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文化核心

旅游文化核心

发布时间: 2020-11-25 17:16:25

Ⅰ 中国旅游文化的六个特征是什么

随着旅游业来发展模式由经济自型向经济-文化型转变,旅游文化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旅游主体是旅游活动的核心,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会形成一套相对独特的观念和行为,即一种文化形态.旅游主体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规范性、多样性、时代性和扩散性.

Ⅱ 为什么说文化是旅游的核心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主居的客寄生活方式,是对客寄地生活方式的认知活动。人们通过行、住、食、游、购、娱等方面的活动实现认知活动。生活方式又是文化的表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对这种表征的观赏和体验。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

Ⅲ 为什么说民族文化是旅游的核心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的审美行为,游客看的是文化,并且希望看到独具特色的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民族文化就是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民族地区大多也存在较高等级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型吸引物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特定的当地民族赋予一定的本民族的社会含义,也被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
民族文化具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1)独特性。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服饰。服饰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有形文化表现形式,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服饰,没有哪两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完全相同,甚至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支系的服饰亦相异甚远,可以说到底有多个款式的民族服饰将是一个难以完全统计的数字。(2)区域环境根植性。民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适应特定区域环境的产物,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很强的联系。即使是同一民族,其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必须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这使民族文化牢牢根植于特定的民族地区,不能脱离本身的存在环境。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给民族地区旅游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的合力。其主要表现为:(1)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指民族地区协调其控制的各种旅游生产(服务)资源并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的技能,即对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方法、技巧和手段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所拥有的包括核心资源在内的多种资源,但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才能转化为核心竞争力。(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还包括管理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等非技术的创新能力,如利用民族文化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旅游的发展是置身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的。民族地区旅游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创新,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同时,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期存在于区域独特的内部环境,体现在区域旅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而,依靠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建立起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民族文化体验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任何产品都由三部分组成,即产品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其中,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各种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劳务而给旅游者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是满足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最主要的需求,也是整个旅游产品形成的基础。旅游活动在根本上是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旅游的内核。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产品而言,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这些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实际是购买、消费和享受民族文化所获得的体验。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才是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根据民族文化利用形式和真实性划分,民族地区构建的民族文化体验存在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活动项目、民族文化休闲活动等表现形式。(1)民族文化展示。它包括民族文化静态展示,如民族博物馆等;动态展示,如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村等。民族文化展示只是民族文化体验的初级形式,缺乏真实性。旅游者则主要通过视听感官对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欣赏体验,从中获得的愉悦感受。所获得的体验是一种表层体验,一种被动参与的体验方式。(2)民族文化游戏或节事活动。它是一种根据民族文化中的原型,经过设计和组织的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比民族文化展示更具参与性。旅游者主要通过参加设计的游戏或节事活动,获得愉悦。如参加民族新年活动等,这种体验是一种有限的主动参与的体验。(3)民族文化休闲活动。旅游者完全融入旅游目的地中,与民族地区各种要素,尤其民族成员进行零距离接触,并体验民族文化的真实性,获得充分真实感受。旅游者在文化获取时自由的主动选择,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并形成深刻的旅游体验感受。
前两种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和旅游消费较低层次时,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体验的主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者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成熟,旅游者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的质量。民族文化休闲活动将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构建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将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民族地区需要发展的旅游核心产品。
可见,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由三个层次组成,民族文化是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民族文化体验是核心产品。民族文化是旅游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根基,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民族文化利用和提升的关键,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功转化为民族文化体验尤其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的关键所在。民族文化体验是前两个层次综合的结果和最终表现形式,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价值体现。

Ⅳ 为什么说文化是现代旅游的核心和灵魂

文化是源----文化创造文明,文明再诞生规则,有规则才能产生动力科学,动力和科学创造出财富专,财富再服属务与创造者(纳税人),,产生更高的文化-----高度文化的旅游地,必然是先进文明,现代文明和高度法制地方,所以值得去旅游,去学习,

Ⅳ 文化旅游2.0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据报道,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日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家门,去体验不同地方丰富多样的特色文化,去追寻悠久历史所留下的沧桑痕迹。

专家表示,国内一些优秀文旅企业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

希望更多的企业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Ⅵ 中国旅游文化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表述有很大的分歧,导致了对“旅游文化” 的不同认识和解释,它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停留在探讨的阶段.总的来说,我国学者对旅游文化的表述,大致有下面三种类型: 1、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有的学者还进一步指出:“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广义的:举凡旅游路线、旅游途中、旅游景点上一切有助于增长旅游者文化知识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二是狭义的:举凡一切能够使旅游者在途中舒适、愉快并能提高旅游文化素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这两个旅游文化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我们要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后者,我们要求加速旅游事业的现代化.”(陈辽《弘扬优秀文化,加速旅游事业现代化》) 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结合,而是旅游主体(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情趣)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旅游媒介(旅游业的文化意识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具体地说,“潜在的旅游者由于受到旅游动机的冲击和旅游客体的吸引,在旅游业的介入下,实现了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产生欢快愉悦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这种心态和情绪是旅游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没有的,这就是旅游文化最初和最核心的部分.”(冯乃康《旅游资源与旅游文化》)因此,旅游者处于旅游文化的中心位置,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特殊的欣赏取向、审美情绪、心理状态及其文字、形象的记载、构成了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 3、旅游文化是旅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旅游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它是由旅游者与旅游从业者在旅游活动共同创造的,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旅游者或旅游服务者在旅游观赏中或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 这三类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比较赞同“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因为它表述简洁明了,内涵具体,包含的内容也很宽广,避免了把对旅游事业有用的文化知识排除在外的消极后果.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旅游文化表述如下: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与旅游关系密切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务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夏。沫』 的感言: 好吧。送你个分。

Ⅶ 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旅游文化其特征是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

相关介绍:

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

(7)旅游文化核心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1990年10月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提出:“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一般包括旅游、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主体说与客体说都是从旅游的基本要素出发界定旅游文化的。客体说是产生旅游文化的基础,但仅有这个基础还不能揭示旅游文化的本质内容。与之相比,主体说明确指出旅游文化与旅游客体之间的包含关系,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总和说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旅游文化

Ⅷ 如何理解文化是旅游策划的核心和灵魂

你们会的旅游策划的核心的灵魂呢,更多情况他们进行理解,要掌握多些知识,这才能更加精准的分析

Ⅸ 为什么文化是现代旅游的核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与世界范围内旅游业越来越红火的大势一致,我国相当的地区把旅游业当成了本地的“支柱产业”。但在注重“发展旅游”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许多人却忽视了旅游的经济效益是从“文化”中获得的。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对旅游本质是“文化”还是“经济”的争论不少,论证旅游本质是“文化”的文字更多。但到今天为止,旅游业界轻文化、重经济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旅游学“所产生的各个定义都是为了适应某一特定情景、解决某一迫切问题,由于缺乏统一定义,妨碍了旅游作为学科的研究。”在这个模糊的理论基础之上,不少讨论“旅游文化”的论者只是在运用似是而非的“旅游文化”概念,很少人探及旅游理论基石的问题。例如,被大多数研究者奉为圭臬的旅游经济“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理论,就是有明显缺陷的。在这个少有人质疑的旅游理论“三要素说”中,旅游资源被提到“旅游客体”(旅游者是旅游主体,旅游业是旅游媒体)的高度,旅游审美文化却没有起码的位置。这就难免使很多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在与经济相关的旅游资源上,而对“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和价值熟视无睹。
汉语的“资源”一词,本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如矿产资源、人力资源、水资源等。旅游论著所说的旅游资源,是由英文tourismresources翻译过来的概念。这个词在英语语用实践中,有时被用来指代吸引游客的“旅游吸引物”(attraction),包括名山胜水和民俗风情之类;有时指代游客群(tourists),即旅游景观的市场资源。在国内旅游研究论著里,主要用来指前者。但研究者几乎都没有论及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包括天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多不会出售给旅游者;反过来说,出售旅游资源的行为,也不是旅游活动,而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譬如湖南凤凰县政府,把50年的经营权转让给黄龙洞股份有限公司,这个行为被视为典型的出售旅游资源的行为。但这个出售旅游资源的过程,并没有旅游者这个基本元素的参与,这个出售旅游资源的行为,也不再是旅游活动,而是纯粹的经济行为了。在旅游学论著讨论旅游活动时所谓的“旅游资源”,实际上就是指旅游文化。事实上,旅游业所出售和旅游者所购买的“商品”也是附着在旅游资源上的审美文化,或者说是旅游文化。
举例说,四川省近年开放的旅游景点青城后山,无论开发不开发,这座山都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出来之前,它没有也不能出售。在修了路,搭了桥,做了必要的安全防护和提供了必要的旅游设施后,可供观赏的“青城后山”景点才成了旅游者追求的审美对象。同时,管理者所出售的和旅游者所购买的“旅游商品”,并不是旅游资源“青城后山”本身,而是“青城后山”这一旅游资源产生的审美价值,或者说是附着在旅游资源上,由持有者开发和开放的审美文化。
我们不妨剖析一个旅游活动实例:到泸沽湖体验女儿国风情,那里的走婚习俗、摩梭女孩和自然风光是旅游者向往的审美对象。但那些奇妙的民俗,如果不针对游客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地点表演,旅游者就不可能得到审美满足;另一方面,旅游者前往泸沽湖旅游的目的,并非是去购买摩梭姑娘和泸沽湖山水,而是去欣赏泸沽湖人所表演和展示的摩梭族生活形式……
所以,旅游文化既是旅游者所向往和享用、追求的对象,也是旅游业和管理旅游业的政府所提供的“商品”,它维系着参与旅游经济活动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经济利益上对立的旅游者和旅游业的共同旨归。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文化处于旅游者和旅游业双边关系的核心地位。
那么,没有参加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的价值又何在?强调旅游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意义,会不会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贬低以致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研究?这个担心大可不必。强调旅游业出售和旅游者购买的是旅游文化,只是说旅游资源没有直接参加旅游活动,但并没有因此否认旅游资源在旅游活动背后的价值。事实上,“旅游文化”是附着在旅游资源上的审美文化,没有旅游资源,旅游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不会因为强调旅游文化而削弱,反而会因为明确了地位而加强。从理论上弄清楚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要厚此薄彼,而是在研究中使这两种现代旅游活动的元素各归其位,不至于使现代旅游研究陷入盲目。
强调了旅游文化的意义,自然会注意到旅游资源最宝贵、最值得开发的基本属性:应该而且必须产生吸引旅游者的审美文化效益。具体说,旅游者追求的审美对象,总是自己所缺乏、因而向往和追求的。这种对象可以是观赏的对象,也可以是某种民俗。不管如何,旅游业要想吸引旅游者,赢得经济效益,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寻找可产生“差异”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差异因素,从而使旅游者看到、听到、体验到与在别的旅游景点不一样的新奇。所以,如果研究者注意到旅游文化在现代旅游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和经济效益,不仅可以给旅游学研究带来突破,也有望给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带来飞跃。

Ⅹ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中国的旅游文化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传媒、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的世界遗产、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中国艺术、中国旅游文学、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象征文化等。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