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旅游业
1. 海南岛的旅游业发展会变成怎么样
毕竟现在疫情还不是很稳定。所以旅游方便这行,这两年发展可能还是有一点点困难。
2. 海南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海南因具宜人的气候资源、丰富的海洋及海滨景观、独特的热带原始森林及良好的区位条件,使得旅游业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虽然海南的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等指标总量并不大(详见表8-3),但旅游业在海南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却十分突出,已成为海南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表8-3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海南具有三大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一是宜人的海岛气候。呈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23.8℃,有“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之说,使其成为冬可避寒、夏能消暑的休闲、度假胜地。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岛上四季常青,遍地皆绿,森林覆盖达52.3%,有五指山、坝王岭、尖峰岭、吊罗山、黎母山五大热带原始森林区。三是独特的热带风情。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当代五大旅游度假要素在这里一应俱全,同时还有热带雨林、椰风海韵、矿泉温泉、奇花异木、黎苗风情,形成了独特的热带海岛自然人文风光,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省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行旅游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国际化改造,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
3.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怎样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经济增速达到22%,远高于2009年同期的9.3%,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有六项经济指标居全国第一。借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势,海南大力发展服务型、开放型、生态型经济,目前,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正在形成。2010年以来,海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其中一是旅游业呈强势。由于近年来海南加快实施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目前已具备3000万人次的年接待能力。以三亚市为例,全市共有180多家星级酒店,2009年共接待国内游客近1000万人次,国外游客百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占全市总收入七成以上。而农民自办的“农家乐”也成为农民经济的重要来源,一个“农家乐”平均年收入都在近万元。二是金融服务业看好。通过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实行小额贷款,组建村镇银行、成立农村商行等等举措,海南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大增,2010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体系资金净流入677.49亿元,彻底改变了以往资金净流出的局面。三是在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随着大量岛外居民来岛购房,海南房地产业形成了候鸟式占房、长居型定户、度假型暂住的新业态,以2010年一季度为例,海南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倍,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5.1%,其中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48.9%,成为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绿色青山资源有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剔除粗放发展,走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之路。”这是海南人的共识。海南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和7个风电场;利用生物质能发展沼气产业,建设了日产20万立方米特大型车用沼气工程,到2015一年使全省适宜用沼气的60万农户全部用上沼气。水泥生产是高污染的代名词,海南昌江华盛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产线,,既改写了生产水泥尘灰飞扬、浓烟四散的历史,又开了利用废气余热发电的先河。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可降解塑料、华能海口电厂烟气脱硫环保设施改造、中航特玻12兆瓦余热发电、金海纸浆回收利用碱液等一系列循环经济项目,发挥了经济和环保双赢的功效。海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以及工业、建筑、交通运输、能源、旅游等行业和公共机构中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打上绿色经济烙印的大棚农产品是海南设施农业的骄傲。海南多为坡地和旱地,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大棚这一农业设施的推广运用尤其重要。目前,海南大棚设施面积已达15万亩,年均增加超过1万亩,其中大棚设施农业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交易远远超过传统农业。大棚不仅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而且像一道屏障,阻隔了病虫害,减少了农药使用率,还能节水和减轻农业气侯灾害。根据海南省农业厅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南每年将新增大棚设施5万亩。
4. 海南旅游业开始转型升级了吗
据报道,日前海南省发改委称,今年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工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专房地产税收属总额占地方税收比例双双超过50%,2017年上半年全省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16.67亿元,同比增长24.0%,居各行业之首。
一位海口地产从业人员透露,早期海口是粗放型的卖地增收模式,现在政府更倾向于出让配建产业的地块,以前的配建产业,开发商多数还是先建住宅卖房,很多承诺的写字楼都不了了之,现在海口市政府已明确规定必须先建完产业配套,才能建住宅。
同时,海南还在通过商业开发激活旅游业红利,去年以来海口、三亚等十余个市县吸引了一大批旅游投资项目,海南省去年全年签约旅游项目58个,签约金额1551亿元,海南省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6023.59万人次。
5. 政府在海南旅游业发展应当什么角色
要资源, 也是成功开发旅游的最主要条件。 每刻都在变化 , 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也在变 “空中花园”、“绞杀”、“独木成林”、等等。海南还有 6 3 0 多种的珍稀特有的热带 化, 进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 、开发模式和使 植物, 其中桫椤、海南桫椤、白桫椤、大羽桫用方式及建设规模等都和生态旅游资源评 1 .2 . 3 原始性和和谐性 生态旅游资源椤、坡垒、海南粗榧、母生、子京、花梨、野荔 ,同时生态旅游资 是大自然孕育而成的 , 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枝、见血封喉、青皮 、海南苏铁等被誉为热 浑然天成 , 没有任何的人工修饰的最原始 源评价的高低对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起 林“十三太保 ”, 更是著名的野生植物 带雨到指引作用。因此, 研究海南生态旅游的可 生态资源 。不论是清水秀的山地森林生态 海南山地热带雨林区内的植物种类繁 , 是能让其发展振兴的重要 持续发展策略多,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 , 天然植被有明显的系统 , 还是一望无际的荒漠都是原始自然方式之一。 , 到处还充满了各种奇特的 热带垂直地带性 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地球上的 。如 , 热带雨林的板根 、根抱石、“几雨林景观生物和环境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形 代同堂”、“雨林屏风”、“空中花园”、 “绞杀”、成。地球只有一个, 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 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冷血“独木成林”、老茎生花等等。还有 , 因此人类应遵循生 生态资源也是有限的1 . 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所谓旅游资源指杀手”见血封喉“, 四大南药”的益智、 态学规律 , 建立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系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统。可顺应自然而建的或者在天人合一等 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 、文化客观 思想指导下建造生态系统 , 实现人与自然 的和谐。 植物寿星”龙血树等。 巴戟天、砂仁、槟榔“, 事物, 它们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6. 为何海南的旅游业看似发达,却并不富裕
海南/约旦,同样都是重点发展旅游业,是该比较比较,是该反思反思!
1.环境----海南的空气,景色比约旦要美,给人感觉要舒适,约旦的旅游景点主要是一些古籍,还有“死海”是他们的亮点就像海南的“天涯海角”,刚到约旦的时候就感觉其实这里是一个沙漠地区应该是一个穷地区,这里的房子很简陋,但是当我们的车驶入市区时,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真让人刮目相看!
3.操作方式:海南的旅游公司和一些卖商品卖纪念品的老板都有挂钩,尽量带你去多点购物的地方,让你花高价买一些所谓的纪念品,从中抽取提成,这就是旅游公司的经济来源。约旦正好相反,导游带着我们主要是去参观,去游玩,途经市区还是我们自己要求购买纪念品,导游还一直再帮我们砍价,最后都能让我们以合适的价格得到自己喜欢的纪念品。
7. 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1、有热带的自然景观,热带旅游资源丰富,苗族黎族等民族风情,人文资源丰富。
2、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
3、交通便利
4、基础设施完善
8. 海南以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式,疫情对海南有重大打击吗
我认为疫情对于海南而言,是有着一定的打击的。因为海南是一个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省份,而因为猝不及防的疫情,现在人流量也是非常的少。疫情发生对于我们中国以及乃至整个世界而言,都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在这个几个月中每天都有人陆续死去,都有人不断的被确认诊断。这一些死亡的人都是实在病毒的,作用下也让我们为之而感叹。
但是当然对于海南省而言,打击是非常大的,但是相应的国家也会给海南省一定的补贴以及相应的弥补措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认为海南省会有打击,但是这个打击很容易就会过去的。所以作为中国人,我是特别自豪并且骄傲的,整个中国都体现出了一种现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可以非常大声的说出我爱我的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就是我的祖国。希望我们国家可以越来越好,更上一层楼。
9. 海南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居民就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 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 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 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10. 旅游业占海南省GDP的百分比是多少
由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和新华社海南分社共同编制的《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海口市发布。
《报告》显示,海南省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远远高于全球和中国,2014年达到最高值14.47%,较基期增加了1.67个百分点,甚至高于广州和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说明了海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也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定下一个良好的方向,周边省区市用了40-50年的时间旅游才发展到现在的水平,而海南却用了十几年时间,旅游发展就达到了他们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