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规划吗
①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旅游业发展年规划在内容和编制要求方面有何不同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总体规划(tourism development plan)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回市场要答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其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各级别的规划单位。其具体规划内容和要求可参见《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业发展年规划,应该是指各级政府或者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类似于政府的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某地具体的发展计划,是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对某地旅游业的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所要达到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② 改革开放40周年,旅游或旅游规划前景如何
旅游规划是一个专业性高,知识面广,复合度大,指导性强的技术活,并不是谁都能做旅游规划。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得好不好,经济转型好不好,脱贫致富好不好,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不好,可不可以通过生态效益产生经济效益,和旅游规划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有几百家旅游规划设计机构,规划设计水平良莠不齐,因此提高旅游规划设计的进入门槛,是未来的大趋势。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市场越来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委托方述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所有的旅游规划设计机构,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每个规划设计机构都有各自的优势,有擅长总体创意的、有擅长产业规划的、有擅长建筑设计的、有擅长风景园林设计的、有擅长文化挖掘的、有擅长详细规划的、有擅长市场营销的、有擅长资本运作的、有擅长运营管理的等等,如果这些单位共同组建一个“联盟”,将优势联合起来,可以完成更加优秀的旅游规划设计项目,会得到更多委托方的信任。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旅游规划设计市场,除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之外,抱团取暖,发挥各自的优势,是非常明智的。
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开始主导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旅游业被赋予新任务、新要求、新内涵,尤其是在当下“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语境下,旅游规划的重要性还会越来越重,对旅游规划设计的需求也必定会越来越强烈。
③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到乡村旅游有哪些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勇先创景专发现属,“十三五”期间,在我国旅游业实现的四大目标中,乡村旅游放在了推动发展八项之一,与精品景区、红色旅游等并列其中。而在优化空间布局时,古村落旅游目的地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也列在推进八大类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之内。从中可以体味国家对乡村旅游的重点关注。提到乡村旅游的主要有:1. 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进农副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增加农民收入;2. 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推出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以乡情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3. 开发连接旅游景区、运动基地、特色小镇的低空旅游线路,等等。
④ 什么是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现行的相关规范,并没有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明确解释。
按照《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至于战略规划,根据网络解释: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
实际上,旅游发展规划接近于一个战略性规划。当然传统上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会面面俱到,资源的分析、发展的目标,项目布局和优先建设项目等等。如果编制更加具有战略性的规划可以考虑突出战略任务、战略工程、战略项目建设等方面。可以参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思路。
⑤ 旅游法规定,什么部门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解读——旅游规划和促进
第三章旅 游规划和促进
第十七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对跨行政区域且适宜进行整体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利用时,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或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编制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
⑥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都规划哪些内容,能给我个案例吗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旅游事业,对所属旅游资源和旅版游地的开发、利用、保护权进行全面规划和总体部署,确定旅游业的发展总方向,各种建设项目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布局,以保证旅游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其规划内容主要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范围与期限、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旅游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游线、旅游产业服务体系规划、旅游形象规划、环保、保障体系规划等;具体案例可以看勇先创景的《临城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
⑦ 旅游规划的发展历史
1.初始阶段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国,最初旅游规划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如饭店、旅馆等,这还称不上旅游规划。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旅游规划在欧洲进一步发展,扩展到北美,再到亚洲和非洲扩散。
2.过渡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规划研究深入,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开始出现比较系统的旅游规划著作。作为成型阶段的标志,美国旅游专家冈恩(Gunn)于1979年出版了他早期旅游规划思想体系的总结著作《旅游规划》。3.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是旅游规划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任何其他学科的规划,如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都不能替代它;80年代末随着娱乐休闲度假旅游呈上升势态,对休闲、娱乐和度假规划的研究受到重视。其中Clare.A.Gunn的《度假景观旅游区设计》是比较成熟的度假地设计指导手册。
4.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规划理念渗透到各种旅游规划之中,逐渐发展成为旅游规划的主流和方向。另外,国外学术界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各种旅游效应也十分关注,从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研究旅游发展问题的学者也越来越多。 1.初步萌芽阶段(1978—1985)中国旅游业萌生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直到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也具有典型的特征:一是无流派,二是无规范,三是无边界。
2.探索研究阶段(1986—1996)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人造旅游吸引物和主题公园在全国大量涌现。9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如火如荼, 促进了旅游规划在全国大规模地进行。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进入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化规划阶段。旅游规划的内容开始注重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 并开始将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加以系统化的规划。3.重新整合阶段1997—1999年是我国旅游规划编制的低潮期。由于此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泡沫现象已有显现, 加之亚洲金融风暴的波及, 旅游业除了游客与收入“滞胀”外, 还有人造旅游吸引物、主题公园、度假区建设失误的负效应。4.科学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起,这个阶段的旅游规划实践开始了六个方面的演进更替:一是旅游规划最大的变化是从业性质的转型,即从第二阶段兼职性质的“旅游规划发烧友”演变为第三阶段职业化的“旅游规划执业者”;二是旅游规划编制者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演变为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旅游规划的编制运作从学者们的个体行为演变为法人单位的集体行为;四是旅游规划项目从业主直接委托编制者演变为通过招投标形式委托;五是旅游规划内容从学者们的自圆其说演变为政策性的规范界定;六是旅游规划成果评审从同行们的会审形式演变为大众参与的程序化操作。总体上讲,这些演变更替是积极的和有益的。
⑧ 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前景大吗
2018年上半年,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城镇居民19.97亿人次,增长13.7%;农村居民8.29亿人次,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增长13.7%;农村居民花费0.50万亿元,增长8.3%。据数据测算,在刚刚过去的七天黄金周期间,国内旅游业火爆,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旅游业的火热从数据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中国的旅游设施、娱乐业态等与国际旅游城市相比还依然有很多不足,中国旅游业发展越来越成熟,传统的观光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中国旅游业面临着极大的升级。所以,旅游规划行业前景怎么样,想必你已经有答案了。
更多旅游规划行业相关,请搜索博雅方略
⑨ 全域旅游规划案例与普通的旅游规划有什么不同
全域旅游作为指导一个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长期发展战略,旅游规划工作需要内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容、科学的态度和成熟的技术路线,从旅游资源的全新解读、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机制创新以及创新旅游发展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以便使旅游规划真正发挥功效,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发展实践,旅游规划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而普通旅游规划,通常也是这些内容。都是旅游规划范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广州智汇做全域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