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旅游的发展
① 在国外旅游发展史上有哪些代表人物
尽管近年来,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但依然抵挡不住世界人民的旅游热情。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包括国内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人次)达到118.8亿人次,为全球人口规模的1.6倍;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达6.7%。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增速分别为6.8%和4.3%,其增速超过制造业(4.2%)、零售业和批发业(3.4%)、农业、林业和渔业(2.6%)和金融服务业(2.5%)。
旅游业已连续第7年超过全球经济增速,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经济体。
2017年全球旅游三足鼎立格局明显:欧洲份额缩小,美洲保持稳定,亚太持续扩大
从各大板块2017年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在全球所占份额来看,欧洲板块比例持续下降;美洲板块旅游人次份额有所下降,旅游收入所占份额略有上升;亚太板块份额继续显著上升。
从旅游总人次方面看,2017年亚太地区旅游人次占全球总人次的比例为66.6%,与2016年的65.0%相比,增长了1.6个百分比;从2016年到2017年,美洲板块份额从16.5%下降到15.8%,下降了0.7个百分点;欧洲板块份额从15.6%下降到14.9%,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中东板块份额下降了0.1个百分点,非洲板块份额保持不变。总体而言,欧洲、美洲和亚太市场占据全球旅游总人次的97.3%。
从旅游总收入方面看:从2016年到2017年,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从32.3%增长到33.1%,增长了0.8个百分点;美洲板块份额从30.7%增长到30.9%,略微增长了0.2个百分点;欧洲板块份额从32.0%下降到31.0%,下降了1个百分点;中东和非洲板块份额保持不变。总体而言,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占全球的95.0%。
② 国外旅游业的发展是怎样的
国外的旅游业比中国的规范多了,都是稳定的,有根据的收入,因为要报税,所以你收入多少政府都知道。
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的旅游业还在萌芽时期,也许因为这样,才有发展吧。
③ 急求国外的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状况
你是不是想找国内与国外的区别?旅游节目的类型很多,从赢利方式、目的地、主持人、播出平台、参与程度分为很多种,不知道你需要哪种?我现在是在国内一家省台做常规旅游类节目,有问题可以找我
④ 国外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农家生态旅游,也就是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迅猛的工业化大潮,在解放人类社会生产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产生了回归田园、体味乡村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消费需求。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其宗旨就是让城市中的居民到乡村去体味农家的自然风情和文化习俗,让市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城市居民享受到别样的休闲放松。工业文明席卷欧洲,也使得乡村旅游在欧洲逐渐受到城市人的青睐。至20世纪30年代,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欧洲城市人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
此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的乡村旅游的概念以及命名,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村庄旅游区域和组织方式,几乎全部的旅游活动都是由游客自发组织进行的。旅游者仅仅是利用乡村中农家的种植地、养殖区和农舍进行采摘、钓鱼、骑马等放松活动,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和新鲜出炉的农副产品,借着村庄自然幽静的环境暂时躲避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而对于很多的农村居民来说,也同样没有认识以此可以作为获取利益的机会,并将其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收益。很多的村民把城里来的旅客当作是朋友的造访,只是适当地收取客人的食宿费用。
(2)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乡村旅游在西方国家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城镇化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与此相对的,农业人口减少,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农业生产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林业、渔业、果木、特色养殖等为辅同步发展。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农业景观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组织各种乡村旅游的旅行社,同时农民也发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丰厚收益,出现了专门负责接待来客的农户。这标志着乡村旅游已区别于单纯的农业和单纯的旅游业,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性的产业。
观光成为了这一时期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形式。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容也日趋丰富,不仅包括观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花、草、林、果、家畜、家禽等农村特有的产物,还新增了很多关于村庄传统文化的展示和欣赏活动,例如乡村聚落的欣赏、传统老式建筑的参观以及乡村特有服饰的展示等等。同时,购物、餐饮、游乐、住宿、参与地方节庆、体验民俗成为主要的活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乡村因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不同,开始分化出各种不同特色和侧重点的乡村旅游,以吸引和满足不同的游客群体。
一方面乡村旅游内容逐渐丰富,品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两地的文化差异越发明显,农村对城市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农村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使得游客开始不满足于短期暂时性的游玩,他们更愿意把周末和假日安排在乡村中度过,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的怀抱,完整地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为了顺应这一需求,在生态环境较好的村庄,农户们利用自己闲置的房屋,将其改装成具有乡村气息的旅店来接待过夜游客。一时间,乡村成为周末度假、老人休养的最佳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旁观式的欣赏游玩,更要求积极加入到农村劳作的体验生活中去。于是,乡村旅游增加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性活动项目,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而且也拓宽了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在很多国家,游客想要参与到农活中去,不但不会得到酬劳,反而要交纳一大笔费用,这已经成为了旅游价值的一种新取向。这一时期,很多的乡村度假小屋以酒店旅馆的经营方式运作,经营管理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妇女成了管理者的中坚。
(3)成熟阶段。无论是度假旅游还是参与式的活动抑或是体验乡村传统文化,都能让游客既获取愉悦的心情,又能够学到一些知识,所以乡村旅游在更大的范围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在成熟阶段,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了寻求区域整体的良性发展,开始注重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加强调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社区居民生活改善,乡村旅游开始具有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特点。
⑤ 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闲暇效用的日益重视,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总体规模已经十分可观。1998年全国旅游总收入3439亿,占GDP的比例已达4.32%,相当于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17%。放眼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增势更为明显,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者人数13710万人次,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6%。国家旅游局研究认为,再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将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根据这个宏伟蓝图,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入境旅游将达到1.35-1.45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20-75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9-2.7万亿人民币,届时旅游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中国将挤身世界旅游强国之列。发展特点:
国内旅游业以观光、度假为主,同时集体出游、商务旅游发展迅速,不可忽视;
国内旅游市场仍以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短期度假为主,区域内短线旅游十分活跃,且受经济条件制约,停留时间较少,但长途旅游有上升趋势;
国内游客的消费支出仍较单一,具体体现在:实物性消费低于服务型消费。由于旅游半径的有限性以及旅游交通所占比重较低,单纯的景点经营业所占的比重仍偏高,以“吃、住、娱、行、游”为产业链的“大旅游业”仍有待发展。
⑥ 简述国外旅游动机推拉理论的发展历程
网友推荐答案构成旅游者出游的四要素:时间、资金、距离、兴趣
因此,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切入。
1.时间:可以利用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假日进行到位的旅游宣传,因为旅游者这些时期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去旅游。
2.资金:旅游企业可以适当的降低各项旅游的费用,如实行
酒店
优惠、旅游景区门票下降等方式。
3.距离:尽量加强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的旅游宣传,看准自己的市场目标,做好市场定位;也可以宣传本景区交通发达,公路、铁路、航空...
4.兴趣:做好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宣传,树立良好旅游地旅游形象,增加旅游地形象魅力,以增加旅游者出游兴趣。
⑦ 国内外旅游营销发展状况
我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需求急剧增加,国内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近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旅游业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各地的旅游开发也蔚为壮观,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
一、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市场在21世纪将进一步扩大,其不断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旅游的大环境逐渐优化,这些都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入境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将会继续扩大,亚洲是中国的最大客源市场,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过去,东南亚、日本的经济复苏,亚洲客源肯定有较大的发展;欧美远程客源国来华人数都在不断增长,在中国国际旅游市场上,来自欧美的游客只是一个全球的平均水平,欧美来华旅游的潜力显然很大。出境旅游市场:中国对出境旅游的政策是“适度发展”,但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自2000年因私出境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因公出境人数。随着一批高收入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中国的出境旅游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出境的目的地也将由目前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及近邻国家扩展到欧美发达国家。国内旅游市场: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平均每年以18.5%的增长速度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出游率不断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会极大的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假日旅游的火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接近于这一临界值,说明我国的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按国际惯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收入的比例为1:8或1:9,,我国目前仅达到了1:2.35,潜力很大。中国的国际旅游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只及法国的一半,国际旅游收入还不到美国的1/5。由此可见,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的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中国旅游业同样在承受着经济转型的洗礼,于是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必然经历一个由市场初级阶段向市场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虽然整个旅游行业的营销意识普遍不强,营销能力不高,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旅游营销意识,有些地方因为政府行为因素造成体制问题、资金问题、利益问题大于营销问题等现象的存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先进理念和成功的运作经验也随着一片“狼来了”的惊呼声进入了中国,这些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将被有识之士通过与中国特色的有效“对接”,合理运用到我国的市场实践当中,从而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又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中国的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消费需求总量迅速增大。据统计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者为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3522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数将达到19.82亿人次,大致相当于每个国民一年出游1.5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30436.6亿元,相当于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7%左右,仅国内旅游的贡献就足以确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2、国民的非工作时间更长,旅游休闲的机会更多。我国的“十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规定:在“十五”期间将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合理调整居民的非工作时间将增至3-4周,这就意味着国民的非工作时间将增至130-140天,闲暇时间的增多势必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出游机会。20年后,工薪阶层一年出游2——3次将成为寻常之事。
3、国民出游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出境旅游将成为国民的重要旅游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将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出境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随着消费出境旅游将从目前的边境、港澳、毗邻国家等近距离的出境旅游逐渐向中远程的洲际旅游转变,由目前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
4、旅游消费渐趋理性化、个性化。“半军事化、拉练式、追求看最多景点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追求舒适静谧”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体现个性审美”的民俗文化、生态环保、体育健身等特色旅游。出游方式也将从目前“随团出游”逐渐转向自行组织、自驾私家车的“自助旅游”。
跨入新世纪,旅游业正逐步由资源时代进入一个财智新时代。传统旅游时代对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新经济时代的现代旅游业,营销、知识、智力、管理、创新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市场竞争的胜负。因而旅游业也被形象地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有效推广和旅游产业高效率的运营都离不开市场营销。显然,旅游市场营销,在未来的旅游事业发展进程当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⑧ 农家乐旅游国外研究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点。“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⑨ 国外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问题太笼统,欧美亚非大洋洲的景区没有太多可比性,即使一个国家中如美国,景区的发展各州政府也有不同的政策。问题不是不能回答,要分国别,分地区,分景区自然条件和特性,写它个百八十本书大概可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