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与美
A. 赴美旅游如何选择旅游险
1、出境旅游要有医疗保险
针对日益升温的出境游,许多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应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相关人士介绍,通常我国签约的境外旅游线路,公司都可以承保,这些意外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涵盖意外保障、医疗保障和医疗补充保障;保额可根据客户需要从10万元到50万元不等,收费标准根据旅游时间长短确定,一般不超过30天。
据介绍,一般来说,能够出游的国家(除了通过第三国转签的国家)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经济发达的国家一般社会秩序好,医疗保障充分,但价格高昂;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安保条件差,道路状况不明,但总的来说,毕竟多一份保险多一份安心。
有的国家对险种有明确要求,有的国家对保障额度有明确要求,而有的国家对投保的保险公司有明确要求。对此,出境游客要注意仔细询问。
2、要买“境外救援”保险
据了解,出境游与境内游有很大不同,一旦出现意外,需要动用国际救援力量。因此,购买境外救援保险是有效保护自己利益的一种手段,出境人员购买一份高额保险,尤其是包括境外救援服务的保险十分必要。
目前,国内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与国际SOS救援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如平安保险公司的境外紧急救援产品,即可提供国际救援服务。以该公司产品为例,目前最短的7天期境外救援保险保费通常为140元,一种最长期限的保费则高达2900元,保险金额根据保费高低从45万元到100万元不等。
据了解,平安境外紧急救援保险责任涵盖安排住院治疗、转院治疗、转送回常住地、安排子女回常住地、遗体遣送及牙科门诊等内容,能满足较高要求的服务需求。
在境外紧急救援方面,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高水准服务。根据太平洋寿险与国际SOS救援中心签订的合作合同,保户可享受到国际医疗救援和非医疗相关的国际旅行支援两大类19项服务:如24小时免费电话医疗咨询、代垫住院保证金和医疗费用、住院期间和之后的病况监测、紧急医疗返国安排和付款、遗体运送安排和付款、未成年人陪护安排、法律援助服务等。
温馨提醒:随身携带“保险卡”
出境游的客户买了保险就要随身带好急难救助电话和保单编号(有的保险公司会发给一张小小的保险卡),这样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在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获得救助。正式保单则可以在出行前交给亲友保管。
当前,随着团队赴美旅游的正式开放等,居民出境游正在形成新一轮热潮。保险专家提醒,出境旅游一旦遇到意外事故,常常需要动员国际救援力量等,因此别忘为自己及家人购买合适充足的旅游保险。
B. 旅游资源美感的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的范围极广,因而其所涉及的美学问题也极为广泛,包括了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等等。这里我们只能就其主要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形态美
无论自然存在还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无不以某种形态而存在,包括体量、形状、色彩、线条、结构等,即使抽象的因素也须通过多种具体的因素以及人们的态度表现出来。所以万物无不与形态有关。形态美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其次也会引起人们的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的反应。
按照我国传统美学的分析,形态美包括以下几种:
1.雄
即通常所谓雄伟、雄壮、壮丽、宏伟、雄浑等。举凡能够产生“雄”的事物,必然其体量高而大。人们常须用高仰角来观看,有压顶之势或铺天盖地、席卷一切之态,是巨大的力的展示,具有动人心魄的气势。如常被称为“天下雄”的泰山、浩瀚的海洋、汹涌的江河、巨大的建筑物以及社会中力量悬殊的搏斗等。这里对比的规律也在发挥着作用。雄伟之美会使人产生仰慕敬畏,增人豪情,催人奋进。
2.险
即通常所谓险峻、陡峭、岌岌可危等。举凡能够产生“险”的事物,必然高挺而陡峭。人处其上即如凭虚蹑空,稍有不慎即会有生命之虞,常令人胆寒心惊。当然,必须是“有惊无险”,否则就会造成美学上所探讨的“悲剧”了。华山有“天下险”之称,即因其为海拔2200米,且四壁陡峭如刀削斧劈,“华山自古一条路”(现今已不只一条),而路宽几乎不容置足,以至出现了“韩愈投书”的典故。黄山“鲤鱼背”、武陵源“天生桥”以及“三根马尾吊半空”的浑源悬空寺等,均堪称“险”的代表。险峻之美激励人们不畏险阻,百折不挠,奋力进取。
3.幽
即通常所谓幽深、幽静、幽邃、幽暗、清幽等。“幽”一般系指整个环境而言。举凡能够产生“幽”的事物,其形势必曲、必静,也多数光线较暗,游人的视野受到局限,即“曲径通幽”“青城天下幽”,是因为青城山竹树繁茂,山路曲折而静谧,人行山中,瞻前顾后皆疑无路,竟难辨身处何地。其他如峨眉山黑龙江栈道、雁荡山筋竹涧、武夷山桃源洞等处亦以“幽”取胜。“幽”有“移步换形”之妙,同舒朗旷远成为对照,可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所以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使用此种手法。“幽”的环境使人超然物外,可助人潜心静思,最宜养性颐情。
4.秀
即通常所谓秀丽、秀美、优美、柔美等。“秀”一般指体量较小、结构匀称而且线条柔美、富于弹性的事物。美术家和诗人都曾指出蛇形(波形)曲线是最优美的。在山地中,还应当有茂密的植被和多云雾,即所谓“得云烟为秀”。峨眉山素以“天下秀”著称,“峨者高也,嵋者秀也,峨嵋者高而秀也”。因为峨眉山主峰虽高3099米,然而其大多数地区山势蜿蜒起伏,且植物蓊郁,岩石较少裸露,林木随风偃伏,形成富于弹性的曲线,这与以奇险著称的山地不同。峨眉又多山岚云雾。故其虽高而人们仍认为“秀”才是其最突出之特征。我国南北风光的总特点常被冠以“北雄南秀”,其中主要原因即在于南方多烟雨且植物繁茂。推而广之,人们也常用“秀丽”来形容南方人,特别是南方的女性,即因其体态娇小、性格温柔。秀美之境使人心绪平和,利于愉情养神,感到陶然自得,舒畅自由。
5.奇
即通常所谓奇特、奇丽、奇绝、怪诞、诡异等。举凡能够产生“奇”的事物,或因其数量稀少难觅,或因其特色突出形态特异,或因其互相配合构成出人意料之情景。
黄山有松、石、云、泉“四绝”,为世间少有,更兼都集中于一山,难怪黄山素有“天下奇”之称了。其他如桂林的“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承德的磬锤峰、泉州的“碧玉球”、新疆乌尔禾的“魔鬼城”、津巴布韦的“奇石公园”等,虽然它们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是世界少有的。各地泉水并不少,但能定时而涌流的间歇泉不多,其他“鱼泉”、“桃花泉”、“水火同源泉”等则属于世所罕见。人文旅游资源中也不乏此种奇特之物,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月牙湖”、五台山的“滴水殿”、广西容县柱脚竟悬空不落地的“经略台真武阁”、甘肃武威古雷台出土的汉代“天马”等,构思之巧妙均出人意料。“天马”甚至被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它们或体现了自然界的天斧神工,或表现出人类的奇思巧构。
有时某些因素的巧妙配合更有出奇之妙。如泰山“仙人桥”,系三块巨石在跌落过程中偶然挤压在一起,形成凌空的“桥”。雁荡山有二峰相临相对,而在高处正有一圆石夹在其间,故称为“含珠峰”。北京慕田峪长城有“鸳鸯松”,一干而二枝,奇在其一枝为油松,另一枝为马尾松,而且天衣无缝。泉州“天侣呈瑞”与其相似,只不过主体为榕树,斜枝为重阳木。云南某地有“榕裹塔”与“塔裹榕”。二者相距不远。前者为榕紧紧地将佛塔包裹住如塔建榕腹;后者则榕从塔中长出,塔被涨裂而不倒。北京房山有“花盆山”,紧倚一上大下小的高约3米之巨石生长一古松,自山下远望恰如花枝摇曳的花盆。黄山有一巨石形似喜鹊,其旁恰有一松,构成了“喜鹊登梅”(又称“喜上眉梢”)。《徐霞客游记》载湖南龙洞内景象:“池益大,水益深,水底白石如龙,首顶横脊,尾拖池中。有圆石大如斗,崿插水中,石出水者亦尺许,密依侧龙,真颔下物也,珠旁又一石,大倍珠,中凹如臼而平水,曰‘珠盘’。”石、水二者相互关联构成了包括池、龙、珠、盘的一幅天然画图,世所罕见。
奇特美启迪人的智慧,激励人们勇于创造和敢于超越的精神。
6.旷
即通常所谓旷远、辽阔、敞旷、浩渺、空阔等。举凡能产生“旷”的事物,皆为人们的视线没有阻隔,放眼四望茫无际涯。如浩渺的水面、苍茫的原野、居高而望群峰等。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杜甫《望岳》:“会当凌绝峰,一览众山小。”古诗《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所描写的均为旷景。旷景具有雄浑、博大、深沉、单纯之势。单纯不是单调,单纯中包蕴着小的变化。在单纯与变化的协调中透出无限生机。现代人的生活空间狭小,视野多受到阻碍,因而旷远美使人解脱忧烦,心胸开阔,心情豁达,行事干练。
7.野
即通常所谓天然未凿、富有野趣、古朴等。举凡能产生“野”的事物,必须是纯属自然,妙境天成,“天然无雕饰”,或保持较古朴而少受现代文明影响者。它同上述各种美必须是凭借某种特殊的自然条件或人为努力,只在特定地域才存在者相反。例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名氏的《水调歌》:“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等,是大漠荒原之野。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是山林之野。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是深山之野。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是边塞之野。还有美人天生丽质、村姑淳朴无娇,性格质朴、憨厚等,也常可称为“野”。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重返大自然”的渴望,故当今野趣更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野趣富有自在之情,自由之趣,苍凉之慨,悲壮之叹,使人童心不泯,使人率真磊落,人处此境会很自然地抛开了社会生活中的等级高低、贫富差别等妨碍人们交往的观念。故探险旅游、访古旅游、采集旅游、自然保护区旅游、森林旅游、绿色旅游、野营野炊旅游等日益兴旺。
二、色彩美
色是物的基本属性之一,凡物有其形即必有其色。山水草木,鸟兽虫鱼,朝辉夕阳,虹霓海市,矿物宝石,建筑和服饰,工艺美术,无不以其色彩而引人注目,有些还是主要吸引力所在。
色彩在构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它超过了形象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事物的形象,而赋予它特有的神韵。红叶自古受到人们的赞赏。其实有些红叶树本身并不很美(如黄栌)。但当满山一片火红的时候,人们并不着重欣赏其个体的形象,而是从其整体上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活力。正象杜牧《山行》所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季的山野,黄红(某些变色树叶)白(白桦树干和芦花等)绿(长绿树),色彩斑驳,较之其他季节尤为动人。“香雪海”(梅林)、林海雪原以其纯白洁净而富有魅力。野花野草的形象往往不能与仙苑奇芭媲美,然而当大地上呈现花团锦簇景象时,其魅力绝非玩赏单独的一支名花可比。九寨沟的山美、水美、树也美,然而给人影响最深的却是其斑斓缤纷的色彩。
黑也是一种颜色,尤其是它能够有力地衬托出亮色的美。例如夜空的皎月和星光、城市的灯火、建筑物的轮廓灯、霓虹灯,车船在夜间行驶的轨迹等。一切无关的因素都被黑色遮掩了,从而使明亮的色彩更为突出醒目。这正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描写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某些城市(例如香港、重庆)的夜景比白天更有魅力的原因即在于此。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都证明,色彩最能够影响人的情感,而且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情和生理变化:蓝色使人感到宁静和满足,使血压平稳;绿色使人感到安祥、快乐,利于养目;黄色代表时尚与进取,使人振作;红色则使人兴奋,脉搏加快,血压上升,使人联想到权力;绿色与红色配合更使人振奋、激动。
按照色彩对人的情绪和生理影响的不同,一般常将其分为冷色调、中间色调和暖色调。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颜色还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如红色代表热情、革命和尊贵,绿色代表和平与安全,白色代表纯洁和高尚,黑色代表悲伤与死亡,黄色代表珍贵,象征着君权和高贵。色彩的这种社会意义在建筑、服饰和艺术上被广泛地应用着。
当然,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某些颜色的理解有差别,这是必须认真对待的。
在旅游接待中注意这一点,在饭店建设中亦不可忽视色彩的运用。餐厅不可使用黄色,因为黄色会使人厌食。某饭店以黑白二色为基调,在白墙上装饰着黑色饰物,工作人员身着黑色工作服。某饭店的正面轮廓为下直上尖,采用深色玻璃幕墙。都因而对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声音美
听觉和视觉同样是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声音悦于耳与形象色彩悦于目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故常云“悦人耳目”。而且在人生的历程中,最后失去功能的是听觉。现在国外已经有专门录制了大自然的流水、鸟鸣、兽啸、风声、雨声等声音的录音带销售,足见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说明声音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它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
海浪江流、涌泉瀑布、莺燕蛩蛙、林海松涛、空谷足音、鼓乐钟磬、人声天籁,自有节奏,各具其情。欣赏优美的乐器演奏和歌唱,人皆喜爱。登高一呼,群山响应,是游人的一大乐趣。声音效果有时还是某些旅游点的特色。俞越《九溪》诗真切地描写出杭州九溪十八涧的美景:“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东东丁丁泉,高高下下树。”这里既有形、色,也有声音之趣。浙江普陀山潮音洞有声若雷鸣之异,四川阆中“音乐崖”有步移声异之奇,峨眉山万年寺弹琴蛙可一唱百和,河北嶂石岩近年发现了高100米、长达300余米、弧度250度的天然回音壁,至于北京天坛皇穹宇和圜丘中央的“亿万景(影)从石”、山西永济普救寺舍利塔、洛阳齐云塔、四川潼南定明寺附近的石蹬道等,都是因有回音之趣而倍受游人青睐的建筑。在古典园林中,也常叠石为峡、为涧、为坝,植荷、种芭蕉,以获得声音之美感。即所谓“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轩”等。
由于人们感官之间的联系和美学上的对比作用,有时明明是寂静无声的世界,人们却仿佛听到了声音,即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有时适当的声音却有助于创造幽静的气氛,此即所谓“鸟鸣山更幽”。
音色、音强,特别是节奏,很容易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柔美的声音,徐缓的节奏,使人松弛、沉静,有助于思维;激越的声音,跳跃的节奏,令人欢快激动受到鼓舞;而尖厉噪杂的声音、狂乱的节奏,则为噪音,使人焦躁不安,甚至引发疾病。频率极高的超声波,虽然人耳听不到,但有损于人体健康,更不必说曾被战争狂人实验过的“死声”了。
四、嗅味美
嗅觉和味觉可以使人感受外界的气味和滋味。芬芳的花卉、诱人的果品、甘醇的佳酿、丰盛的菜肴、草原和森林的气息等,都会引起嗅觉或味觉产生美感。主要是生理方面的快感,其中某些气味还对人的健康有利。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很注意制造嗅觉美,番禺余荫山房的主要建筑之一即为“闻木樨香”。而且此种美感不同于其他美感,它诱使人们去亲自品尝体验。所以美食、佳酿、名茶、鲜果都成为旅游中不可缺少的项目,若有甘泉也定然引起游人品尝的兴趣。当然,其乐趣绝非仅仅是为了果腹解渴,而是获得精神享受,并且它们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函。因为不仅它们的制作过程体现着文化,而且在享用过程中经常伴随着某种很能表现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礼仪,如有些民族的敬酒方式、进食程序等,有些还产生了文化素养很高的“道”(如“茶道”等),故成为对某种文化的体验。所以现今人们津津乐道于“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
五、质感美
质感是物质的各种物理或化学属性——如硬度、温度、色彩、比重、弹性、韧性、光泽、光洁度、牢固度、稳定性等——对人的各种感官刺激所形成的综合印象。这对珠宝、玉器、裘皮、毛绒、绸缎、工艺美术品极为重要,自然界的冰雪、草原、岩石等有时也以特殊的质感而引人注目。
由于不同物质均有其特殊的质感,因而人们往往利用质感的作用,想方设法使普通的物质具有珍贵物质的质感,以提高其身价。如仿毛化纤织物、仿象牙塑料制品、仿金氧化铝制品、仿玉料器等。
质感美还使某些物质产生了特定的理念,使人们对其重视程度更甚于因质感本身而引发的感情。中国古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即是很好的例证。
在旅游开发中,为了求得与环境的统一和谐,人们也常常利用质感效果。如用水泥模仿竹木或岩石;用玻璃钢模仿汉白玉进行雕塑;用硅橡胶仿人的皮肤等。
六、动态美
世间万物都无不在运动。无论人的眼睛是否能够察觉,或是在个人的一生中是否有机会察觉。月换星移、云岫飘忽、江河奔腾、百兽出没、花木摇曳、车驶舟行、生命演替乃至大陆升降、岩石风化。这些都是运动。运动有相对性,云飞而山摇,车行而地转,就是明显的例证。这是其空间位置相对变化的结果。
须特别指出的是,有时相互间的空间位置并未改变,即一般所谓静止的物体,也能够产生动态。例如由于地壳和岩浆运动造成倾斜的岩石“层理”(如武夷山的“五马奔朝”)或岩柱,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动石”,由于岩石纹理与植物共同组成的某种形态(如桂林漓江沿岸的“九马画山”),某些绘画和雕塑品,中国建筑中的飞檐等,都给人以动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打破了平衡的规律。
现代有一种追求动态的倾向。例如有一些建筑为了取得动态效果而建造为倾斜(包括螺旋)以至倒三角形,服饰上的不对称等,艺术作品中更是经常利用这种审美特性来表现“动象”。
动态美使人活泼、有朝气,激励人进取。
七、形式美
自然界许多物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其形状、线条、色彩等,都表现出整齐、对称、均衡、对比、节奏、多样统一的美。诸如岩石、矿物结晶体、冰雪、植物的花和叶、动物羽毛的花纹等多是如此。它们给人以美感,即形式美。
在人类社会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上述原则,并有所发展和创造。如在建筑、服饰、艺术等许多领域中都经常运用“黄金分割”、对比、对称、均衡、节奏、和谐等原则。优秀的建筑正是以此而被称为“凝固的乐章”。北京故宫、颐和园等都充分利用了这些原则形成了序幕→发展→高潮→结束,从而突出了其思想内涵。当然,和谐已经不仅局限于形式美,它更要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单体与环境的高度统一。这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尤为重要,特定的旅游资源必须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否则将大失风采。北京天坛的意境就因周围环境前些年不适当的改造而被削弱。
形式美虽然主要通过线条、色彩、形体、力度与空间布局作用于人的感官,但更需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够领会。
八、朦胧美
因为照明强度较弱、距离较远、能见度较低或被其他事物半遮半掩所造成的虚无飘渺、似有若无的形象而产生的美感。它同上述各种美感不同,上述各种美感都属于人们看得真、听得切、嗅得到、感受非常确切而产生的美感,而朦胧美则属于对象隐隐约约、半为感受半为想象而产生的美感。它多因为光线不足、烟雨飘忽、不同空气层的波动、水中倒影等原因形成。在此种情况下,观赏对象隐约模糊,似有若无,时有时无,飘忽不定。此种朦胧景固然使人不能一览无余,不能看清观赏对象的细部,但也因而掩饰了其某些不足,丰富了景物层次,加强了纵深感,产生了动态美,尤其是给人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使一切更为生动活泼。苏轼认为杭州西湖不仅“水光潋滟晴方好”,周围一切历历在目,而且“山色空蒙雨亦奇”,在烟雨朦胧中,一切都变得虚无飘渺,披上一层神秘奇妙的轻纱,所以更象那美丽无比的西施了。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园望断无觅处”等所描写的都是朦胧景物之美。“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其特色即是于月色朦胧中的卢沟桥最美,也正同游子的离情别绪相吻合。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是在自觉地运用朦胧美的效果。漓江美,而晨雾暮霭和烟雨迷蒙中的漓江更美。贺敬之将漓江描写为云中的神,雾中的仙。如果在旅游活动安排中,错过了这种时机,实为对旅游资源的浪费。朦胧美最能引发人的想象力,使人思维活跃,启迪人的创造能力。
C. 旅游商品的功利性与审美性意味着什么什么叫审美性,什么叫功利性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论审美活动的“功利”与“无功利” 审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通也是最高级的活动方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常或不自觉地会从事审美活动也不同程度地都回拥有一定的审美感受与体验。比如在风和日暖的世界眼前到处是娇红嫩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你不由自主地要荣福这弄弄的春意中并由衷地感受到的愉悦和满足当你阅读一部小说或欣赏一出戏剧的时候你会陪着作品中人物领略生离死别的滋味你会随着英雄的受难而内心充满了紧张你会为主人公的幸福而感到同样的快慰等等。以上境界不管是得诸自然还是来自艺术也不管你自觉海曙不自觉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看都属于审美活动。1 审美活动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根本上是一种整体性的因而也就是以心灵感之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2 正因为审美活动的特性决定了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再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就是说它既是具有功利性又具有无功利性。 所谓审美无功利性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优先谜底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白若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比如说山上的一颗罕见的银杉书它笔直的干生机勃勃的叶奋力向上的枝蔓显得如此精神如此美。但是如果一个伐木商站在这棵树面前他看到的只是它的干可以制成很好的木片一个植物学家站在这棵树面前他看到的只是这棵树很有研究价值一位登山者在偶然看到这棵树傲然挺立的树时也许他心中会说“多美多精神的一棵树啊”。 前面的伐木者植物学家他们因为心中被某种有限的功利性目的所操纵所支配所以他们没有成为审美主体当然也看不到美。只有心中没有存在功利性才可以看到美登山者作为审美主体而树作为客体也成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 当主体囿于直接的功利性目的时他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课题也不会作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3马克思说 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事务行使而只有作为事务的抽象存在事务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陋的行使而且不能说这种饮食与动物的饮食有什么不同。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4 被某种有限的的功利性目的所操纵、所支配的人的存在是一种与人的真正自由本性向疏离的单向度的片面的存在。 既然美是非功利性的那为什么美的事物又可以给拥有者带来巨大的利益呢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有以下几个结实。 第一个是我们课本的说法美是无功利性的功利性的辨证统一。审美活动虽然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却并不意味着它与功利性绝缘相反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状态提升。美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这就是我们人的自我完善。一个人喜欢看书沉醉于书海的丰富知识之中孜孜不倦我们可以说他很喜欢看书他是非功利性的但博览群书却可以把他升华为一名知识渊博的人他在无意中获得了美带给他的巨大利益这就是无功利性和功利性的饿辨证统一。 第二我认为需求是给美的拥有者带来了巨大利益的重要原因。需求促进追求而正是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给美的事物的拥有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梵高的一些画现在已经价值几千万了是因为人们从梵高的画中读出了深刻的意韵人们从各个角度去感受他画中的“美”美把人们引领到了一个概念难以穷尽语言无法言说的以为隽永的世界。所以自古到今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而正是多人对美的追求提升了美的价值。 第三因着很多人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其中就不乏“聪明”者他们把美的事物看成是商品而当美的事物做为一种商品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就会让这件商品的价值体现出来。比如梵高价值几千万的画拥有者没有把它看成美的事物而把它看做一件价值几千万的商品时它就可以给拥有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了。这个时候美的拥有者拥有的不再是美而是附在“美”上的额外的价值美不再成其美拥有者也不是审美对象了。 1 朱立元主编的《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修订版第98页 2 朱立元主编的《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修订版第99页 3 朱立元主编的《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修订版第102页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D. 赴美旅游保险有哪几种,哪款的性价比最高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您好!美国之旅途中各种意外风险无法预测,为了提高您美国之旅的保障,出发前选择合适赴美旅游保险是必要的。
赴美旅游保险有哪几种?哪款的性价比最高
按照保额的不同,可以分为高保障赴美旅游保险和普通保障赴美旅游保险。要想获得性价比高的赴美旅游保险,不妨亲自到进行挑选。上提供有多款适合美国旅游的赴美旅游保险产品,您不妨根据您具体的美国出国计划前来对比选择,投保前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美国属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医疗保额建议不低于30万元。
2.购买的境外旅游保险需要覆盖您的全部行程。使得自己的旅行全程在保障之中。
3.在购买出境旅游保险时,要注意是否包括国际紧急救援服务。由于国内保险公司的网点很难铺到国外,所以出境旅游险产品通常是与国际紧急救援公司合作。无论是游客在外遗失钱包,还是护照丢失等,都可以致电救援热线,一些大的国际保险公司还专门提供汉语服务。
4.建议您选择网上投保方式购买境外旅游保险,在上购买,您可以对比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进而选择最合适自己保障和出行需要的产品。投保也非常简单方便,在首页,免费注册会员,登陆后选择中意的产品,选择保障期限,即可立即购买。价格便宜,整个投保过程清晰透明,免去了中介代理的层层麻烦,保费更低,自主性更强。
选择一份高性价比的赴美旅游保险,建议您根据您具体的美国出游计划到进行综合对比选择,是提供专业赴美旅游保险的电子商务平台,欢迎您前来选购。
E. 什么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大追求,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灵魂。A.景观 B.美食 C.购物
应该是美食,美食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F. 中国书画艺术之美与旅游的关系
首先抄,中国书画艺术作品本身是一类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成各类旅游产品。包括旅游纪念品、观赏性旅游产品(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体验性旅游产品(书画学习参与体验)等,丰富了中国旅游产品的类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旅游产品的整体审美境界和艺术价值;
其次,中国书画艺术之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融汇与根植在中国各类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中,饱含着巨大的美学艺术价值、散发着无比的艺术吸引力。其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在园林规划中大量借鉴了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之美,着重体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画“可望可居可游”的艺术境界以及中国山水诗“淡远”的意境。同时,在楹联碑刻、雕塑、彩绘等古典园林基础要素中大量运用了古典书画艺术,最终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旅游景观,成就了独特的中国旅游文化魅力。
G. 怎么设计旅游美与自然美的基本内容
( 一)做好观赏前的准备
旅游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书籍等各种途径尽量了解旅游对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对景观的内容、特点、分布、成因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旅游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经济条件,健康状况和时间长短来更有目的地选择旅游路线及方式,以防止中途发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从而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只有对旅游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观赏,在观赏中深化自己的认识,获得最佳效果,以免在纷繁的景观面前眼花缭乱,使最有价值的观赏对象失之交臂,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 二)把握好观赏时机
有的景观并不随着时间而变化,但也有许多景象只有在特定时间出现之后才表现得最为典型,甚至有的数年、数十年才出现一次,这就要求观赏活动要确切地把握好观赏时机,届时前往。如杭州钱塘江的“钱塘观潮”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到十八,云南大理“蝴蝶会”在农历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北京的香山红叶则在每年的秋季,而与气候有关的哈尔滨冰雕却在冬季等。另外,有一些景观惟有在当地某些条件具备之时才会出现,如峨眉佛光,泰山观日出等;而有些景象则只可巧遇,不可奢求,如海市蜃楼、铁树开花、日月同辉等。人文景观中也有类似现象,一些节庆活动常有固定日期,如傣族的泼水节、郑州的少林武术节等。有一些景观,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如天高气爽游漓江,山水如画。然而云遮雾绕更有“雾中仙人”之美。雁荡山有二峰,白昼看为两掌相合,故称“合掌峰”,而夜晚观看则犹如夫妻相会,故又称“夫妻峰”。
( 三)选择好观赏位置
即便是同一景象,因观赏位置和角度的不同,会造成距离、视野范围、透视关系、纵深层次的差异,其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很好地说明了观赏位置的作用,一般全景须远看,俯仰则视对象而定,仰视可显示其雄伟、高峻,平视则可观其开阔、辽远,俯视最见其纵深、层次。注重选择观赏位置,在造型地貌和园林观赏中尤为重要,某种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上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否则,或不太相似,或面目全非,如昆明西山“睡美人”,虽然因其形体高大,在不同的地点都能得到此印象,但最佳观赏点却在昆明南郊,如果距离太近,则只见杂树乱石,丝毫寻觅不到“睡美人”的踪迹。在中国园林构景中更是有意识地利用观赏位置变化以制造特殊效果,如抑景、借景、框景、透景、对景、夹景、漏景和障景等多种造景手法都包含着对观赏位置的要求,最典型的例子也许要数扬州瘦西湖的钓鱼台了,此亭四面各有一圆洞,其妙在一洞含莲性寺白塔于内,一洞含五亭桥于内,如站在特定位置即可二景兼收。
( 四)安排好观赏节奏
在一定时段内,人的感官对外界的信息量有一定的承受限度,刺激强度过大会使人疲劳和麻木,而刺激程度不足则难以引起足够的兴趣和兴奋。人的体力也有一定的承受限度,因此在旅游观赏中,对于旅游线路,参观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应使其具有一定的节奏,有张有弛,有的一般性浏览,有的仔细鉴赏,形成序幕、高潮、结束等韵律,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 五)留意特殊的观赏姿态
观赏景物大多对人没有姿态要求,然而有时采用特殊的姿态,可以获得出人意料的美学效果。画家常眯眼睛来洞察自然风光,这是为了增加透视感。雁荡山原本就以“奇”著称,有所谓的“形奇”、“声奇”、“物奇”等,而更奇的是雄鹰峰(又叫合掌峰),从通常姿态观看形似雄鹰,如果采用仰面向后的姿态,则不仅形似,而且那雄鹰更有展翅欲飞之态,极其生动。
形态美
(1)、 雄
即雄伟、雄浑,意味着形象高大、气势磅礴。泰山为“五岳”之尊,素以“天下雄”著称。从绝对高度上看,其主峰海拔1 545 m,在地貌分类上只属于中等山体,但因为它位于海拔仅三、五十米的辽阔坦荡的华北平原东侧,以磅礴之势凌驾于齐鲁大地上,具有通天拔地之势,给人以高大、雄浑之感。当登上泰山极目远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之感油然而生。雄伟之美可使游人产生仰慕,甚至敬畏之情,增加人们的豪情壮志,催人奋进。
(2)、 奇
即奇特,指少见的、独具一格的外部形态。在我国诸多名胜中,以“奇”为美的景观首推黄山。黄山奇美,主要源于峰奇、石奇、松奇、云奇。黄山72峰,各有自己特殊的山石形象,有的势若天柱,有的形态古怪———似人,似兽,似物,丰富多彩,惟妙惟肖;黄山的松树更是奇特,有“迎客松”、“送客松”、“凤凰松”、“连理松”„„奇松怪石共同构成了黄山独特的松石之美。 我国以“奇”为美的景观甚多。如“奇秀东南”的武夷山、“天下奇秀”的雁荡山,人文旅游资源中也不乏此种奇特之物,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月牙湖”、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汉代“天马”等,这些景观或体现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或表现出人类的奇思巧构。奇特之美能给人以特殊的愉悦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激励人们勇于追求和探索。
(3)、 险
即险峻、陡峭、岌岌可危等。西岳华山,素有“天下险”之称,华岳险峻,“耸峙关中,临照西土”,加之“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的形象,堪称以“险”取胜的典型景观。当然,以“险”为美的景观不限于华山,黄山的“鲤鱼背”、杭州钱塘潮以及武陵源的“天生桥”等也堪称“险”的代表。险峻之美可以激励人们不畏险阻,百折不挠,奋力前进。
(4)、 秀 即秀丽、优美。这类景观一般有良好的植被覆盖地表,山石土壤很少裸露,山水交融,草木葱茏,生机盎然。此外,其形态丰满别致,轮廓线条柔和优美。如峨眉之雄秀,西湖之娇秀,富春江之锦绣,张家界之奇秀等。秀美给人一种自然柔和、恬情顺性的情趣,能使人悠悠自在,心绪平和,利于愉情养神。
(5)、 幽 即幽深、幽静,多指以丛山深谷为基础,并有茂密的植被和寂静的环境所构成的意境。凡是能够产生“幽”的事物,其势必曲、必深、必静,也大多光线较暗,使游人的视野受到局限,即“曲径通幽”。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曲径、曲桥及假山、树篱等造成的障景,分割不同的景区,目的之一就是要形成幽境。“青城天下幽”,是因为青城山竹树繁茂,山路曲折而静谧,人行山中,瞻前顾后皆疑无路,竟难辨身处何地。 幽境能使人超然世外,助人潜心静思,最宜养性怡情。
(6)、 旷
即畅旷、辽阔。多指以宽阔的水域、高原、平原为主体所构成的风景,其特点是视野开阔,水面坦荡,可极目无际。典型的“旷”美景观首推“八百里洞庭”,登岳阳楼远眺,方可体验“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非凡景象。而登泰山岱顶能“一览众山小”,登香炉峰见眼前“江水细如绳”,大都形象地描绘了高旷景致所给人的那种高拔雄伟的审美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登高览胜的旅游审美习惯。旷景给人奔腾豪放,心旷神怡,心胸开阔之美感。
(7)、 野
即天然未凿,富有野趣、古朴等。野也是一种美,具有妙境天成,绝少为人干扰的特点,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重返大自然”的渴望,所以野趣更成了当今人们追求的目标。天然野趣可给人一种自在之情,苍凉之慨,悲壮之叹,能够使人坦率、真诚、光明磊落。
2、色彩美
色彩美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对人的感官最富有刺激性,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绚丽斑驳的鸟兽虫鱼,光彩夺目的朝晖夕阴,晶莹光洁的冰雪雾凇,七彩纯正的霓虹佛光,幻化迷离的极光以及色彩缤纷的建筑服饰等等,莫不以其特有的色彩引人注目。五颜六色的色彩及其变化,给人以激励。云雾缥缈虚幻,是造成朦胧景观的重要因素,同时增加了景色的纵深感,能够激发人们去驰骋自己的想像力。黑暗并非总是具有消极作用,它可以掩饰某些不足,尤其是它能够有力地衬托出亮色的美,例如夜空的皎月和星光,城市的灯火,建筑物的轮廓灯、霓虹灯,车船在夜间行驶的轨迹等。一切无关的因素都被黑色遮掩了,从而使明亮的色彩更为突出醒目。心理学家和医学家都证明,不同的色彩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的特定的心理反应:绿色使人感到安详、快乐,利于养目;蓝色使人感到宁静和满足;黄色代表时尚与进取,使人振作;红色则使人兴奋,让人联想到权力。按照色彩对人的情绪和生理影响的差异,一般常将颜色分为冷色调、中间色调和暖色调。夏天看到冷色则使人感到凉爽,冬天看到暖色则感到温馨。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颜色还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如绿色代表和平与安全,红色代表热情和喜庆,白色代表着纯洁和高尚,黑色代表悲伤和死亡,黄色代表尊贵等,色彩的这种社会意义在建筑、服饰和艺术上被广泛地应用。
3、声音美
听觉和视觉同样是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声音悦于耳与色彩悦于目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故有“悦人耳目”之说。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许多美妙悦耳的声音,可以给人带来乐趣,例如,泉水丁冬,溪流潺潺,莺啼婉转,雨打蕉荷,林海松涛,浪涛澎湃,瀑落深潭,空谷足音,暮鼓晨钟等,各有其情,清浊徐疾各有节奏。现在国外已经有专门录制了大自然的流水、鸟鸣、兽啸、风声、雨声等声音的录音磁带销售,足见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说明声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它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 在特定的环境中,山谷溪流,夏日蝉鸣等自然声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音乐般的美感享受,正因为如此,大凡名山名园,均设有诸如“听泉亭”、“松涛阁”之类的景点,为游人获得欣赏自然界的“音乐”之便。据说,峨眉山万年寺旁有一蛙池,栖息着一种特殊的“弹琴蛙”,每到傍晚时分,山蛙和鸣,声如琴瑟,高低有致,饶有情趣。声音美对人的情绪能产生很大影响,各景区都应重视对固有音源的开发,满足游人的听觉需要,给久居烦躁城市生活中的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4、嗅觉美
嗅觉和味觉可以使人感受外界的气味和滋味,芬芳的鲜花,甘甜的泉水,诱人的山果,甘醇的佳酿,丰盛的菜肴,草原和森林的气息等都会给人以舒心的嗅觉美,从而调节人的精神,其中某些气味还对人的健康有利。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很注意制造嗅觉美,番禺余荫山房的主要建筑之一即为“闻木樨香”。而且嗅觉美不同于其他美感,它诱使人们去亲自品尝体验,所以美食、佳酿、名茶、鲜果等都成为旅游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其中有解渴果腹的实用价值,但绝不可无视其审美意义。如武夷山流香涧峭壁上的兰花,涧边的石蒲,清香阵阵,令人陶醉;九寨沟原始森林中特异的芳香,令游人精神一振,流连忘返。
5、动态美
世间万物都无不在运动,但一些相对处于运动中的景象,常给人们以动态之美感,例如奔腾的江河,跌落的瀑布,飞溅的浪花,水中的游鱼,空中的飞鸟等,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可以增加气势,增加活力,能使人精神振奋,给人以美好的象征。由于运动,在特定情况下使某些本来静止的物体也似乎呈现出动态。例如,由桂林到阳朔的山水风景,最好是乘船或乘车沿江观赏,随着车船的运动,造成原来相对静止的山景、水景的相对位置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变换,这样,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光线和不同的范围内看到许多绝妙的美景,仿佛山、水都在为到来的游人翩翩起舞,舒展丰姿,这样,游人不但享受了山景、水景的静态美,而且还享受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空间美和游人自身产生的想象美。
6、结构美
人工创作,无论是实用品、艺术品,还是建筑和园林等,都讲求结构完美。在自然景观中,不乏有许多结构美的表现,例如岩石的结构与构造,植物的花、叶形态组合,动物的躯体与花纹,或排列有序,或对称均衡,显得非常和谐。正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这种结构美,才使人们产生了结构美的审美观念,进而把这种结构美的观念运用到人们的创作中去,又产生了新的结构美。结构美能使事物各部分紧密联系,互相陪衬、对比,又突出了主体,形成一定的韵律。“气韵生动”的评价,往往得益于其结构的完美、协调。
7、质感美
质感是物质的各种物理或化学属性,如硬度、温度、比重、韧性、稳定性、气味等,对人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刺激所形成的综合印象。人们对于某一景观要素质感美的评价,往往要与其他风景区的同类要素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对它们的属性相对优劣加以评价,或者确立一定的评价标准,分别进行比较、评价,进而得出优劣等级评价。可见,景观的质感美是以同类物质的比较为基础的,人们一旦建立了质感美,对此景观的价值就会产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人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为了求得与环境的统一和谐,人们常常利用质感效果,增强对游人的吸引力,如用水泥模仿竹木的物品,用硅橡胶模仿人的皮肤等。
8、综合美
上述各种美虽有单一存在的,但更多的是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因为任何物体总有一定的形态、颜色、气质、运动形式等,而景观又往往是由多种物质组合而成,游人通过各种感官,便可获得多种美感,如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等,这些美感的结合,又可产生综合美。当然,对于某一具体的观赏对象而言,各种美感所占的比重不会相同,一般而言,景观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起着支配的作用,因为这些美感直观、最普遍、最易被人接受,它们是景区美学价值和环境质量的决定性.
H. 赴美旅游保险好不好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您好!到美国游玩,提前购买赴美旅游保险是很明智的选择。要知道,赴美旅游保险是针对游客去美国旅游、探亲访友、公干期间面临的意外、医疗等风险提供4小时全天候、综合性的紧急救援服务及意外、医疗、救援服务费用保障,若游客在美国期间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而死亡、伤残或住院医疗,保险公司给予赔偿。
另外,大多数赴美旅游保险还附加旅程的延误、旅程的缩短、行李财物和证件遗失被盗、由于游客的原因致使酒店或其他场所物品损坏等,从而让游客的出行无后顾之忧。由此可见,投保这一险种具有不少好处。
若您打算购买一份合适的赴美旅游保险,建议您到投保,您只需要登录首页,在旅游险板块找到合适的产品,选择保障期限,点击投保即可,整个过程十分便捷,您还可以获得至少15%的保费优惠。更多关于赴美旅游保险的投保情况,您可以参考
I. 为什么研究旅游资源的美感
自然旅游资源的美感决定了其观赏价值,美感越好,其观赏价值越高,旅游吸引力就会更强。
J. 旅游美学的真正意义
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 这是不是目标呢?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古已有之。中国是旅游古国。很早以前,就有周穆王西游的记载。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虽然用意是追求人格的完善,以自然山水来作比喻和陪衬,但山水之美能使仁智之乐。到了南北朝时代大山水画家宗炳提出了“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圣人能够做到审美与悟道同时并存,从生机活跃的优美的自然山水中传达灵妙的“道”来。虽然讲得很玄妙,但毕竟已承认自然山水的审美作用。宗炳并明确提出“畅神”说,圣人与贤者放情山水,游乐而忘返,它的真正目的何在呢?宗炳说:“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通过旅行游览,使人稀释烦恼,精神舒畅,得到情感愉悦。在宗炳看来,对山水的审美欣赏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感官享受,更重要更本质的 旅游学的神圣使命是告诉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利用旅游景观,提供美的服务,增添美的魅力,使客人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