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旅遊 » 杭州電子旅遊政務網

杭州電子旅遊政務網

發布時間: 2020-12-17 14:50:11

A. 萊西市長公開電話是什麼求大神幫助

萊西市長公開電話為88412345。

12345,即「非緊急救助服務系統」,用來幫助訴求人解決生活、生產中所遇困難和問題,是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傾聽民意的平台。

2012年萊西市委、市政府整合市直部門的公共服務電話和網路投訴舉報渠道,以市長公開電話和市行政效能投訴電話為主體,成立市為民服務熱線,受理「行政服務、效能監察和經濟發展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咨詢、投訴舉報和意見建議。

電話受理渠道: 為民服務熱線88412345

(1)杭州電子旅遊政務網擴展閱讀:

案例:

「12345,一個電話找政府」。

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

在三亞,有一個號碼一撥就通,有一條線路永遠在線,有一種服務無處不在,有一句承諾有諾必踐。

那就是:三亞12345、12301服務熱線。而在電話那端,一群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話務員,日日夜夜堅守在崗位上,為市民打造「24小時不下班的政府」。

24小時不下班

努力做好城市管家

「想辦公交卡怎麼辦?」「您好,請攜帶身份證和1寸照片到市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辦理。」這樣的電話,12345、12301熱線每天能接到幾十個,每月則在上千個以上。

如何有效處理群眾來電?市熱線辦主任何聳介紹說,2015年8月,12345、12301兩條熱線並線運行,截至2017年年底總受理量達680889件,兩條熱線辦結率和回訪滿意率各達到 99.8%、95.4%以上。

其中,12301作為旅遊投訴熱線,為遊客爭取理賠金額約291萬余元。目前12345熱線開設了英語、俄語、韓語、日語四種外語服務專席,共招聘外語坐席員17名,成為展示三亞國際化旅遊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熱線實行24小時值班制,市民、遊客撥打12345、12301熱線後,熱線受理員負責接聽,對能直接解答的咨詢類問題,依據知識庫信息直接解決;不能直接解答的問題,受理員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辦理。

B. 大學專科現在都有哪些專業

專科一定要選實復踐性強的專業制,以迴避本科的競爭.
目前,機械類專業,尤其是數控機床類專業學生供不應求(因培養這類學生需要大量昂貴的數控設備和師資,不是一般學校有這個能力的,而且招生數受到極大的制約).
這類專業不僅就業容易,而且工資待遇也比較好.所以,該技術發展機會多一些吧.
注意:一般有數控機床專業的學校,都是規模,質量上層的學校
要結合你的愛好和當地的就業形勢選一個你喜歡的技術
另外:現在金屬加工,熱處理,汽車,計算機網路,建築,旅遊,證券類,金融類,新聞類,文秘,酒店管理等都是一些不錯的專業

C. 四川省邛崍市茶園鄉農民危房改建為什麼一年多鄉政府都沒有之通過呢

朋友,這個你還是可以咨詢一下當地的村委會,特別是當地的會計!

D. 網際網路產生與發展有哪些重要時間標志

互 聯 網 發 展 史

1、什麼是Internet?
Internet是計算機交互網路的簡稱,又稱網間網。它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對獨立的數以千萬計的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通信協議、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數據通信網。

2、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從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ARPAnet網路。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同時,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產生和逢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NFSnet於 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樣僅供計算機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使用。1990年9月,由 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先進網路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ps的速率傳送數據。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與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聯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飛躍歸功於Internet的商業化,商業機構一踏入Internet這一陌生世界,很快發現了它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於是世界各地的無數企業紛紛湧入Internet,帶來了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飛躍。

3、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進程及現狀

關於中國公用數據通信網 我國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數據通信網,為我國Internet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ChinaPAC)。該網於1993年9月開通,1996年底已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和一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與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

(2)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該網於1994年開通,1996年底覆蓋到3000個縣級以上的城市和鄉鎮。我國的四大互聯網的骨幹大部分都是採用ChinaDDN。

(3)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該網已在我國的8大區的省會城市設立了節點,向社會提供高速數據和多媒體通信。

(4)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該網於1995年與Internet互聯,物理節點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個城市,業務范圍覆蓋所有電話通達的地區。1998年7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骨幹網二期工程開始啟動。二期工程將八個大區間的主幹帶寬擴充至 155M,並且將八個大區的節點路由器全部換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國電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術,對ChinaNet進行了大規模擴容。目前,ChinaNet網路節點間的路由中繼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 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國內總帶寬已達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國際出口總帶寬突破3Gbps。

關於中國Internet的發展階段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6.6-1993.3是研究試驗階段(E-mail Only)

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聯網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而且僅為少數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發展經歷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階段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階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互聯網,實現和Internet的TCP/IP連接,從而開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務。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互聯網路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互聯網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96年底,中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互聯網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長階段。

國內互聯網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2000萬。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約1002萬台,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163萬台,撥號上網計算機:839萬台,上網用戶約 2650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為454萬,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793萬,同時使用專線與撥號的用戶人數為403萬。除計算機外同時使用其它設備(移動終端、信息家電)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07萬。CN下注冊的域名128362個,WWW站點242739個,國際出口帶寬3257Mbps。

詳情可參考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中國Internet發展大事記》。中國目前有十傢具有獨立國際出入口線路的商用性互聯網骨幹單位,還有面向教育、科技、經貿等領域的非營利性互聯網骨幹單位。現在有600多家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經營的有200家左右。

在網路基礎設施方面,近年來,中國先後啟用了數個國際光纜系統。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韓、環球海底光纜系統、亞歐陸地光纜系統;正在建設的有:亞太2號海底光纜、中美海底光纜、亞歐海底光纜。1999年共有13條國內干線光纜投入使用或試運行。光纜總長100萬公里。國內互聯網骨幹網路對原有信道全面擴容,中繼電路以155M為主。隨著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廣泛應用於光通信建設,互聯網骨幹網帶寬可達2.5G-40G。

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冷榮泉介紹,我國網際網路骨幹網從1996年至今已經歷了3個階段:1996年之前,多數採用64K至2M傳輸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從115M跳到了2.5G;從2002年開始,將逐步進入10G時代。

2002年1月11日,中國電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開通,該通道所構建的長途波分復用傳輸系統,採用了思科公司長途波分復用系統和系列高速互聯網路由器。這一系統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電信運營商用於構建規模龐大、運行快速穩定的「IP+Optical」網路,並被證明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先進性。這條全國最寬的數據通信通道的開通,標志著我國網際網路骨幹傳輸網從2.5G步入10G時代,標志著中國電信數據傳輸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電信的數據網已經成為真正的高速數據網路、海量帶寬網。

關於中國十大互聯網簡況

目前我國有10家網路運營商(即十大互聯網路單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經營資格的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十大互聯網路單位分別是: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中國科技網(CSTNET)

(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4)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已並入網通)

(5)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6)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

(7)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8)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9)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 (10)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

其中非營利單位有四家: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和中國長城互聯網。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都擁有獨立的國際出口。調查顯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國的國際出口帶寬總和已達到5724M(見下圖,未包括中國長城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帶寬數據),與CNNIC在2001年 1月的互聯網統計調查報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國大陸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國際出口帶寬增加了2925M,增幅為105%。其中,與美國相連的有 4023M(佔70.3%),與日本相連的有314M,與韓國相連的有251M,與中國香港相連的有749M,與中國澳門相連的有14M,還與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相連。另外,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與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NAP)之間的連接帶寬也達到3558M。我國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相互連接帶寬數,以及我國部分ISP與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連接帶寬數和國際出口帶寬情況請參考中國互聯網聯接帶寬Flash圖。

4、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給全世界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機遇。人類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當前正在邁進信息社會。信息作為繼材料、能源之後的又一重要戰略資源,它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取得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首先,網路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使得社會的各種資源得以共享。

其次,網路創造出了更多的機會,可以有效地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有力地拉動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生產力進步。

第三,網路也為各個層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聯網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奇跡背後,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給人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比如,信息貧富差距開始擴大,財富分配出現不平等;網路的開放性和全球化,促進了人類知識的共享和經濟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網路的競爭已成為國家間和企業間高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網路帶來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劇了文化滲透,各國都在為捍衛自己的網路文化而努力。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這種厚重的文化在網路上得以延伸,這個問題顯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發展特點與趨勢

Internet發展經歷了研究網、運行網和商業網3個階段。至今,全世界沒有人能夠知道Internet的確切規模。Internet正以當初人們始料不及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今天的Internet已經從各個方面逐漸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們可以隨時從網上了解當天最新的天氣信息、新聞動態和旅遊信息,可看到當天的報紙和最新雜志,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炒股、網上購物、收發電子郵件,享受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規模,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礎設施。當今世界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信息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新的支柱產業,成為推動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的源動力,並且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互聯網路及其應用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並且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Internet已經構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和未來信息社會的藍圖。縱觀Internet的發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運營產業化

以Internet運營為產業的企業迅速崛起,從1995年5月開始,多年資助Internet研究開發的美國科學基金會(NSF)退出 Internet,把NFSnet的經營權轉交給美國3家最大的私營電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

2)應用商業化

隨著Internet對商業應用的開放,它已成為一種十分出色的電子化商業媒介。眾多公司、企業不僅把它作為市場銷售和客戶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為傳真、快遞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價替代品,藉以形成與全球客戶保持聯系和降低日常的運營成本。如:電子郵件、IP電話、網路傳真、VPN和電子商務等等的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便是最好例證。

3)互聯全球化

Internet雖然已有三十來年的發展歷史,但早期主要是限於美國國內的科研機構、政府機構和它的盟國范圍內使用。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各國紛紛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熱潮,各個國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聯寬頻化

隨著網路基礎的改善、用戶接入方面新技術的採用、接入方式的多樣化和運營商服務能力的提高,接入網速率慢形成的瓶頸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上網速度將會更快,帶寬瓶頸約束將會消除,互聯必然寬頻化,從而促進更多的應用在網上實現,並能滿足用戶多方面的網路需求。

5)多業務綜合平台化、智能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將成為圖像、話音和數據「三網合一」的多媒體業務綜合平台,並與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公務、電子醫務、電子教學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內,互聯網將超過報刊、廣播和電視的影響力,逐漸形成「第四媒體」。

綜上所述,隨著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趨勢的加強,未來的互聯網將是一個真正的多網合一、多業務綜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來的互聯網是移動+ IP+廣播多媒體的網路世界,它能融合現今所有的通信業務,並能推動新業務的迅猛發展,給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一場革命

E. 廈門市政府人民大會堂是什麼時候建的

廈門人民會堂佔地面積一萬個平方米,總建築面積三點五萬平方米,於一九九六年建成投入使用。

F. 外地車輛去杭州怎麼限號,

非浙A車牌車輛,
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時間,
杭州市區道路以及繞城高速合圍內的高架道路限行,
限行時間是早上七點到九點,
下午十六點半到十八點半,
避開限行時間就可以通行

G. 什麼是杭州

杭州網路名片
杭州地圖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也是長三角第二大經濟城市,南翼經濟、金融、物流、文化中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鈕。
中文名稱: 杭州
外文名稱: Hangzhou
別名: 杭
行政區類別: 副省級城市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
下轄地區: 8城區、3個縣級市、2個縣
政府駐地: 杭州市政府位於環城北路318號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區碼: 310000
方言: 吳語
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杭州筧橋機場
火車站: 火車城站、火車東站、火車南站
車牌代碼: 浙A
海拔: 平原海拔高度在20~60米
經濟: 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098.66億元
市樹: 香樟
市花: 桂花
市歌: 夢想天堂

目錄[隱藏]

杭州概況
自然環境資源狀況
旅遊資源
地理氣候
人文環境城市人口
行政區劃
民族宗教
教育狀況
科技事業
天堂矽谷
文化事業
文化藝術
環境保護
歷史沿革
經濟情況 經濟總量
勞動就業
人民生活
交通運輸
旅遊名勝西溪
西湖
千島湖
京杭大運河
錢塘江
良渚遺址
湘湖
天目山
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
南宋遺址及御街
超山
杭州特產
其他信息老字型大小
杭州人物
友好城市
杭州之最杭州概況
自然環境 資源狀況
旅遊資源
地理氣候
人文環境 城市人口
行政區劃
民族宗教
教育狀況
科技事業
天堂矽谷
文化事業
文化藝術
環境保護
歷史沿革
經濟情況 經濟總量
勞動就業
人民生活
交通運輸
旅遊名勝 西溪
西湖
千島湖
京杭大運河
錢塘江
良渚遺址
湘湖
天目山
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
南宋遺址及御街
超山
杭州特產
其他信息 老字型大小
杭州人物
友好城市
杭州之最

[編輯本段]杭州概況
杭州是浙江省省會,長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杭州有多項旅遊景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資源狀況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城而過。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屬浙西中低山丘陵,東北部屬浙北平原, 江河縱橫,湖泊密布,物產豐富。杭州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之美譽。
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5℃,平均相對濕度69.6%,年降水量1139毫米,年日照時數1762小時。杭州生物種類繁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13種,二級保護動物有55種,二級保護植物有13種。全市平均森林覆蓋率為62.8%。礦產資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屬和金屬礦床。臨安昌化出產一種世界罕見的雞血石,為收藏石和圖章石中的珍品。
旅遊資源
杭州擁有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名勝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清涼峰自然雷鋒塔保護區;六個國家森林公園—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和瑤琳森林公園;一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全國首個國家級濕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杭州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個、國家級博物館9個。全市擁有年接待1萬人次以上的各類旅遊景區、景點120餘處。目前杭州正在以「三江四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為重點發展觀光游,以把西博會打造成世界級會展品牌為目標發展會展游,以舉辦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會為契機發展休閑游,形成觀光游、會展游、休閑游「三位一體」的新格局,合力打響「游在杭州」品牌。
地理氣候
杭州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杭州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東臨杭州灣,南與紹興、金華相接,北與湖州、嘉興兩市毗鄰,西與安徽省交界。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省內最大河流錢塘江由西南向東北,流經全市大部分地區。東苕溪通過臨安、餘杭等地匯入太湖。
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2′,北緯30°16′。 杭州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有小火爐之稱,相反,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黃金季節。 杭州的城市原點(零公里標志)設在上城區紫薇園坐標原點。紫薇園坐標原點從1913年開始就作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內的建築、道路、水系及名勝古跡,都可根據該原點標出方位和與原點的距離。
[編輯本段]人文環境

城市人口
人口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達8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683.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74萬人。在戶籍人口中,農業人口328.9萬人,非農業人口354.48萬人。按公安部門統計的全市人口出生率為9.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2‰。
城市地位及榮譽
依靠深厚的文化及歷史底蘊,旅遊資源;隨著浙江經濟的不斷發展;杭州作為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城市地位也與日攀升。浙江政府提出了要在十一五期間把杭州打造成長三角第二大中心城市的目標口號。
2001年,杭州在公安部評比的「中國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中名列第一。
2001年,杭州獲得「聯合國人居中心」頒發的世界人居環境改善方面的最高獎項——「聯合國人居獎」 。
2002年,杭州獲得「國際花園城市」的美譽。
2003年,杭州在「世界銀行」公布中國的120個城市投資環境中排名第一杭州夜景。
2004年,杭州加冕由中央電視台評選的「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2004年,杭州在人民日報社評選的「中國十大協調發展城市」榮登榜首。
2004年至2008年,杭州市連續五次在《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中榮登榜首。
2006年,杭州被「世界休閑組織」授予「東方休閑之都」稱號。
2006年,杭州被「國家旅遊局」與「世界旅遊組織」聯合授予當年「中國最佳旅遊城市」稱號 。
2007年,杭州獲「國際旅遊聯合會」頒給的「國際旅遊金星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國城市。
2008年,杭州在《瞭望東方周刊》「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比中名列第一。這是自2004起,連續五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0年,杭州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最奢侈城市」。
此外,杭州還得過以下榮譽稱號: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市,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示範城市。
行政區劃
* 面積、人口據「杭州地名網」。資料截至2009年8月24日。註:部分面積數據與《簡冊》有所不同。 *
杭州市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其中市轄區3068平方千米。總人口660.4萬人,其中市轄區409.5萬人。轄8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57個街道、110個鎮、39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678個社區、65個居民區、3666個行政村;其中市轄區共有44個街道、49個鎮、3個鄉,597個社區、4個居民區、807個行政村。
上城區 面積18.3平方千米,人口36.2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清波街道惠民路3號,郵編310002。轄6個街道:清波街道、湖濱街道、小營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紫陽街道。
下城區 面積31.46平方千米,人口40.5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文暉路1號,郵編310004。轄8個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暉街道、潮鳴街道、長慶街道、石橋街道、東新街道、文暉街道。
江干區 面積210.22平方千米,人口40.4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慶春東路1號,郵編310002。轄6個街道、4個鎮:凱旋街道、采荷街道、白楊街道、下沙街道、閘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
拱墅區 面積87.49平方千米,人口28.8萬人。區人民政府駐台州路1號,郵編310015。轄8個街道、2個鎮: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橋街道、大關街道、上塘街道、祥符街道;半山鎮、康橋鎮。
西湖區 面積308.7平方千米,人口62.8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浙大路1號,郵編310013。轄10個街道、2個鎮:轉塘街道、北山街道、西溪街道、留下街道、蔣村街道、靈隱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西湖街道;雙浦鎮、三墩鎮。
濱江區 面積72.02平方千米,人口13.1萬人。區人民政府駐西興街道,郵編310051。轄3個街道:浦沿街道、西興街道、長河街道。
蕭山區 面積1420.22平方千米,人口118.53萬人。區人民政府駐北干街道金城路685號,郵編311200。轄11個街道、17個鎮:城廂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靖江街道、南陽街道、河庄街道、義蓬街道、新灣街道、臨江街道、前進街道;臨浦鎮、義橋鎮、戴村鎮、河上鎮、樓塔鎮、浦陽鎮、進化鎮、瓜瀝鎮、衙前鎮、坎山鎮、黨山鎮、黨灣鎮、益農鎮、新街鎮、寧圍鎮、所前鎮、聞堰鎮。
餘杭區 面積1223.56平方千米,人口83.2萬人。區人民政府駐臨平街道西大街33號,郵編311000。轄5個街道、14個鎮、1個鄉: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星橋街道、五常街道;喬司鎮、塘棲鎮、崇賢鎮、餘杭鎮、閑林鎮、倉前鎮、良渚鎮、瓶窯鎮、鸕鳥鎮、黃湖鎮、百丈鎮、仁和鎮、運河鎮、徑山鎮;中泰鄉。
建德市 面積2321平方千米,人口50.8萬人。市人民政府駐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號,郵編311600。轄3個街道、12個鎮、1個鄉:洋溪街道、更樓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鎮、下涯鎮、楊村橋鎮、乾潭鎮、三都鎮、壽昌鎮、大同鎮、航頭鎮、李家鎮、大洋鎮、蓮花鎮、大慈岩鎮;欽堂鄉。
富陽市 面積1831.2平方千米,人口62.8萬人。市人民政府駐富春街道桂花西路25號,郵編311400。轄4個街道、15個鎮、6個鄉:富春街道、東洲街道、春江街道、鹿山街道;高橋鎮、受降鎮、場口鎮、常安鎮、萬市鎮、洞橋鎮、胥口鎮、新登鎮、淥渚鎮、靈橋鎮、大源鎮、常綠鎮、龍門鎮、里山鎮、永昌鎮;環山鄉、湖源鄉、上官鄉、漁山鄉、春建鄉、新桐鄉。
臨安市 面積3126.8平方千米,人口51.9萬人。市人民政府駐錦城街道衣錦街398號,郵編311300。轄4個街道、15個鎮、7個鄉:錦城街道、玲瓏街道、上甘街道、青山湖街道;橫畈鎮、於潛鎮、藻溪鎮、太陽鎮、昌化鎮、龍崗鎮、島石鎮、湍口鎮、三口鎮、高虹鎮、河橋鎮、潛川鎮、太湖源鎮、清涼峰鎮、大峽谷鎮;板橋鄉、千洪鄉、橫路鄉、樂平鄉、馬嘯鄉、新橋鄉、西天目鄉。
桐廬縣 面積1825平方千米,人口39.5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桐君街道迎春南路298號,郵編311500。轄2個街道、7個鎮、4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桐君街道、舊縣街道;富春江鎮、橫村鎮、分水鎮、鳳川鎮、百江鎮、瑤琳鎮、江南鎮;鍾山鄉、新合鄉、合村鄉、莪山畲族自治鄉。
淳安縣 面積4427平方千米,人口45.3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千島湖鎮新安北路18號,郵編311700。轄12個鎮、18個鄉:千島湖鎮、臨岐鎮、威坪鎮、姜家鎮、汾口鎮、大墅鎮、唐村鎮、梓桐鎮、中洲鎮、文昌鎮、石林鎮、楓樹嶺鎮;屏門鄉、浪川鄉、安陽鄉、王阜鄉、郭村鄉、里商鄉、金峰鄉、瑤山鄉、光昌鄉、宋村鄉、鳩坑鄉、嚴家鄉、白馬鄉、左口鄉、汪宅鄉、富文鄉、界首鄉、橫沿鄉。
民族宗教
杭州是漢族聚居、少數民族散雜居的地區。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全市有漢、畲、回、滿、蒙古、壯、苗、朝鮮、侗、土家、布依、高山、傣、瑤、彝、佤、水、維吾爾、白、達斡爾、藏、黎、塔塔爾、僳僳、納西、錫伯、俄羅斯、等27個民族,總人口526.04萬人。除漢族以外的26個少數民族人口13,383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25%。杭州各少數民族一般講漢語,用漢名、服飾、生活習慣等亦與漢族大致相同。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個宗教,除道教外,其他各教均系國際性宗教。
- 基督教——約18萬人,其中蕭山區佔一半以上,老市區3萬人,39處堂點: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樓堂,城北堂,筧橋堂 ,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華人教堂。
- 佛教——靈隱寺,凈慈寺,上天竺法喜講寺,中天竺法凈禪寺,下天竺法鏡講寺,韜光寺(靈隱山半山巢枸塢)
- 道教——抱朴道院
- 伊斯蘭教——4000人,鳳凰寺等
- 天主教——2000多人,天主教堂11所:聖母無原罪大堂
杭州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所處於1952年10月成立後,貫徹執行我國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界開展反帝國愛國運動;近行社會主義教育;保障正常宗教活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幫助各愛國宗教團體辦好宗教事業,落實好政府對宗教的各項具體政策;積極引導宗教不情之請付義社會相適應。近年來,杭州市宗教界愛國人士在抗災救災、支持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辦教育及捐款資助傷殘人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中成績斐然,為杭州的兩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教育狀況
關於杭州教育事業規模
市屬高校6所【杭州師范大學、浙大城市學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杭州電大)、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5.6萬人(其中研究生1329名),教職員工5258名。
全市中小學共有807所【其中小學417所,初中(含九年一貫制)252所,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學)75所,中等職業學校(含職高、中專、技校)63所】,學生91萬人(其中小學44.51萬人,初中24.19萬人,普通高中11.81萬人,中等職業學校10.49萬人);中小學教職工64082人。特殊教育學校10所,在校學生2533人,教職工375人。幼兒園972所,在園幼兒24.63萬人,教職工22970人。
全市共有專修學院14所,社區學院13所,社區學校165所,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杭州校192所,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258所。
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共24所,其中普通高中14所,在校學生21852人,教職工2258人;中等職業學校8所,在校學生15249人,教職工1138人;聾人學校1所,在校學生342人,教職工90人;工讀學校1所,在校學生270人,教職工47人。
關於教師隊伍建設
全市共有教職工92685名,其中市屬高校5258名(其中副高以上1062名),中小學64082名(其中小學專任教師25242名,初中專任教師17317名,普通高中專任教師8751名,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4973名),特殊學校375名,幼兒園22970名。幼兒園、小學、初中教師具有高一層次學歷比例分別達到71.15%、83.33%、76%,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79.62%。全市擁有178位在職省特級教師,佔全省在職特級教師總數近1/3。首次開展「感動杭城十大教師」評選活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42457名公辦教師實施了績效工資,對18783名退休教師實施了統一的生活補貼。2007年至2009年,共解決教育系統突出貢獻人才住房116套,落實中小學教師經濟適用專項用房951套。啟動第二輪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培養工程,選拔名師培養人選110名,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440名。
一類重高:
杭州外國語學校
杭州高級中學
杭州市第二中學
杭州學軍中學
浙江蕭山中學
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中學
杭州市蕭山區第三中學
杭州第十四中學
杭州第四中學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
杭州市蕭山區第五中學
杭州餘杭高級中學
杭州餘杭第二高級中學
二類重高:
杭州第七中學
杭州西湖高級中學
杭州第十一中學
杭州第九中學
杭四中分校
杭州市蕭山區第八中學
杭州市蕭山區第九中學
杭州市塘棲中學
三類重高:
杭州第十中學
杭州源清中學
杭二中分校
杭州綠城育華學校
杭州夏衍中學
杭州長征中學
杭州市蕭山區第六中學
杭州市瓶窯中學
優質大學:
浙江大學(211,985)
中國美術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通過211預審)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杭州師范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
浙江中醫葯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樹人大學
中國計量學院
浙江外國語學院
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警察學院
浙江財經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蕭山科技學院
獨立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浙江林學院天目學院
浙江中醫葯大學濱江學院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
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高等專科學校和職業學院:
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浙江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
浙江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藝術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萬向職業學院
科技事業
2009年全市專利申請量達26075件,專利授權量15507件,分別比上年增長40.6%和57.7%。2009年新增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302家,累計達到1236家;累計培育認定研發中心521家,其中省級182家;企業技術中心454家,其中國家級14家,省級132家。年內新增12個中國馳名商標,累計已達78個。
天堂矽谷
杭州是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電子商務試點城市、電子政務試點城市、數字電視試點城市和國家軟體產業化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近年來,杭州致力於打造「天堂矽谷」,以信息和新型醫葯、環保、新材料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已成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優勢。通訊、軟體、集成電路、數字電視、動漫、網路游戲等六條「產業鏈」正在做大做強,有12家企業進入全國「百強軟體企業」行列,15家企業進入國家重點軟體企業行列,14家IT企業在境內外上市。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安家落戶,並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打造「動漫之都」。杭州還有先進的IP寬頻網,2006年底將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開通數字電視,率先實現「模轉數」。
文化事業
不完全統計,全市有公共圖書館13個,總藏量903萬冊,文化館14個,博物(紀念)館51個,劇場16個,群藝館3 個,音樂廳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群)。新增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5家畫廊被命名為「中國誠信畫廊」,5個廣場被命名為「全國特色文化廣場」。
著名博物館:
- 中國茶葉博物館
- 中國絲綢博物館
- 中國印學博物館(西泠印社)
- 中國刀剪劍博物館
- 中國水利博物館
- 中國傘博物館
- 中國扇博物館
- 中國中葯博物館 (胡慶余堂)
- 中國西葯博物館(民生葯業陳列館)
-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 中國濕地博物館
- 中國錢幣博物館
- 中國動漫博物館
- 中國民營企業博物館
- 中國圍墾博物館
- 中國江南水鄉博物館
- 中國圍棋博物館
- 杭州古城牆陳列館
- 杭州碑林(杭州孔廟)
- 浙江博物館
- 南宋官窯博物館
- 黃賓虹紀念館
- 章太炎紀念館
- 蘇東坡紀念館
- 潘天壽紀念館
- 西湖博物館
- 西湖博覽會博物館
- 杭州歷史博物館
- 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 都錦生織錦博物館
- 杭州南宋錢幣博物館
- 西湖綜合保護工程陳列館
- 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
- 蘇白二公祠
文化藝術
2009年全市獲國家級、省級文藝、廣播影視、動漫類獎131項。年末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0個,公共圖書館16個,文化館13個,博物館、紀念館6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群)。全市有線電視用戶203.62萬戶,其中數字電視104.39萬戶。電視、廣播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9.8%和99.83%。廣播電視「村村通」實現全覆蓋。成功舉辦第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第十一屆西湖博覽會等重大文化活動。蠶桑絲織技藝、西泠印社「篆刻」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廣播電視
至2006年末,杭州擁有電視台2座22套節目,廣播電台9座18套節目,全市電視覆蓋率和廣播覆蓋率分別達99.59%和99.77%。全市有線電視入戶數達177.08萬戶,增長9.6%。其中數字電視在全國率先實現整體轉換覆蓋百萬用戶的目標。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繼續推進,全市有3543個行政村和13980個自然村開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5.14%。
新聞出版
2006年,全市共出版報紙17.98億份、雜志0.78億冊、圖書2.68億冊。著名的有《都市快報》、《今日早報》、《錢江晚報》、《杭州日報》等。
黃龍體育中心
體育運動
2009年,杭州籍運動會員獲第十一屆全運會5金12銀15銅。成功舉辦第十七屆市運會、沖浪中國高峰論壇、國際沖浪嘉年華活動、世界汽車飄移大賽杭州站比賽、汽車「王中王」爭霸賽等有影響力的大型賽事。群眾體育活動深入開展。完成新建各類體育健身場所2088個。組織舉辦了市冬泳表演賽、傳統武術錦標賽、市橋牌聯賽、羽毛球俱樂部聯賽、全國門球邀請賽、全國橋牌邀請賽等活動。
杭州擁有中超的杭州綠城,CBA的浙江廣廈和浙江金牛,乒超的浙商銀行,以及浙江開元女排和浙江利群男排等球隊,陳經綸體校以及各支俱樂部等也為國家輸送了如羅雪娟、吳鵬等許多優秀運動員。
同時,杭州也在通過各種方式積極推動全民體育的發展。不僅有許多體育場館供市民免費活動,還會經常性地舉辦各種體育賽事或全民活動,如女足世界盃、2011年亞洲杯預選賽等等。
杭州不僅擁有黃龍體育中心這座設施一流、可以舉辦國際賽事的大型體育場,還有杭州市體育中心、杭州體育館等,以及准備建設擁有八萬人體育場的奧體中心。
環境保護
繼續實施「藍天、碧水、綠色和清靜」工程,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力度,整體生態環境繼續改善。2006年,全市用於環保的資金投入達65億元,相當於杭州市生產總值的1.9%。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工業廢水綜合排放達標率分別達到94.0%和92.0%。主要水系監測斷面水質三類以上比例達50.0%。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99天,優良比例達81.9%。市區全年擴綠地面積468公頃。至年末,市區人均園林綠地面積達45.16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75平方米,分別比上年末增長2.3%、15.3%。市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越,後屬吳,越滅吳後,復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H. 東升社保局到中山市行政服務中心出行方案

東升社保到中山市行政服務中心出行很方便的。

I. 杭州市政府2009年3月1日在上海舉行「杭州旅遊消費券」首發儀式,以吸引更多的國內遊客來杭州旅遊。杭州旅

(1)回籠貨幣資金;增加經濟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4分)(2)上海 經濟距離北京(或台灣) 經濟發達(4分)
(3)春季平視(2分)

J. 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總體規劃》的批復

區規劃分局:
你單位《關於要求批復<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總體規劃>的請示》(杭余規〔2014〕37號)收悉。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由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總體規劃》。現將有關事項批復如下:
一、規劃范圍
東至京杭大運河、南至繞城高速、西至西塘河、北至杭寧高速及東塘港。范圍為56.94平方公里。
二、規劃期限
總體規劃期限為2012年至2030年,近期建設規劃期限為2020年。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發展成為杭州西北門戶,杭州先進製造業基地,產城融合的城市新區,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聯動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省級經濟開發區。
2.產業發展目標:全力打造「三基地一支撐一配套」具有區域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環境友好的大運河工業基地,生產旅遊混合的都市農業基地,以研發設計、專業維修為重點的生產性服務業支撐體系,以文化娛樂、旅遊度假為特色的生活性服務業配套產業。
四、發展定位
杭州西北門戶,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都市農業的集聚區,推進良渚組團經濟發展的引擎。
五、發展規模
人口規模:遠期2030年,基地總人口為18.2萬人,近期2020年為11.2萬人。
用地規模:2030年城市建設用地按照30.5平方千米規劃控制,人均167.8平方米。
六、規劃結構
規劃結構為「一軸兩核三心六片」。
「一軸」:濱水河道景觀軸;
「兩核」:兩個景觀核心。一為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景觀核心,二是以官塘漾、堰馬漾為主要水體的濕地休閑核心;
「三心」:三個商業配套中心;
「六片」:仁和北產業發展片區,仁和老鎮區發展片區、仁和中產業發展片區、仁和南居住配套片區、農業綜合體片區(包括美麗鄉村居住區、高新農業示範區)、大運河工業片區。
七、道路網規劃
1.規劃形成「雙軸雙環四向八射」的道路交通網路框架。
雙軸:由杭寧高速公路和繞城高速公路組成的十字形區域交通軸;
雙環:由東西大道、疏港大道和拱康路組成的外圍快速截流疏解環;由獐山路、觀園路以及兩條次幹路組成的內部組團聯絡環;
四向:北向德清方向;東向臨平方向;西向良渚方向;南向主城區方向;
八射:北向永康路;東向東西大道、疏港大道、仁超路;南向杭行路和勾仁大道;西向疏港大道和東西大道。
2.規劃形成「兩高、一快、九主、十二次」的內部道路等級體系。
八、其它
1.本規劃自批准之日起實施。
2.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本規劃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本規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3.本規劃成果由文本和圖集組成,兩者互相補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規劃說明是對文本和圖集的解釋。
4.本規劃由你單位負責解釋。

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政府
2014年5月3日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