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1-26 13:30:12

⑴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英文翻译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cotourism is a rapidly developing new forms of tourism, the tourism instry is currently a hot topic. 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in 1999 under the Year of Ecotourism. Ecotourism a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practice forms, is considered the firs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in the context of universal importance to the worl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ll be 21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instream. Thus, the real meaning of eco-tourism must be studied in light of China\'s actual develop ecotourism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ourists and ecotourism has become a major ecological ecation in schools.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⑵ 中国乡村旅游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恩,旅游业持续发展!
首先开发者,当地人民,政府,游客需要一起努力,具体专的是:
开发者,不能大肆属的开发,完全被利益驱使,记得开发的时候,需要眼光放长远,进行循环再开发;
当地人民,当然会好好的保护,但是当景点的客人越来越多时,也容易倍利润等问题所困扰,于是争夺利益,破坏景区的正常运行,也会一定程度上的给景区带来危害;
政府,加强管理,提高防范,保持景区开发和投入开放的次序,严格管理景区的健康发展,可持续成长;
游客,提高保护意识,不破坏景区卫生等等。。。。

⑶ 如何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浅谈浅谈浅谈浅谈

生态旅游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旅游者提供积极的体验,同时做到经济上可靠、环境上适宜、社会文化上可以接受。没有积极的体验,旅游者就不会再来;经济上不可靠,旅游者所需要的设施和服务就没有人提供,生态旅游对提供者和当地人的潜在经济收益也就无法实现;如果环境没有得到保持,就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不是文化上可以接受,就很难得到当地人的支持,他们甚至会对旅游产生敌意,加以抵制。

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的观念还比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和资源的破坏。

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时,粗放式的开发。开发种种开发,请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为每年降低6-30厘米,只是黄龙还划地一开始退化,面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胡将会过早衰亡。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九寨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我国旅游冬天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已发现好的冬天,就匆忙施工

⑷ 怎样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喔全触点,让旅行更完美。
一、建立乡村旅游产业赖以生存的政策环境。
1.要从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外部条件, 乡村旅游的农业性质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上述农业产业政策、农业税收政策、农业金融政策的优 惠,引导扶持当地农民深度参与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2.要吸引发达企业、发达地区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开办生态旅游实体;
3.对现有的乡村旅游项目,要减轻经营者的负担,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营造法制化的有序的经营环境;
4.应当将乡村旅游纳入当地整体旅游规划和管理的范畴,加强分类指导。通过整体旅游规划的制订,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到科学化、规范化的框架下,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能够大大提高投资的效率。
5.必须发挥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避免政府在其中大包大揽,要充分调动市场各主体的积极性,使乡村旅游在经营上更加灵活多样,在机制上更加充满活力,在服务上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兼顾生态、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效益。
从事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1.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按照均衡兼顾的原则,对开发和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努力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2.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优先发展不占或少占耕地的休闲农业项目,要在节约、集约上下工夫,要充分利用我市现代农业园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等集中型农业园区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利用大型设施农业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努力走出一条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又节约资源的发展道路。
3.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坚持以农为本、农民主体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拓宽社会参与、支持的途径和方式,培育或者引进新型农民群体,引导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流向休闲农业,实现乡村旅游上水平、上层次、上规模和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在具体实践中:
1.坚持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要在生态和人文的结合上下工夫,把自然资源与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整合起来,走出一条一园一品、一区一景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太仓市的地方特产、地方文化、民间故事都可以作为单独的特色元素融入到各个园区景点。
2.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农业旅游概念应该先农后游,以“农、林、牧、渔、种、养”带动“食、住、行、游、购、娱”,先完善农业项目而后植入旅游休闲项目,各元素均衡发展、相互匹配才能使消费者产生满意的体验。
3.大型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要加强社区参与,可以考虑设立农业社区、成立合作社,加强管理、协调与监督。
四、加快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
农业休闲旅游产业是典型的服务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远高于传统农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将促进我市农民的综合素质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可以考虑:
1.吸引乡村旅游的规划、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2.选择农业、旅游、管理等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加大对普通从业人员培训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
3.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做好远程培训,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五、着力推进乡村农业休闲旅游转型升级。
1.吸收和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内目前以民俗村、采摘园、观光农园、渔家乐、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仅仅满足了消费者最基本的感官需求,未来可以吸收和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向休闲、参与、康体、娱乐等更高层的体验消费转型,有氧运动基地、瑜伽馆、SPA会所的引进都属于这一类型。
2.申报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先行区,开始合理的规划和部署的工作。
六、着力推进农业休闲旅游的创新。
1.投资开发模式可以做创新性尝试
目前传统的农业休闲旅游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当地政府,消费也主要是政府购买,缺乏市场机制活力,一旦政府扶持期结束,农业休闲旅游园区就面临全面亏损。
2.经营理念的创新
传统乡村旅游的农业休闲园区是靠旅游人士的购买、外带和将产出的农产品外运进行销售和推广。

⑸ 如何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你好,生态旅游
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
我可以

⑹ 农家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从事农家生态旅游的农户:利润获取与社会责任。参与农家生态旅游的农民一般文化层次较低,环境意识较差。虽然获取利润是旅游业的基本法则,作为农家生态旅游服务的提供者若缺乏经营的连续性,就无法生存下去,如果全部从业者都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技能,既是服务者也是保护者、教育者,主动接受当地人民和管理部门的监督,农民之间的博弈将朝着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行。

(2)不参与农家生态旅游的农户:基本生活与共同富裕。农家生态旅游依存的不仅是农村的田园风光,还有呈现的农村特有的生活方式,锄草、耕种、饲养家畜等农事活动,这些活动不能在农家乐旅游中直接受益,但是这种生机勃勃的农村性,是支持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且农家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或多或少都要破坏环境,影响其他农民的生活,所以不参与农家生态旅游的农户理应接受利益的再分配。

(3)农家生态旅游者:旅游满足与行为约束。旅游者在一个环境优美农村,其行为自然会受到一定的感染,但是旅游者更多的还是需要行为的约束。从一味强调自利的、短期的感官满足,提高到具有责任感的、长期的、文化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地由于已经支付了金钱、时间、体力等成本,如若不能使其得到应有的旅游满足,就不能使其很好地遵循严格的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

(4)农家生态旅游地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环境束缚。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国大环境下的农村发展无疑给各个地方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经济超前发展无疑对环境的影响是严重的。通过以上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实施者,既有很大的主动性,也有不少的盲目性,所以对于地方政府也要加强监督管理,促使其充分发挥主动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现在还是相互矛盾的过程,根据目前发展的形式看,有限的污染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才是勉强可以实施的政策。

(5)农家生态旅游地的上级政府:资金支持与积极引导。目前农村共同存在的问题,如布局混乱、基础设施差需要上级政府加大资金的支持。与此同时,上级政府还担负着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鼓励教育的重担,提高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从而加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提升进入农村企业的环保门槛和减少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时效性。总之,由于地方政府的惰性,地方的环保工作仍需要上级政府的积极引导。

⑺ 为此,请你为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1、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2、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3、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4、建设排污处理设施,倡导绿色旅游
5、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⑻ 为什么说发展生态旅游是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性和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开始反思传统的发展观。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开始正视环境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共同末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观,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依据这一定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指旅游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利益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旅游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世界各国纷纷把生态旅游视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和重要途径,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2.生态旅游是集游客、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于一体的旅游方式。从游客效益来说,无论是在未开发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开辟生态旅游区,还是在原有的风景名胜区中改善、提高生态质量建立新的生态平衡,生态旅游都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对游客更具有吸引力。从经济效益上看,生态旅游区不需也不应大规模兴建旅游设施,而是以小型简单,如帐篷、简易房等,只须建立严格的卫生设施,因而投资少,收益大。发展生态旅游还可以带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山区综合性旅游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从社会效益上看,开展生态旅游无论从宣传导向、旅游内容、管理手段、环境氛围等方面,都是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绝好方式,并从旅游这个窗口扩散到社会,使整个社会都来关心环境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环境效益上说,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研究自然和保护环境,不允许产生环境负效应的旅游活动。无论是经营者开发建设与经营,还是旅游者的旅行活动都必须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生态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被环境学家视为支持保护区的潜在手段;二是促进我国旅游景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和旅游层次的提升,提高了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的层次;三是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增强生态保护区的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四是有利于我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改善和行业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五是扩大与外界文化交流的机会,促进社区健康发展,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标志。

⑼ 农家生态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农村而言,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必然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指其中某一方面,因而,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应使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实现可持续性。

(1)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在经济增长、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投资,这就要求在农家生态旅游开发时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项目,有效管理农村资源,进而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合旅游业的开发,积极开展多种产业经营,向农业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社会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体现在社会公平、社会凝聚力等方面,要控制人口,避免造成农业生产资源的过度开发,使人口与资源相对平衡;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持社会安定,所以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能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

(3)生态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完整、保护环境承载力和自然资源,这就要求要保持良好的大气环境,节约用水并减少水污染,维护耕地资源总量,维护土地自然力,保持土壤肥力稳定,依照生态经济规律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生物资源,使生物资源不断地更新,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与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