗人流连忘返,有的居住经年。
❼ 湖北千湖省是否是个传说!!!
湖北有被称为“千湖之省”,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像散落的珍珠,被交错的河流编织成湖北旅游引人入胜的水乡泽国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组成了湖北旅游的主要内容。
湖北西北部有著名的“野人”出没地神农架和风景秀丽的武当山风景区,是湖北最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除此之外,湖北还有许多古迹,有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有“伯牙摔琴谢知已”的古琴台,有辛亥革命武昌军政府旧址。
据历史文献记载,湖北境内商代有楚(现南漳荆山)、卢(现襄樊)、彭(现房县)、庸(现竹山)等封国。现在在武汉黄陂区发掘的盘龙城,城内有大片宫殿遗址,四周有夯筑城垣,城外有作坊遗址和墓葬区,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铜器,是我国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商代古城之一。
湖北的历史文化的风格是张扬而绚烂,它与严肃深沉的中原文化有所不同。湖北在秦代时是属于楚国,制作的青铜器、丝织与刺绣、漆器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美的程度,哲学、艺术以及宗教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直到今天,湖北的文化艺术仍带有深深的楚文化烙印。
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湖北的旅游可以分为九类,分别是:
神农旅游文化 荆楚旅游文化 三峡旅游文化 三国旅游文化 武当旅游文化 山水旅游文化 名人旅游文化 红色旅游文化 土家旅游文化。
6条线路看湖北美景
洪水通过三峡大坝下泄
魅力三峡之旅
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著名风景名胜之一,素有“山水画廊”美誉,以雄、秀、险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在海内外均有较高的声誉。
世界第一坝——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更使长江三峡举世瞩目,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目睹其风采。2003年6月三峡大坝正式蓄水发电,坝上水面高程已经达到135米,三峡景观有所改变,三峡之“险”不复存在,但是由于两岸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因此“雄秀”依然存在,“高峡平湖”也将使三峡另添别样风姿。三峡库区周边旅游景点十分集中,自然风光尤以溪流、幽谷见长,也是土家民俗、纤夫文化最为浓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蓄水之后从水路到达这些景点十分方便、舒适,再加上新开发的以大坝为中心的工程核心景区,以及保持原貌的两坝之间的西陵峡段,新三峡旅游内容将更加丰富多样,不仅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将成为全国重要的休闲度假中心。
三国文化之旅
荆楚大地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演义》 120回中发生在北的有70 多回。湖北境内古三国遗迹丰富,游历其中,使人仿佛又回到2000年前战火分飞、英雄辈出的年代。
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明显陵是湖北境内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都与明朝皇帝有关,一为明朝皇家道场,一为明朝皇陵。明朝正是我国古代工艺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年代,两处的皇家建筑均是当时最好的设计师和工艺师花几十年的心血,精心打造而成,自然十分有看头。古建筑、文物、遗迹、宗教、文化、武术与各种的传说交织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❽ 长江三峡旅游景点特点有哪些
在游长江三峡中,有哪些旅游景点
一、丰都:丰都鬼城、丰都雪玉洞
二、忠回县:石宝寨
三、万答州:市场、杂技、青龙瀑布
四、云阳:张飞庙
五、奉节:白帝城
六、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大昌古镇
七、巴东:神农溪
八、秭归:三峡大坝、屈原祠、香溪、古黄陵庙、九畹溪长江三峡由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
❾ 何谓三峡山地景观文化,主要类型有哪些
没有三峡山地复景观文化,只制有三峡文化。三峡文化的主要类型如下:
(1)山水景观旅游文化:以峡谷、喀斯特地貌和河湖瀑泉为特色。
(2)水电旅游文化:以峡江、大坝为依托。
(3)建筑旅游文化:以传统民居、佛寺道观、水库大坝、现代桥梁为载体。
(4)民俗旅游文化:以巴楚文化为底蕴。
(5)饮食旅游文化:以川味、山野味和重庆火锅为特色。
(6)名人旅游文化:以古代文豪、美女、武将、贬官和近现代政治家、军事家、学者等文化。
(7)宗教旅游文化:以佛教、道教和巫文化为主的。
(8)军事旅游文化:以古战场和抗战遗迹为载体的。
(9)移民文化:三峡地区是历代移民的走廊和集散地。形成民族融合,生活习俗相互吸取,形成民族混同。
(10)其他文化:以及颇具神奇色彩的悬棺崖葬,古栈道,古兵塞,奇石,根雕,盆景等旅游文化。
三峡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是生活在三峡地区的人类团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❿ 湖北三峡灵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湖北三峡灵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瓦窑坪村二组经营范围: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灵芝、中药材种植、初加工、销售;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业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保健品、中药饮片、预包装食品批发、零售。(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许可的按许可证或批准文件核定内容经营;未取得相关有效许可或批准文件的,不得经营)
法定代表人:黄腾
成立时间:2016-03-21
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52100013521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瓦窑坪村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