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商品文化

旅游商品文化

发布时间: 2020-11-25 20:51:51

㈠ 旅游商品文化研究论文提纲如何写

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写作步骤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论文提纲格式

㈡ 为什么文化旅游商品会缺乏特色

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学术界和一些省市政府部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存在泛化现象,许多人把旅游业主体都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包括旅游交通企业、旅游住宿企业、纯自然的观光型景区等。 以中国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商品,实不在话下。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感到尴尬。最为游客所诟病的是,多数文化旅游商品缺乏创意,设计粗糙。更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比如,各地的土特产商店、纪念品商店看似琳琅满目,但其中所出售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在全国各大景区皆大同小异。这样以来文化商品便缺乏了特色。

㈢ 旅游时购物游客更爱什么商品

旅游购物是旅游者在旅游中购买商品的行为。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只在于由谁购买,旅游者购买的即是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更是如此,人们喜欢欣赏文化,更喜欢享受生活。对大众而言,无论平日多么讲文化,旅游购物时对生活用品的关注通常都排在前面。出现了在旅游中看文化、听文化、讲文化,购物时买生活用品的现象。国内很重视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而境外却以生活旅游商品为着眼点。这造成了国内旅游商品中文化旅游商品多,但人均购物少;境外旅游商品中生活商品多,但人均购物多的现象。相比之下,国内一提特色就奔向文化,而境外的特色则内涵丰富,包括品牌、质量、价格、文化、物产等。

人们需要文化旅游商品、需要生活旅游商品、需要文化生活旅游商品,更需要各类高质量、价格合适的旅游商品。文化的、生活的、文化生活的旅游商品都有人需要,只是人群不同、受众数量不同。旅游商品的设计者、制造者、销售者、经营者需要在大众、小众、高端、低端的不同的市场空间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当然,旅游商品也是商品,当下,商品的购买者包括:本地居民、外地人(很多是旅游者)和网民。旅游商品的开发要以特色吸引旅游者购买,同时不能忘了居民需求和网民需求。企业开发的商品,可以卖给旅游者,也可以卖给本地居民和网民,商品还可以卖出国门。旅游商品企业要面对大市场,做出自己的特色,满足包括旅游购物在内的市场需求,引导包括旅游购物在内的市场需求,才是发展旅游商品的目的。

㈣ 为什么文化是现代旅游的核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与世界范围内旅游业越来越红火的大势一致,我国相当的地区把旅游业当成了本地的“支柱产业”。但在注重“发展旅游”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许多人却忽视了旅游的经济效益是从“文化”中获得的。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对旅游本质是“文化”还是“经济”的争论不少,论证旅游本质是“文化”的文字更多。但到今天为止,旅游业界轻文化、重经济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旅游学“所产生的各个定义都是为了适应某一特定情景、解决某一迫切问题,由于缺乏统一定义,妨碍了旅游作为学科的研究。”在这个模糊的理论基础之上,不少讨论“旅游文化”的论者只是在运用似是而非的“旅游文化”概念,很少人探及旅游理论基石的问题。例如,被大多数研究者奉为圭臬的旅游经济“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理论,就是有明显缺陷的。在这个少有人质疑的旅游理论“三要素说”中,旅游资源被提到“旅游客体”(旅游者是旅游主体,旅游业是旅游媒体)的高度,旅游审美文化却没有起码的位置。这就难免使很多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在与经济相关的旅游资源上,而对“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和价值熟视无睹。
汉语的“资源”一词,本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如矿产资源、人力资源、水资源等。旅游论著所说的旅游资源,是由英文tourismresources翻译过来的概念。这个词在英语语用实践中,有时被用来指代吸引游客的“旅游吸引物”(attraction),包括名山胜水和民俗风情之类;有时指代游客群(tourists),即旅游景观的市场资源。在国内旅游研究论著里,主要用来指前者。但研究者几乎都没有论及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包括天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多不会出售给旅游者;反过来说,出售旅游资源的行为,也不是旅游活动,而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譬如湖南凤凰县政府,把50年的经营权转让给黄龙洞股份有限公司,这个行为被视为典型的出售旅游资源的行为。但这个出售旅游资源的过程,并没有旅游者这个基本元素的参与,这个出售旅游资源的行为,也不再是旅游活动,而是纯粹的经济行为了。在旅游学论著讨论旅游活动时所谓的“旅游资源”,实际上就是指旅游文化。事实上,旅游业所出售和旅游者所购买的“商品”也是附着在旅游资源上的审美文化,或者说是旅游文化。
举例说,四川省近年开放的旅游景点青城后山,无论开发不开发,这座山都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出来之前,它没有也不能出售。在修了路,搭了桥,做了必要的安全防护和提供了必要的旅游设施后,可供观赏的“青城后山”景点才成了旅游者追求的审美对象。同时,管理者所出售的和旅游者所购买的“旅游商品”,并不是旅游资源“青城后山”本身,而是“青城后山”这一旅游资源产生的审美价值,或者说是附着在旅游资源上,由持有者开发和开放的审美文化。
我们不妨剖析一个旅游活动实例:到泸沽湖体验女儿国风情,那里的走婚习俗、摩梭女孩和自然风光是旅游者向往的审美对象。但那些奇妙的民俗,如果不针对游客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地点表演,旅游者就不可能得到审美满足;另一方面,旅游者前往泸沽湖旅游的目的,并非是去购买摩梭姑娘和泸沽湖山水,而是去欣赏泸沽湖人所表演和展示的摩梭族生活形式……
所以,旅游文化既是旅游者所向往和享用、追求的对象,也是旅游业和管理旅游业的政府所提供的“商品”,它维系着参与旅游经济活动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经济利益上对立的旅游者和旅游业的共同旨归。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文化处于旅游者和旅游业双边关系的核心地位。
那么,没有参加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的价值又何在?强调旅游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意义,会不会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贬低以致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研究?这个担心大可不必。强调旅游业出售和旅游者购买的是旅游文化,只是说旅游资源没有直接参加旅游活动,但并没有因此否认旅游资源在旅游活动背后的价值。事实上,“旅游文化”是附着在旅游资源上的审美文化,没有旅游资源,旅游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不会因为强调旅游文化而削弱,反而会因为明确了地位而加强。从理论上弄清楚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要厚此薄彼,而是在研究中使这两种现代旅游活动的元素各归其位,不至于使现代旅游研究陷入盲目。
强调了旅游文化的意义,自然会注意到旅游资源最宝贵、最值得开发的基本属性:应该而且必须产生吸引旅游者的审美文化效益。具体说,旅游者追求的审美对象,总是自己所缺乏、因而向往和追求的。这种对象可以是观赏的对象,也可以是某种民俗。不管如何,旅游业要想吸引旅游者,赢得经济效益,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寻找可产生“差异”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差异因素,从而使旅游者看到、听到、体验到与在别的旅游景点不一样的新奇。所以,如果研究者注意到旅游文化在现代旅游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和经济效益,不仅可以给旅游学研究带来突破,也有望给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带来飞跃。

㈤ (2)如何处理旅游商品化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关系

1.旅游商品化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但是要处理好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关系,即在做好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前提下,追求旅游商品化最大效益;
2.文化传承和保护是第一位的,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下,容许旅游商品化的最大化;
3.要做到两者并重、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共同促进

㈥ 旅游纪念品文化特色不突出有哪些

旅游纪念品,顾名思义即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礼品,并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有人比喻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

不同旅游纪品念分类:
西湖边游客购买创意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隶属于旅游商品,旅游商品的种类有多种分法。
旅游商品分为三大类: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消耗品。
旅游购物商品分为四类:旅游纪念品、旅游日用消费品、旅游专用品及其他商品。
旅游商品分为:旅游日用品、旅游食品、土特产品、文物古玩、传统工艺品以及旅游纪念品。
由于旅游纪念品在定义上缺少学术支持,因而在分类上较为困难。以下是编辑者提供的分类
传统旅游纪念品。即已经形成的深入人心的旅游纪念品。此类商品和旅游地区的名片无异,比如北京烤鸭、西安的兵马俑复制品等等。
已产业化旅游纪念品。即已经生产的,市面上有销售但没有被作为旅游纪念品看待或销售。此类商品多数为旅游地区或全国居民日常使用的产品,有着当地特色的文化,有独特的纪念意义,同时此类商品多有只在本地销售的特点。比如当地特色明信片、北京的瓷罐酸奶、上海的蜂花檀香皂等等。
未产业化旅游纪念品。即全新的旅游纪念品,此类商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多为“小作坊”制作,缺乏完整产业链。比如个性影像旅游纪念品,上海民国时期广告宣传画等等。

㈦ 申报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可以咨询前瞻产业研究院

㈧ 旅游商品的特点

一、要有文化内涵
旅游纪念品具有文化内涵是吸引品味较高的旅游者购买的关键。如果仅仅是把旅游景区(城市)的标志印在T恤、太阳帽、提袋、折扇、手帕等一般消费品上,则往往只能满足低层次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而大量中等收入以上的旅游者则更希望购买到含有一定制作工艺即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如果我们能够将北京的“符号”用竹刻、木雕、石刻、泥塑、石膏板画、编织、刺绣、绘画等等工艺技艺表现出来,或许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二、要做到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旅游者特别是外出时间较长、游玩地点较多的旅游者(如国外旅游者)往往不可能每到一个旅游点都购买并携带体积或重量较大的旅游纪念品,所以旅游纪念品应尽可能地做的体积小、重量轻和便于携带。
三、制作要精致
尽管我们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可以很小,比如是书签、小挂件、小徽章、小摆设、小型装饰画框等,但是一定要精致,让旅游者感到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纪念品和可以馈赠亲友的礼品,从而满足旅游者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基本需要。
四、要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即或是穿戴、摆设,或是使用、珍藏,总之要避免让旅游者买着高兴,回家即丢在一边无任何用途,这也是经常出门的旅游者不太愿意购买旅游纪念品重要的原因。
五、价格要适中
一般小件的旅游纪念品价格在几元至20元是所有消费者普遍都能接受的价格,但对于工艺水平较高具有珍藏价值和能够作为正式礼品馈赠亲友的旅游纪念品,价格在几十元至100元左右也是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完全能够接受的。
六、旅游纪念品要不断地有所创新
不论是在图案造型的设计上,还是在使用的材料和工艺上要有所创新。既要体现传统,也要跟上时尚,以满足不同年龄组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随着交通发达,线路四通八达,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有钱有时间,旅游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就为旅游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不过旅游纪念品只有精心制作、更有创意和文化内涵才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㈨ 如何看待旅游地文化商品化的现象

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拉动本地区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事实上也确实直接促进了本地区GDP的增长。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