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土地基礎設施交通旅遊部
Ⅰ 日本 商旅部門和旅遊部門怎麼說啊
ビジネス部門
観光部門
Ⅱ 日本農村土地制度的演變
為了適應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日本會確定不同傾向的農地制度。簡要地說,《農地法》、《農業振興區域整備法》及《農業經營基礎強化促進法》構成日本農業制度的基本框架。幾乎所有的農地政策都是依據這幾種法律而確定的,並且在其范圍內開展活動。但這幾種法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作及時的調整和修改,確定農地政策的方向。以《農地法》的制定和修改為代表,它在日本農地制度演變的兩個不同歷史階段,分別發揮了保護「自耕農主義」和「耕作者主義」的作用,這條主線是十分清楚的。它啟示我們,修改法律條文而不改變原有法律的名稱和框架,既便於法律執行的一貫性,又利於法律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這是解決立法過多過雜,相互沖突的一個較好的辦法。雖然不同時期日本農地法律和政策的側重點不一致,但「只有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的權利才應獲得保障」這一耕作者主義的宗旨,始終貫通於農地制度中。
由於工農業之間的利益不平衡,農業人口流向工業或尋求農業以外的兼業機會是必然的。在日本,兼業農戶比專業農戶有更強的生命力。農地制度建設必須充分考慮並為農民創造這種條件。理論上講,通過非農化發展創造大量的非農就業機會,從而大量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這是發展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但日本農民兼業化迅速發展的實際情況告訴我們,大量的非農就業機會並不一定使農民放棄土地使用權,相反,工業化高速發展對農業產業的種種影響,可能更進一步刺激農民的「惜地」心理,從而增加土地流轉的困難。在經濟高速成長時期,要注重工農業的協調發展,不可偏廢。應當從工業利潤中拿出一部分,補貼農業、反哺農業發展。至少,應該結束用農業積累支持工業化發展的局面,盡量縮小工農差距和城鄉差別。
土地制度建設不是孤立的,應該與農業產業化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機械化、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改善農業結構等內容聯系起來。現階段的重點是如何限制農用地的非農化流轉,如何防止耕地荒棄,以及如何提高土地生產力,同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投入。
私有制和市場化不是解決農地問題的靈丹妙葯。根本問題在於如何健全農地管理機制。在私有土地上進行土地平整改良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受到極大的限制,日本農業、農村整備事業為此付出了極高的成本,在公有的土地上開展上述工程有許多便利條件,只要給使用者調地和補償,應能化解許多矛盾,從而減少基礎建設的成本。
在小農經濟條件下提倡並發展規模經營是必要的,但規模經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農問題。日本的土地集中是在非農就業機會增多,兼業農戶增加的情況下出現的。要克服個體小農的局限性,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性發展,日本培育發展了農業協同組合、農地保有合理化法人,及各種專業生產組合等中介管理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農業的成就與各種各樣的中介組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農協在產前、產後支持改善了個體農戶的經營環境,從物質技術基礎上克服了小農的局限性;與農戶共存的購銷活動既為農產品的價值實現創造了條件,又在很大程度上為農戶提供了信息。如果沒有農協等這樣一些與農民利益休戚相關的組織,日本農業要在農戶減少、兼業化、高齡化、農產品市場開放等條件下取得國內生產不萎縮這一成就是不可能的。事實表明,在日本,小農戶分散經營的弱點,是通過中介管理組織和社會服務組織功能的發揮而克服的,規模越小的農戶對這樣的組織的依存度越高。因此,技術進步和社會化服務可能是最終解決社會大生產與農戶小規模分散經營矛盾的最佳途徑。
Ⅲ 日本政府結構
日本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由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廳(部委)的大臣組成。現將日本部分機構名稱和官銜做簡要介紹。
厚生勞動省:由厚生省和勞動省合並而成,主要職能是負責全國的醫療衛生、社會保險、食品安全監督、就業以及勞動生產安全保障等,相當於我國的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以及民政部所承擔的工作。
文部科學省:由原文部省和科學技術廳合並而成,主要分管全國的初等和高等教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運用等工作。相當於我國的教育部、文化部、科學技術部以及國防科工委所承擔的工作。
國土交通省:主要負責日本全國的國土資源保護和開發、公路交通的建設和管理,鐵道交通的監管及氣象、地震的預報和預防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負責海上交通安全、船舶出入港口以及打擊海上走私和犯罪等工作的海上保安廳也隸屬於國土交通省。該省主管的業務范圍基本上相當於我國的國土資源部、交通部、鐵道部、國家旅遊局和負責海岸警備、海上安全的武警部隊等的工作。
內閣官房長官的職務十分重要,是僅次於內閣總理大臣(首相)的第二號人物。總理大臣出國訪問或因故不能管理國家,基本上都由內閣官房長官代理行使首相許可權,被稱為政府的「大管家」。
日本有1都1道2府43縣,屬於同一級別的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其行政首長稱為知事。東京都知事相當於北京市市長,但東京都還下屬20多個市,所以習慣上稱東京都知事,而不譯成東京市市長。
Ⅳ 日本關東地區哪些國立大學有觀光旅遊部的呢
千葉大學,琦玉大學。這兩所好象完全不要托福,屬於中等檔次的國立吧。另外各個大學的法學部,純經濟學部應該也不要托福。法學部還不要數學。
Ⅳ 日本國土交通省什麼意思
相當於來中國的交通與城鄉建設部源、國土資源部、鐵道部、旅遊總局(日本叫觀光廳)、海監總署(日本叫海上保安廳)、海關總署、中央氣象局(日本叫氣象廳)。
發達國家都是「大部制」一個部門所管理的事務比較多。
日本國國土交通省網站http://www.mlit.go.jp/
Ⅵ 上海旅遊局投訴,我要投訴黑心日語導游高雪峰和日本阪急交通社狼狽為奸,違反導游管理條例,找哪個部門
其實這種事情太多了。發生在日語導游的身上倒是很少的了。
1,首先要投訴日本的旅行社。這個是關鍵。一定要投訴阪急交通。不能夠輕饒了日本公司。因為他們的品牌,令你放心,你才參加旅遊的。
2,投訴中方的接待旅行社。可以打電話,或者發郵件。最直接的就是寫狀子,直接寄到北京的旅遊局,上海的旅遊局,以及相關的檢查單位。不怕投錯狀子,多了才會被人重視,紀律才高。
實在可恨。
Ⅶ 日本交通概況
車行駛在日本東京街頭,即使你是一個新手,也能很快熟悉道路情況。通過路口上方紅紅綠綠的信息顯示板,你能夠隨時了解從甲地到乙地間的運行時間、運行速度、堵塞長度等。通過車內廣播和路側廣播你可以了解各個路口信息。如果安裝了車載終端,這些信息還會自動轉換為文字。你還可通過手機了解主要道路的堵車、交通事故、車輛通行限制、交通管制時間等。這些准確及時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傳遞都離不開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統。
好框架帶來快發展 。
日本於1994年1月成立了由當時的警察廳、通商產業省、運輸省、郵政省、建設省五個部門支持的「道路·交通·車輛智能化推進協會(VERTIS)」,目的是促進日本在ITS領域中的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及推廣應用。VERTIS確定今後30年的工作目標是:將現有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減少50%;消除交通擁擠;減少汽車的燃料消耗及尾氣排放。日本新交通系統是日本實現智能交通的關鍵之一,在《日本ITS框架體系》的指導下,該系統設計由一個具有高性能的核心性綜合交通控制中心和10個子系統組成。子系統包括:
公交優先系統:通過控制優先信號和設定優先線路,可讓公交車輛優先通行。
交通信息提供系統:通過向司機提供適當的交通信息,如交通擁擠、旅行時間、電視圖像等均衡交通流,促進交通順暢。
綜合智能圖像系統:利用交通電視圖像完成抑制違章停車、控制交通信號燈工作。同時通過光信標、互聯網向司機傳遞交通狀況圖像。
安全駕車輔助系統:利用交通控制系統的基礎設施及IC卡等幫助汽車安全行駛,並保證行人特別是老人等交通弱者的交通安全,減少交通事故。
行人信息通信系統:採用聲音通報信號情況及延長綠燈時間等信息,幫助行人,特別是老人、視覺殘疾人、輪椅使用者等的安全行走。
緊急車輛優先系統:通過對警車等緊急車輛傳送指令、線路誘導等,減少緊急車輛造成的交通事故,縮短反應時間,為事件的盡快解決提供幫助。
緊急狀態通報系統:在發生交通事故及車內發生緊急情況時,能用自動或手動方式通過車載(移動)電話等工具將情況通報給專門的辦事中心,以縮短處理時間。
環境保護系統:根據大氣污染和氣象等情況提供交通信息,控制交通信號,減少排氣、交通噪音等由交通引起的環境公害。
動態誘導系統:向司機推薦以最短旅行時間到達目的地的線路,提高行車方便性,分散交通流量,消除交通擁擠。
車輛行駛管理系統:向行駛管理人員提供公共汽車、計程車、卡車的行車位置等情況,幫助車輛有效行駛,促進交通暢通。
中央顯示板
在東京市,東京都警視廳交通控制中心負責東京一般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通過車輛檢測器、攝像機、巡邏車、直升飛機、警察署、派出所、報警電話等多種手段收集各種信息後,這些信息將用133台計算機組成的處理系統自動進行後台處理。根據處理結果,分析目前道路交通的流量,系統自動對全市14447個交通信號中的7247個進行預定的方案控制,並將交通流量、速度、路段的堵塞程度、預計行駛時間、交通事故、道路施工等信息顯示在中心的中央顯示板上,以便管理人員對城市的交通進行宏觀調控。同時,這些信息還通過遍布在全市道路范圍內的985個交叉口的顯示板和311個電光顯示板、7個廣播電台和160個路側廣播、裝有信息通訊系統(VICS)的車輛的車載終端、手機等實時向社會發布,大大提高了現有道路的通行能力。
VICS做為「交通信息提供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日本得到了較快發展。VICS是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中心的簡稱。它是日本東京一傢具有半官半民性質的交通信息處理、發布中心,它將警察部門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提供的交通堵塞、駕駛所需時間、交通事故、道路施工、車速及路線限制,以及停車場空位等信息編輯處理後及時傳輸給交通參與者,特別是在汽車導航車載機上以文字、圖形顯示。該中心所需經費一部分來自官方,另一部分來自車載導航設備的銷售,車載導航設備生產廠家每銷售一台設備,需向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中心交納2000日元。目前日本平均每年銷售車載導航設備約80萬台,中心可以獲得約16億日元的收入。截止2000年10月,日本車載導航設備累積售出635萬台,其中228萬台用於VICS系統服務,其增長速度很快, 2000年3月比99年3月增加79.2%。在日本有28個地區可以提供VICS服務。
信息網織出大交通
從交通信息的採集、處理和使用來看,信息採集是多種手段相結合,數量多、分布廣。例如車輛檢測器,基本遍布主要街道;採集的交通信息比較全面,能夠把高速路、收費公路、一般道路施工、車輛通行限制、交通管制時間、當前交通流量、速度、路段的堵塞程度、預計通行時間、交通事故以及路面濕度、乾燥、結冰程度等各種信息收集起來,供不同對象使用;收集上來的信息處理自動化程度較高,並能夠利用這些信息有效地進行交通管理,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向社會進行信息發布,信息利用程度高、成效大。
從路面交通管理信息化來看,交通信息的實時性較強。路面行駛的司機能夠及時了解前方道路情況,管理者也能夠及時進行交通控制和交通誘導;發布的交通信息比較准確,對實際的交通流具有誘導作用;不同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比較高,如城市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為警察部門提供高速公路的交通情況,氣象部門為警察部門提供道路天氣情況,不同區縣警察管理部門也互相提供交通信息,具有大交通的概念。
經驗借鑒
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統建設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1、智能交通系統框架體系完善。為搞好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日本幾個部門聯合組織成立相關的研究、開發、推進、協調機構,制定了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統框架體系,與此相比,我國目前ITS建設還基本上處於比較分散的狀態,有關部門各自研發,缺乏系統性。
2、在建設智能系統的過程中走政府與民間企業相互合作的道路,加速了日本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我國雖然一些企業積極性也較高,但由於缺乏總體協調機構,政府與企業溝通不夠,ITS尚未成為IT業的重要產業。
3、日本交通控制中心的信息採集、處理、發布功能完善。VICS系統、交通信息情報板的廣泛使用使得日本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正在由被動式管理向主動式的誘導管理轉變,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4、因地制宜開發智能交通系統。日本人多地少,城市道路狹窄,而兩側高樓林立形成城市峽谷,對GPS信號形成遮擋,同時日本衛星資源並不豐富,因此,採用信標作為信息發布的重要手段。只有與實際情況相結合,ITS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Ⅷ 大疆無人機精靈3系列可以帶去日本嗎
您好,目前日本主流的遙控器多使用 2.4GHz 頻段,在您出發前,請務必檢查遙控器是否為 2.4GHz 頻段,可進入產品的【技術參數】中查詢。同時,飛行時,務必遵守當地法規。
Ⅸ 日本的基礎設施如何
1、在日本,垃圾再利用相當普遍。幾乎所有商品的包裝上都有「再生」標志。內在賓館、大街上的垃圾桶容都是一並排開,一般有4-9個不等。可燃垃圾每周收3次,不可燃垃圾每周收1次,
2、每天有1000萬人利用東京的地鐵網。網路復雜交織的車站展台上用彩色線條標示著車輛停靠時的車門部位。車輛生產的第一個螺絲開始。1輛車從生產到投入使用平均需要6個月,加上設計、試運行的時間,需要一年。這樣保證出廠時,所有可能性的問題都遭遇到了。試運行非常嚴格。新車像使用中的車輛一樣運行1萬公里,但不載旅客,車上只有各種工作人員和測量儀器。通過試運行,與地面交通信號進行連接。
3、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建築的設計者是充分利用地震可能產生的能量,讓建築物不是與它相抗衡,而是按照地震波的可能運動方向,消解能量,讓能量能找到出口,對建築物就不會有毀滅的動力。
4、 日本社會的抗災目標教育就是掌握防災抗災的知識及應急技術,提高每個人的防災抗災意識和應急能力,建設抗禦災害的城市和培養防災意識強的市民。
Ⅹ 日本旅遊不用怕,告訴你應該如何乘坐日本的交通工具
日本旅遊須知 一、出國前建議您准備以下物品: 雨具;輕便、牢固、有鎖的旅行箱;攝像機、照相機、電池等。 二、出入境: 1. 自2007年11月20日起,申請進入日本國境的外國人在接受入境審查時,必須使用專用機械提供指紋和面部照片,接受入境審查官的面試,若拒絕提供指紋和面部照片,將不被准許入境。 2. 中國海關規定:中國遊客出境時每人可以攜帶5000美元(或等值外幣)、20000元人民幣。如果帶多現金請不要集中存放。建議攜帶國際信用卡。 3. 出入海關時,請配合團體行動,以免與團體分散,影響出入海關時間;不能單獨或同其他旅遊團入境,否則,將會被拒絕出入境; 4. 出境時需將本人自用的高級相機、攝像機等向海關如實申報,不申報或申報不屬實者入境時一經查出,後果由客人自己承擔; 5. 中國海關規定:每位遊客可以攜帶兩條香煙、一瓶免稅酒入境。 6. 出境時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或有關方面不準攜帶的物品等,出現問題由客人自負; 7. 行李:每位客人可攜帶一件手提行李登機,規格不超過標准(長:56cm,寬:36cm,高:23cm)為准。重量不超過20公斤為准。 三、餐飲、住宿: 1. 用自助餐請自覺排隊,不可加塞,請適量選取,切勿打包帶走或在餐盤中剩餘過多的食物以免浪費。 2. 節假日期間,用餐客人較多,請聽從當地導游安排; 3. 對餐食有特殊要求者,請於出發前提前通知我們,以便妥善安排。 4. 酒店自來水可以安全飲用。日本餐與中國餐相比,較為簡單,中國團隊在日本用餐可能會不習慣,請做好心理准備,在此也是對日本習俗的一個了解。 5. 團體境外旅遊期間客人按規定為2人一間房,若出現單男單女,領隊有權調配房間,若團員堅持己見須由本人支付所增費用。 6. 請勿在酒店內大聲喧嘩及穿著睡衣走出房間;衣物請不要丟在床上或洗手間里,以免被服務生誤認為是需要酒店為您清洗的衣物; 7. 退房前請您務必檢查自己所攜帶的物品,以免遺忘。 8. 電壓:一般酒店都可採用220V電壓和110V電壓(兩扁頭插座)。如飯店設施的使用方法有不清楚的情況,請隨時向導游和領隊詢問 9. 不需要冰箱的飲料時,請注意不要隨便從固定位置取出,因為很多酒店採用飲料鎖定裝置,飲料一經移動即使再放回原處也要付費。另外日本酒店都有收費電視節目,一旦錯按確認按鈕,酒店會自動計費,如無心觀看,請不要隨意選擇一般電視節目以外的頻道。 10. 住日式溫泉旅館時,一定要先淋浴後再進溫泉浴池,在溫泉浴池內不能搓澡洗頭等 四、交通及安全: 1. 境外旅遊期間乘做的大巴車一般是封閉的,車內禁止吸煙,請您保持車內清潔;乘游覽車時請注意游覽車的公司名稱、顏色、車號,以免停車後找不到所乘游覽車; 2. 在旅遊過程中,搭乘相關交通工具時,請按其要求及規定乘坐,不要損壞和隨意使用有特殊提示的設施,否則出現後果由客人自負。 3. 人身安全:行走時要注意交通安全,過馬路請走人行橫道,在日本車輛為左側行使,與我國交通相反;乘機、乘車、乘船時請注意在扶梯(扶梯左側站立,右側行走)、台階處站穩,以免扭傷或摔傷身體;出去時請帶好所住酒店的卡片(上面有酒店的名稱、地址和電話)和緊急聯系通訊錄,以防不測;原則不允許擅自活動; 4. 財務安全:個人的錢款和其他貴重物品請隨身帶好,切勿放在旅遊車上,托運行李內或酒店房間中; 5. 證件安全:您的護照是您在日本唯一有效的身份證明,丟失護照將是最大的麻煩,如因丟失護照而發生的費用及由此引起的改變日程等損失,由客人自負;在日期間請將護照交與領隊統一保管,在境外期間不要與陌生人接觸,不要替陌生人攜帶任何東西,防止被別人利用以攜帶違禁物品等; 6. 境外集體活動期間一律不可脫團,擅自脫團者在脫團期間出現的任何問題後果自負。 五、其他: 1. 游覽期間不要吃不潔凈的食物,以免產生食物中毒和腹瀉的現象,給您的旅途帶來不便。 2. 天 氣:日本的天氣與北京相似,四季分明,請團員按季節准備旅行服裝。 3. 時 差:日本時間比中國時間快一個小時。如:北京時間8點時,東京時間為9點。 4. 貨 幣:美元及日元在機場、銀行均可兌換,需持自己的護照,匯率以當地銀行當天外匯牌價為 准。日本銀行兌換業務只在上午9點到下午3點進行,周六、周日及主要假日銀行休息。 5. 消費稅:在日本,所有的商品都附加5%的消費稅。商店裡的商品一般都不包括消費稅,在結帳時另外附加上。 6. 中國的手機在日本無法使用。 7. 電話使用:撥打大連電話:001(國際)+86(中國)+411(大連)+要打的電話號碼. (具體詳情請聽當地導游介紹) 六、出入關事宜: 一 出入境中國口岸. 1.按照領隊的安排,排隊依次過海關櫃台; 境外只需要護照,身份證不再使用. 2.有申報物的客人須填申報單,填妥後,有一聯需自己保存,待入境時交回海關. 3.過關不可替陌生人帶物品,以免禁品等非法物品出入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 入出境外國口岸 1.領隊協助填寫所赴日本國"入境卡片,請客人持此卡片及護照入日本移民局。 2.過關後,按屏幕顯示的航班號,提取行李後,持"申報單"過無申報櫃台(綠色通道)入境。 3.與團隊匯合,機場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