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发展
Ⅰ 西藏旅游业发展前景
工商的费用全免了,但是只到8月。税务是免50-80%,暂时没有结束时间。
现在在西藏做生意的都是在坚持,想赚钱,难!
你说的这种生意一般只能在旅游市场较活跃的地方还有点赚头,在拉萨至林芝八一沿线都还可以,其他地方不是旅游重点,根本没什么生意。其他地方的,人家在那里整了很多年的当然有点关系和老顾客,你去了很难有市场。
房租现在不算高,好点的临街就是1万左右,县里面的便宜,5000到500都有,说到底就是靠关系。
小的饭店投资10多万也就行了,旅店就难了,你是买房还是租房呢?反正现在来都不划算。
Ⅱ 西藏旅游有发展潜力吗
日前,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获悉:2012年至2016年,西藏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236.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08.33亿元,西藏旅游业已初步形成规模经济,打造了以拉萨“雪顿节”为代表的西藏特色节庆旅游品牌,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Ⅲ 西藏旅游,资源特征及旅游业发展浅议
评价如下:
1、环境质量。西藏高原的环境受特定的自然、为因素的影响,受到的人为污染和破坏较少,在这里可以使人们摆脱不良环境的影响,沐浴在蓝天白云、绿草碧水之间,享受到清新的空气。但西藏由于较高的海拔,氧气含量少,例如拉萨的含氧量大致为海平面的65%,因此,初到高原的人,经常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症状,而且由于大气中的含尘量少导致紫外线照射十分强烈。在高原室外活动,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等一系列高原生活问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高原反应的恐惧,并做好必要的预防,保证在西藏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2、区位条件差,可进入性差。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部,远离我国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地区,使旅游的路途时间过长,更不要说国外游客进入西藏所耗费的时间了。同时西藏是目前为止我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区,旅游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运行,航空运输固然有便捷的优势,但相对的交通费用大,且运力有限,特别是夏季的旅游黄金季节,单向客流对旅游运输造成很大影响。公路运输运费较为便宜,但由于青藏、川藏等公路干线等级并不高,路面状况不很理想,使游客的陆路进入会受到长途颠簸的困扰。目前,青藏铁路已正式动工修建,随着青藏铁路的修建,困扰西藏旅游业的运输问题可得到根本解决。
3、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良。西藏地域辽阔,虽然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富,品味很高,但旅游资源的丰度仍然较小,除旅游者进入西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外,在西藏内部,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也具有较大的旅游阻力,即使在游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拉萨,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有布达拉宫、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大多为宗教场所,旅游景观较为单一。距离拉萨较近的雍布拉岗、藏王墓等大多在二百公里以上,距离珠穆朗玛峰则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更不要说遥远的冈仁布钦峰,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了。景区的布局分散,致使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聚集”效应,降低了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对此,除加大力度,开发西藏腹地的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区外,还要大力开发民族风情、节日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改善西藏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的不良状况。
4、尽管从西藏旅游资源的分布、评价而言,有十分丰富、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一面,许多旅游资源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利的因素,如地域组合不良、区位条件差、可进入性差对旅游者的影响等,因此,加强西藏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其旅游资源的潜力,克服其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Ⅳ 西藏旅游人数多了,对当地文化有何影响
(1)西藏拉萨概况及拉萨文化浅谈: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素有“日光城”的美誉。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拉萨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等荣誉称号。拉萨是藏传佛教的政治、经济中心,市内和郊区有众多地位崇高的宫殿寺庙,如布达拉宫、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等。在这里到处可以看到披着绛红色袈裟的喇嘛和信徒们一步一叩首虔诚朝圣的身影,强烈而神秘的宗教气氛,感染着每一个前来拜访的游客们。拉萨13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迹,其浓重的宗教氛围给予了人们梦游历史般的感觉,许多旅行者赴藏的最大愿望,就是能亲眼目睹古老的藏文化和久远的宗教历史。西藏拉萨具有优秀的宗教文化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风俗与生活习惯,其文化吸引着许多游客的注意力,拉萨具有较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对文化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2)西藏拉萨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与优势探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进步也比较快,具体表现在1、旅游收入的不断增长。2、旅游接待人数的不断增长。3、拉萨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不断发展。西藏拉萨是一座具有魅力的千年古城,其宗教文化,民族风俗极其丰富,灿烂悠久的藏文化,风光旖旎的高原风光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这是西藏拉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然后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西藏拉萨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西藏拉萨位于高原,其地理位置与环境决定了拉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旅游业的商业化发展极大的破坏了拉萨的生态环境。再者,由于旅游行业的商业性,使得拉萨在发展旅游业时,走入了畸形化发展,破坏了当地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综上所述,西藏拉萨的旅游业发展也是面临着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状态。
(3)旅游业的发展对西藏拉萨文化的影响:
a积极影响:1、物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传播拉萨的物态文化,拉萨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其寺庙。喇嘛,转经筒等具有特色的文化载体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人所熟知与接收,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拉萨藏文化的传播。2、制度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拉萨建立起规范的制度文化,可以促使民族优秀文化得到发掘、弘扬和振兴,规范的制度文化使得拉萨藏文化的优秀成果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发展。3、行为文化:旅游业发展可以促使民族文化的特色个性更加突出,使得拉萨具有了旅游发展的优势,这种特色的行为文化使得拉萨区别于其他的地方文化,成为了拉萨独特的优势,可以促进拉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4、心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外地文化更加容易的进入拉萨,当地居民在接触外来文化的时候,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会发生改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修养。
b消极影响:1、物态文化:旅游业的商业化发展,使得拉萨的文化发展也具有了商业化,一些文化的物质载体只是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而制作的,并没有了以前的文化内涵,只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制作的物态文化迟早是会失去游客市场,也得不到当地居民的重视,不利于文化内涵的传播与发展。2、制度文化: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外出游玩,在拉萨这种宗教文化丰富,遗产文化丰富的地方,不良的游客行为会造成对当地的破坏,而由于拉萨的脆弱性,这种破坏往往是不容易修复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种破坏行为对拉萨的伤害也越来越大。3、行为文化:受旅游商业化的影响,拉萨特有的藏文化习俗及藏民的生活习惯容易被舞台化,这种舞台化的发展使得文化失去了其文化内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4、心态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盲目认为外来文化就是“好的”从而不加区分地予以接受盲目模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接受其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结果使本民族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拉萨当地的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在生活方式上盲目地模仿外来的游客,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上消极模仿,继而发展都有意识地追求,从而使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私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
(4).克服西藏拉萨消极文化影响的对策:
一、正确对待民俗文化遗产:应该加强保护拉萨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拉萨的民族文化内涵不受旅游业的商业化影响,
二、突出保护西藏民俗文化民间特色:保护拉萨地区的少数民族习俗与文化习惯,尽量恢复文化的原真性,使得游客有更加真实性的体验,克服文化的舞台性,保护文化习俗的原真性。
三、培养专业人才,用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去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化的保护,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胡乱开发,不注重保护旅游资源,因此在拉萨的旅游开发中应该培养专业人才来用科学的手段开发民族文化。
Ⅳ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官网的优点和不足
西藏自治区,它这个官网的优点,他就是也可以促进它的发展,不足就是肯定他的技术比
Ⅵ 西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哪些劣势
在看到西藏的文化业发展的同时
Ⅶ 旅游业在西藏发展怎么样
也觉得是西藏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这里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
西藏无疑是令人激动的,加上她海拔的高度会加快人们心脏跳动的频率,所以,走上高原的人都不得不用整个身心来体会它。如果你想到西藏旅行,最好能准备一种心境,一种不被你以往的生活经验束缚,可以包容更广阔世界的心境。这样,由地理、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信仰所造成的隔膜就会化解,你才有可能发现那里的人很美,那里的文化很博大,那片高原其实很亲切。
西藏旅游局统计西藏旅游资源有已对外开放县市5个、山峰43座、国家级名胜风景区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个、参观旅游点40多处。目前,西藏自治区政府一面初步投资16亿元建设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旅游公园,一面在积极探索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良性发展模式,为西藏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西藏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高原地理奇观,历史文化遗存,宗教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景观。
西藏旅游业虽然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1978年以前西藏的旅游业几乎是一片空白。1979年西藏旅游局成立,揭开了西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序幕。20多年来,随着西藏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外宣传的不断加强,以高原自然地理生态观光和民族宗教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已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目前,西藏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各地市为依托的旅游观光接待网络,旅游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Ⅷ 西藏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意义何在
全国人大代表、山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普布顿珠表示,山南作为藏民族的摇篮、藏文化的发祥地,旅游产业发展优势独特、大有可为。
普布顿珠介绍,山南市委、聚焦“全区有地位、国内有影响、国外有市场”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旅游产业地位持续巩固,发展规模持续壮大,品牌效益持续提升,市场体系持续健全,富民功能持续凸显,旅游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93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19.32亿元,同比增长14.8%,相当于全市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的10.5%。
在“夏”和“秋”的文章上,林芝市不断加强旅游目的地推广和城市客源地营销,全面展示林芝优质旅游服务产品。同时,举办了西藏林芝雅鲁藏布生态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承办了第二届自行车极限赛等大型赛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林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做好“冬”的文章上,林芝市深入实施“冬游西藏”“稳市场、促旅游、惠民生”等旅游促销措施和活动,有效刺激旅游消费,提振市场和企业信心,推动冬季旅游“淡季不淡”,掀起了林芝旅游的新高潮。
今年我区旅游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对此,旺堆表示,疫情发生后,林芝市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第一时间关闭关停了景区景点、对外开放的寺庙场所和除了集中留观点之外的酒店宾馆,及时发布温馨提示,劝返来林芝游客,妥善处置游客退订、退款等各项工作,确保了旅游“零投诉”。
旺堆说,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时,林芝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复工复产要求,有序推动旅游业恢复生产,加快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实施林芝旅游消费券、“旅游惠民、企业得利”等“暖企”政策措施,延长“冬游西藏”“稳市场、促旅游、惠民生”等旅游促销活动时间,并做好相关形势分析和重点项目谋划,确保旅游业在疫情结束后尽快恢复。目前,全市景区景点已全部对外开放,4月份接待游客21.39万人次,比3月份增长了10倍,旅游市场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旺堆告诉记者,当前,疫情防控已转入常态化,林芝市将努力化危为机,释放发展潜力,着力做好“加减乘除”法,对冲疫情影响,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山岭逶迤,云雾缥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飞瀑流泉。”全国政协委员贡觉曲珍告诉记者,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是自治区首批风景名胜区,也是西藏深度贫困县区,长期以来受路不通、没有电、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因素制约,一直无法将旅游资源开发为产业。“
我们扎日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都做得很好,只要‘硬件设施’跟上,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指日可待。”贡觉曲珍说。
如今天堑变通途,在24日的“委员通道”,贡觉曲珍带来了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脱贫的好消息。她告诉记者:“如今路通了、有电了,一排排整齐亮堂的藏式小别墅也建了起来,现在我们正在做好村里的绿化美化工作。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边民就可以吃上‘旅游饭’了。”
Ⅸ 什么原因造就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为何那么多徒步骑行去的
平常淡定,人生苦短,想开了,看透了,悟懂了,何必为不值得的凡间琐事,耗费精力呐!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哪有那么多时间揪紧自己的心灵,不放手,扰乱自己的理想生活。要学会以一颗平常淡定的心,学会超然待之,学会转化势能,不做愚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