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景区大发展

旅游景区大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1-27 02:00:04

⑴ 简要论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产业规模呈现投资提速、主体壮大、实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2013年实施“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以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累计签约建设项目477个,签约金额2063.09亿元,到位资金622.95亿元,完成投资689.71亿元,建成旅游项目2018个。

“十二五”以来,全省5A级景区从2家增至4家,4A级以上景区从18家增至61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旅行社从260家增至356家,星级酒店增至349家,旅游客运车辆增至1500余辆,持证导游突破1.2万人。

“十二五”前4年,我省旅游业主要指标实现了年均23%左右的增长,预计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可实现3.6亿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可达3500亿元左右,分别是2010年的2.79倍和3.3倍,旅游业主要指标综合排位列全国15位,实现了旅游大省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1)旅游景区大发展扩展阅读:

贵州省旅游业的优势——旅游资源的种类多样:

贵州省在旅游方面的资源很多,贵州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有大量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保护公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云雾山、黔灵山、石林、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宁草海、清镇红枫湖、织金洞、兴义万峰林等。同

⑵ 济南四大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旅游景点免费开放后的好处

(一)市民得到了优惠,城市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景点免收门票后,
进景点就像走进了自家花园,
如此惬意的生活在人们心中期盼了很久。
如今,美梦成真了,旅游景点成了人们可以自由进入的场所,受到人们的普遍称赞。

在过去,不难发现,一张小小的门票已成为景点与游人和市民之间的一堵墙,尤其是部
分景区票价偏高,把很多群众挡在门外。如今在节假日,南京著名景点中山陵甚至因游客爆
满导致寸步难移,
而平时参观这里一家三口人仅门票钱就超过
200
元。
一些普通工薪族表示,
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门票钱对他们来说绝不是小数,现在地方开设了免费旅游景区是件实实
在在的好事,丰富了百姓生活,发挥了景区公益性。政府规定所有旅游景点免费开放不现实,
但增加旅游景点免费开放数量应该能做到。

市民呼吁免费景点再多一点,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普通市民能免费享受到的公共资源还
是太少。不能否认,由于免费开放导致游客数量

井喷

,可能会引起公共设施过度消耗或损
毁、管理秩序混乱和安全等问题,游客的整体素质还需提高。但这同时也是民众给政府提出
的一道考题,是对政府服务人民能力的重要考验。

(二)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使人们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旅游景区服务社会的能力不仅反映在美丽的风景中,也反映在建筑、
环境、服务等方面。
旅游景区是一个向全社会开放的旅游景点,它提供给社会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课堂,一个舒
适宜人的休息场所,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步入这里,在娱乐中受教育,在休闲中长
知识,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免费开放以后,旅游景区迎来了更多的
观众,打造学习、休闲、娱乐、购物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是未来旅游景区的发展方向和客观
要求。

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摄影部、食品部、餐饮部、医务部、咨询处、寄存处、纪念品商
店、休息厅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开设一些有益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为观众提供方便的
同时也取得经济效益。观众在参观中进行购书、资料片、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丰富人们的
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三)拉动消费,带动当地经济

在维持正常运作的前提下,
景点采取了开放式,
不收取门票是吸引和开发商的最好手段。
这是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同时旅游景点以免费开放来吸引人,使周围地段无形价值提升。一
位游客说,这次一家三口来中山陵,结果吃饭,喝水,买烟,买零食等花了不少钱,但由于
中山陵是免费开放的,所以还是玩的很开心。

这种举措,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011
年初南京市审计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山陵免
费开放后,景区每年直接减少门票收入
2530
万元,但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
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弥补了门票损失,而且带动
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⑶ 门票经济,实际上是迄今为止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一种折射。对于绝大部分景区来说,往往将经营管理比较

1、①门票收来入是一些景区自的唯一收入来源。
②一些王牌景区还具有垄断性。
③门票支出在中远程旅游花费中比重较小。
④提高门票价格简便易行。(意对即可)
2、①旅游部门应想方设法增加中远程游客。
②政府应鼓励景区免费开放。
③王牌景区应加强品牌输出、品牌旅游商品销售。
④文化类景区应积极更新项目内涵 (意对即可)

⑷ 旅游景区五星级酒店哪个发展机会大些

这要具体分析你所在区域的各种情况,及你的工种!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工作所在地的消费情况和市场前景,再作选择!

⑸ 大蜀山景区旅游发展对合肥市有哪些影响

屠夫和相关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⑹ 旅游房地产带来的弊端,可是是对大型旅游景区的影响等等

旅游地产一度成为了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中国目前的旅游地产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
主题旅游度假社区将成中国旅游地产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形态主要有休闲度假住宅、产权酒店、时权酒店、高尔夫别墅、主题旅游度假社区等。其中,休闲度假住宅是指依托旅游度假区或城郊风景区开发的住宅式房屋,产权酒店是指将酒店的客房按房地产的模式进行出售,购买者获得客房产权后再委托给酒店的管理方进行统一经营获利的一种投资性房产;时权酒店是一种从国际上引入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将旅游房产按使用权进行分拆销售的模式;高尔夫别墅是建设在高尔夫球场周遍的高档度假房屋。

主题旅游度假社区是近年来有些开发商对旅游房地产发展有了一定认识以后,围绕旅游资源而量身打造,具有一定主题概念的休闲旅游度假社区,与居住性房产来比,更加突出了其专业性、人文性,整个社区基本上以休闲、度假为核心,形成一个综合旅游服务体系,这种形态将是中国未来旅游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中国距离真正的旅游地产还有一定的距离

旅游房地产尽管在国内蓬勃兴起,但依然属于起步阶段,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从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距离真正的旅游地产还有一定距离。

投资与投机并存,沿袭城市地产的运作模式,房地产的炒做边缘化、城郊化、普遍化,许多个人购买者依然按照城市地产的赢利模式操作旅游地产,因此,造成部分地区项目出现房价虚高,如三亚、杭州、江浙等个别城市,这种操作也使有的人“炒房炒成了房东”。还有个别开发商心态不够平衡,以未来虚假预测、高额回报来误导购买者等。

有的开发商在分时度假产品的产品模式设计上不合理,在销售环节上存在对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重大误导,甚至欺骗行为,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将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积极倡导诚信自律,打击欺诈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整个行业来看,缺乏产业化运作模式,政府相关的政策规范和管理法规缺失对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目前旅游地产在整个房地产行业所占的比重不大,并且依然属于一个刚刚起步上升的板块。因此,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对房地产行业发展尚不会构成负面影响。相对而言,如果政府能正确引导,对房地产行业则会起到一个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有关政府部门加强研究未来旅游地产的发展规律,顺应趋势,规范管理,满足市场需要,中国旅游房地产就才会有一个长足、健康发展的未来。

⑺ 旅游景区发展史上哪件事具有重大意义!为什么

建议你看《世界旅游发展史 》作者:彭顺生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本书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 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 ”、“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图书目录:序 绪论 一、旅游起源于何时 二、工业革命之前是否只有旅行没有旅游 三、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 四、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 五、编撰方式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旅游的产生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社会活动 二、商务旅行的产生 三、西方神话传说与旅行 第二章 古埃及旅行与旅游 一、古埃及旅行与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古埃及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古埃及旅行旅游活动 四、古埃及旅游景观 第三章 古希腊旅行与旅游 一、古希腊旅行与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古希腊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⑻ 如何发展旅游业

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按照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把秦皇岛真正建设成为一个精品大景区。把旅游六要素同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和利用好城市形象、社会风貌等社会资源。其次是管理上的创新。从对旅游业的管理上升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变条带式的管理为板块式的旅游目的地管理,实现旅游管理从行业管理向目的地管理的跨越。紧紧围绕来秦旅游者需求设计和创新管理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第三是产品上的创新。设计培育新的主打旅游产品,探索大型参与式的四季皆宜的旅游项目开发思路。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整合,打造特色节目。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组合新的旅游线路,创建“宜游”发展环境。
发展秦皇岛旅游业,就要实现旅游业的四个转变。
一是要推动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转变.在资源开发利用上,过多关注门票经济,旅游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缺少旅游精品和拳头产品,没有产生很响亮的品牌效应。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就必须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整合资源,深化企业改革,培育龙头企业,推行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经营方式,推动旅游向深层次、高效率方向发展。
二是要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充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着力于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和深层次利用,多出精品,树立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从重视旅游接待人次的增长,转变为重视游客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由单一产业向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转变,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促进旅游相关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
三是要推动旅游服务方式由满足旅游消费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不但要重视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更要重视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水平。不仅要以外地游客为本,还要以本地市民为本;不仅要以一般群体为本,还要以弱势特殊群体为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他们的文化利益、精神享受;不仅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要满足高质量、高品味的服务。
四是要推动旅游带动作用由注重经济功能向积极发挥综合功能转变。旅游是一项关联度高、辐射力强的综合经济产业,旅游优势已经成为一种综合经济优势,它的带动作用除体现在传统的经济方面,还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弘扬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等综合带动功能。

⑼ 都江堰旅游开发中对环境的破坏

朋友没有那么好找的.很少有人去过多的关心那个.
专家统计的也都发在各大网站了.我这有一些,但我也是帮你找的复制过来的.你看看有没有用吧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形式,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业、农业、环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头,被称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都江堰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内两大植物区系交汇,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极高价值。拥有2处世界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911.5公顷,其中,龙池原始森林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重要景观33处,有国宝大熊猫和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3012种,1994年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都江堰市成为成都平原一方绿色宝地,而且“生态牌”已成为市域可供长期利用十分可观的无形资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魅力。

(二)良好的发展基础,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增长的巨大空间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环境方针和“建立绿色政府、经营绿色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生活、倡导绿色文明”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全市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全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体系,认真实行综合决策、统一监督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投入、宣传、科技四个关键环节,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优化。近年来,全市大兴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1.11万亩。在城市绿化方面,采用“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成了“一个绿色心脏、五条绿色彩带、六条绿色长廊、十八颗绿色宝石”为支撑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以“大环境为依托、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全市绿化覆盖率达54.02,森林覆盖率达53.86,总绿化率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人间天堂都江堰”的美誉。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社会的“绿色名信片”,在全国县级政府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着力培育旅游精品。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核心的都江堰景区;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为特征的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景区;以自然环境独特,山峦重叠,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于一身,融奇、险、幽、雄为一体,春看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冰雪的龙池景区。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内陆山水田园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川西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城、两河、玉堂、向峨、龙池、虹口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拥万顷平畴,既有河渠纵横的“水城神韵”,又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风彩”,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龙池滑雪、青城高尔夫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生态保护区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区,培育了以千年古堰无坝生态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为代表的世界级旅游精品,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旅游与生态、人文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市域经济发展模式。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扩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近年来,都江堰市投入巨资,先后实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工程,S106线旅游路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级旅游公路68.3公里,沥青路面84.9公里,游山道125公里,日供水能力达万吨的旅游区自来水厂4座,变电所3座,高低压配电线路134公里,邮电所3个,开通国际国内直拔程控电话1800多门,移动电话基站3处,景区大型停车场9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从1999年起,都江堰市开展了申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工作,对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大、效果最好的环境整治,共投入2.06亿元,搬迁民宅1097户,拆迁和关闭景区内企业、矿山61家,搬迁学校1所,拆迁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经过整治,还遗产地以自然、历史的本来面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2003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万元,在城区景区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依法关停了市域内所有不法排污企业和最后7家小煤窑。2003年非典防控期间,我们抓住游客稀少的时机,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后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乱修乱建房屋,并按城市总体风貌和山乡民居特色要求进行了全面改造。

——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成立了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三权分离思路,于2003年成功对青城外山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市域内各涉旅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都江堰-青城山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规范了临近旅游景区三个乡镇初具规模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重点发展了以川芎为主的中药材、以红阳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苦丁茶和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今年4月,青城镇成功通过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关停的“五小”企业投资生态旅游业,使一批过去经营小煤窑、小矿山、小石灰窑等业主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生力军。

(三)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通讯、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各产业间的联动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宾馆、饭店、度假山庄等200多家(其中,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6家),总床位达2万多张;“农家乐”约125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近1.5万人;旅行社6家,旅行社门市部9家,导游56人,景区讲解员200多人;旅游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28家,车辆830余辆;景区旅游观光索道4条;星级餐馆1家;旅游商品加工贸易区1个,“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正逐步壮大。2003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已由2001年的15.8:38.6:45.6调整为2003年的12.5:44.7:43.4。今年以来,我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3月,接待游客58.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实现门票收入1495万元,同比增长67.8,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60.3。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旅游是一项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对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性认识。“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二是缺乏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构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三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

四是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如都江堰、青城山、龙池、虹口等生态度假精品旅游区建设及旅游绿色快速通道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五是缺乏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外语导游缺口较大,整个旅游服务体系还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如龙池景区内部分导游没有经过专业知识不熟悉,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⑽ 金沙湾的开发发展

金沙大道的开通
金沙湾旅游度假区风光旖旎,黄金海岸长达3公里,是深圳市建设旅游中心区的重要基地。在金沙大道开通以前,这里与外界的陆路通道有两条,一条是下沙至迭福的人行便道,弯急坡陡路窄,沙土路面平整度极差;另一条是王母至下沙公路,路宽3米,蜿蜒崎岖,会车困难,完全不适应发展大旅游的要求。1996初,大鹏镇党委、政府决定投资3000万元建设由王母墟镇到金沙湾的旅游通道。该工程由大鹏镇政府和市“同富裕工程,共同注资,路长3.4公里,劈山取直,土石方量大,最深挖方60米,最高填方40米,1996年8月份破土动工,总工期213天,1997年8月1日举行了盛大的通车仪式。
金沙湾大酒店开业
1997年8月1日,金沙湾大酒店正式建成试营业,标志着大鹏镇大旅游发展又掀开了新篇章。为贯彻落实深圳市东部大旅游发展的战略,全面带动金沙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1995年12月,大鹏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决定斥巨资按四星级涉外饭店标准兴建金沙湾大酒店。1997年5月,龙岗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资加盟。金沙湾大酒店楼高五层,占地面积36291.6平方米,建筑面积15680平方米,拥有总统套房、豪华客房及各类“山景房”、“海景房”共115间;有大小、风格各异的中西餐厅和贵宾厅房,酒店内歌舞厅、桑拿浴室、模拟高尔夫球场、网球场、英式台球、乒乓球、健身室、美容中心、商务中心、自选商场、会议厅室、音乐茶座、游泳池及海滨浴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并设有3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金沙湾大酒店总投资1.5亿元,是深圳东部地区档次最高的旅游饭店。
金沙湾海滨度假区
金沙湾海滨度假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大鹏湾畔,是东部海岸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自然条件:景区陆地面积1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沙滩总长约3公里,沿沙滩有得天独厚的木麻黄作为天然屏障,且沙滩及树林保护完好,设有防护堤,防止水土流失。泳区海水清澈,水质优良。景区和香港四大海岸公园之一的东平洲岛仅一箭之隔,乘坐游艇可欣赏到岛上原生态的自然美景。
娱乐项目:景区开设十二大游玩项目:踏浪戏水、沙滩竞技、沙滩露营、摩托飞艇、千人烧烤、快艇冲浪、游艇观光、海上飞轮、海天飞伞、丛林野战、团队拓展、梦幻城堡。
配套设施:配套设施齐全,管理严谨。设施方面有大型停车场,共计停车位1000个、洗手间、更衣室、冷热水冲凉房、寄存柜、超级商场、海景美食吧、泳具出租等;管理方面有保安人员24小时巡逻值班,泳区设有救生员和防护网。景区周边有多家大型的中高档酒店:金沙湾大酒店,鹏海山庄、云海山庄、六月海酒店、山海湾等;
周边交通:景区连接坪西快速干线,与盐坝高速、盐排高速、机荷高速、惠盐高速、深汕高速相贯通。深圳市区自驾车由盐坝高速转葵涌至大鹏,H92旅游专线由深圳福田枢纽中心直达金沙湾景区,E11、364公交线路由深圳市内至大鹏,818线路由龙岗至大鹏,再由966专线至景区。
所获荣誉:
广东省海滨旅游示范景区
广东省十佳滨海旅游景区
广东省十大环保生态景区
深圳市首批绿色景区
2008深港市民喜爱的旅游度假胜地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