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族民俗旅遊
『壹』 海南的整體概況風土人情特產旅遊
1、整體狀況:
海南省-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掛牌。從此,海南成為我國最年輕的省份和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僅次於台灣的全國第二大島.中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省。
省會:海口。土地總面積33920平方千米.森林面積1714700公頃.森林覆蓋率 達51%。約佔全省森林面積一半的熱帶天然林。海南地處熱帶,位於東經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緯18度10分,-20度10分之間年平均氣溫23-25°C,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熱的8月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長夏無冬。當北國千里冰封的時候,這里依然暖風和煦,可以海浴。,全島面積約為3.4萬平方公里,人口為700萬,其中有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約120多萬人。據估計當前在海外的海南鄉親與其後裔(外籍華人)共有320多萬人,也有人推算加上第四、五代後裔應有500多萬人。僑鄉文昌海外人口比島內還多。當前海南鄉親及其後裔遍布五大洲,尤其以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美國、加拿大和澳洲較多。
海南島與美國 夏威夷處在同一緯度,在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開發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聖地的旅遊資源,島上終年氣候宜人,四季鳥語花香礦物、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可觀。所孕育的熱帶雨林和紅樹林為中國少有的森林類型,是開展科研、旅遊和教學最理想的選擇之地。已發現的植物有4200種,佔全國植物種類的15%,有近600種為 海南特有。在4200種植物中,喬灌木1400多種,佔全國喬灌木種類 的28.6%,其中800多種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用材樹種;葯用植物2500 多種,佔全國葯用植物的30%左右,其中有抗癌作用的植物137種;果樹142種;油料植物89種;其它經濟植物近200種。野生動物中爬 行類104種,佔全國的29.5%;獸類76種,佔全國的18.6%。海南豐富的生物在中國佔有十分顯著的地位,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海南林業的重點工作之一。現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植物有58 種,其中一級1種,二級19種,三級38種;保護的動物133種,其中國家一級14種,二級87種,省級32種。
海南省處於亞洲,是太平洋經濟圈的中部,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領海。中部有五指山、黎母嶺山地及台地,四周有寬窄不等的平原。島內有已成為中國十大空港之一的瓊山美蘭機場和三亞鳳凰機場,環島高速公路,遍布全省的高星級酒店等現代化設施,為人們提供了高檔次的食品、住、行、游、購、娛旅遊條件。 適宜的氣候和優良的沙灘使這里遍布最理想的海水浴場和避暑勝地,如三亞市的鹿回頭、亞龍灣、大東海、天涯海角,瓊山市的秀英海,文昌市的清瀾灣,瓊海市的長坡,銅鼓嶺南北海岸,陵水縣的猴島,東方縣的魚鱗洲,萬寧市的石梅灣等。沿海還有火山爆發奇觀(如瓊山市的桂林洋水下村莊和馬鞍嶺熔岩洞穴等)與紅樹林海岸景觀。陵水縣南灣猴島常使人津津樂道。五指山為海南島最高峰,氣勢格外磅礴。瓊中的瓊崖縱隊舊址則為現代革命紀念地。黎族惟獨分布在海南島,人口約120多萬人,他們善紡織、印染、服飾,飲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海南最主要的民族習俗旅遊資源。
海南島迷人的海水、雪白的沙灘、明媚的陽光,旖旎的海底世界及富有傳奇色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定會使您流連忘返。這里四季如春鮮花盛開、瓜果飄香,陽光、沙灘、海水、空氣,還有那多情迷人的黎苗少女,興隆康樂溫泉,無不散發著這個熱帶海島的特殊魅力。
2、風土人情:
海南人豪爽!熱情好客!
南島是中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被稱為世界上「少有的幾塊未被污染的凈土」。島上四季常,森林覆蓋率超過50%。海南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五大旅遊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獨厚的熱帶海島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民族風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據歷史記載,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遠古時代,黎族同胞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民族風情質朴、敦厚,長久以來就以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織錦工藝著稱於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區地勢較平的山麓或臨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錯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樹的空隙間用竹籬笆圍成小塊菜地,各色蔬菜嬌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過房前,讓人有「走進山間別墅」的感覺。檳椰是黎胞走親訪友的貴重禮物,以數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伸手給哥咬個印,越咬越見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跡,見那牙痕如見人。」 這是流傳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謠。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一種獨特方式。每逢節假日,特別是三月初三,在檳榔樹下,芒果林中,小河溪邊,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動聽的歌曲,抒發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願,尋求自己的意中人。隨後,小夥子拿起弓箭、魚叉到河 溪里抓魚,姑娘們在溪邊烤筒飯和煮魚,直到太陽落山才散去。如果小夥子相中心愛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簫、樹葉吹著婉轉動聽的曲調,來到姑娘的隆閨(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開門歌。如果姑娘不唱閉門歌,便會開門走出來,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點燃篝火對歌跳舞,互表愛慕之情。這時,姑娘聽了小夥子的求愛後,便羞答答地拉起小夥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輕,而且很有禮貌,小夥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絕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則表示姑娘對他十分傾心,願意接受小夥子的愛。咬手定情後,他們便各自拿出最心愛的手信,如戒子、耳環、 竹笠、腰簍之類的禮品,互相贈送,作為定情物,以示終生相伴。
特色活動
海南民俗節慶活動: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餘萬。黎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徵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於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
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換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軍坡節」。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樂節」。
『貳』 海南民俗文化旅遊開發可以有哪些能用的理論
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文化象徵。這種文化從它產生的時候起,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就與各國和各民族,特別是那些鄰近的民族的民俗文化產生相互交流、影響和傳播。既然如此,研究這種文化的民俗學,無疑是一門跨國界的世界性的學問,而非「一國的民俗學」。
盡管國內外許多學者在界定民俗學的研究范疇時,將民俗學視為「一國之學」或「歷史之學」,限制了民俗學研究的疆界和范圍。但是,這門學科仍以其強大的生命力,不僅在世界各國和地區展開,而且研究的范圍越來越擴大,幾乎涉及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幾年來,隨著比較民俗學研究在世界各國的開展,民俗學學科更顯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民俗是社會所創造的基礎文化,它不僅內涵豐富,而且形式多姿多彩。眾多的民俗文化常常融自然與社會為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所以要想了解各個人類群體是怎樣思考和生活的,最好去了解這些群體所創造的民俗文化。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了解也是如此。
民俗文化向來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象徵。對於前人所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加以認真地保護和研究,是每一代民俗學者的責任。可以說,社會發展到現代,保護民俗文化的途徑越來越多,手段越來越先進。文字記載(民俗志的做成)、攝影圖片、錄音、電視錄像、實物保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應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包括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其中,國家立法形式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將保護民間文化的行為變為政府的行為時,民俗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叄』 過年去哪旅遊便宜又好玩 熱點的地方
過年可以去雲南、海南、廈門、福建泉州、河北暖泉古鎮。
1、雲南
春節想到去雲南旅遊,尤其是一些北方的遊客,大家認為南方的冬季比較溫暖,希望在雲南過一個暖冬。其實,雲南部分地區的冬天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溫暖舒適,由於地形復雜,雲南不同區域的氣候有明顯的差異。
雲南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是2013年為止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即「 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 雲嶺之南」而得名。
2、海南
冬季的海南島如果天氣陰刮風或下雨的話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冬季早晚溫差也比較大,最好准備一些保暖衣服。不過如果出太陽的話溫度會馬上上升的,所以外出的衣服盡量備涼爽透氣的。 海南旅遊需穿旅遊鞋,最好不要穿皮鞋。帶防曬用品,其中墨鏡、能防紫外線的太陽傘、防曬霜是必需。
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省。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 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
5、河北暖泉古鎮
暖泉古鎮位於河北省蔚縣西部,建於元代,明清時為「三堡、六巷、十八庄」,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因一年四季水溫如一因此而得名「暖泉」。打樹花是當地的傳統民俗活動,至今有300餘年的歷史。
秦、漢、三國、兩晉時,均屬代郡,暖泉屬平舒縣治,鎮西現存高大的封土漢墓群,便埋葬著當年的官僚顯宦。唐宋時期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爭奪之地。元朝建鎮,明清時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庄",1958年成立暖泉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鎮建制至今。
『肆』 海南哪一些民俗與旅遊有關
海南擁有37個民族,其中,漢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黎族是內海南島上最早的居民,在瓊居容住的歷史已有六千多年。 海南島各少數民族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質朴淳厚的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如黎族、苗族三月三、黎家婚禮等。海南文化藝術更豐富多彩,主要文藝表演形式有傳統的瓊劇、黎族苗族歌舞、木偶戲、儋州調聲等。地方節慶活動豐富多彩,有正月十五瓊山府城鎮的「換花節」(年青人以換花交朋結友);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在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的「軍坡節」(紀念公元6世紀我國南方百越民族傑出的女政治家、軍事家冼夫人);農歷三月三在黎族聚居地舉行的「三月三節」;農歷八月十五在儋州舉行的「中秋歌節」(群眾歡歌賞月和對歌比賽活動);每年11月舉行的「海南島歡樂節」;每年11月在三亞舉行的「三亞天涯海角國際婚禮節」等。每逢節慶活動,全省各地都要舉行富有濃郁地方文化色彩的娛樂活動。
『伍』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 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機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簡稱非遺協會,成立於2013年11月6日,其隸屬於文化部,是一家以保護和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社會團體法人機構。
一、灘頭年畫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
『陸』 自駕游去哪裡好玩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生活水平和質量提高,有了房子又買了車,而且也比較注重旅遊,所以很多人會在自己的節假日或者閑暇的時間選擇自駕游出去玩,自駕游相對於普通的,我們傳統的一些乘坐交通工具的出現會靈活,而且隨性很多,也比較方便,而且他可以選擇的地點比較靈活,因為都非常的方便,不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還要考慮目的地是否交通便利。自駕游可以選擇去玩的地方有一些古老的村落,西藏草原,還有就是一些自然原始美景,比如桂林等。
三、還有就是跟第一點類似的一些自然景色,比如桂林等。很多漂亮的景觀都是一些自然形成的景觀,比如幾座名山,桂林以及稻城等這些風景區都是自然景觀,而他們就不像我們人文開發的一樣,很便利,或者是各種嗯,設施都很齊全,因此,如果直接坐公共交通去的話,我們會需要帶很多大包小包的東西,如果有車開的話,就可以在後備箱放很多東西,而且很方便,也不會需要走特別多的山路,不會特別辛苦,以我覺得可以趁機去一下這些地方。
天下之大,有趣的地方,也有很多,趁著年輕,我們就應該多出去多看看。而我覺得有了自己的車子,去自駕游當然最好了,即使是沒有車子,也可以在經濟條件和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出去看一看,增長見識。當然,每個地方都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景點,除了以上的三種類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優先安排。
『柒』 海南旅遊的作文要有風土人情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所有的民族都保留著屬於本民族特有的風情人文特色,當您出門旅遊時有沒有注意那裡的民族風情呢,如果沒有就看看下面的介紹吧,如果到了那裡一定不要錯過當地的風土人情。
廣西桂林——夜遊灕江、民族風情園、柳州貝江苗族風情、 梧州鍾山、富川、賀縣瑤族風情;南寧左江,參觀壯鄉、左江原始崖壁畫群。
貴州貴陽——紅楓湖侗寨、黑土苗寨、安順布衣地戲、凱里侗鄉苗寨高坡苗族跳花場、游花溪、紅楓湖、凱里苗寨(盤歌、鼓舞、蘆笙舞會)。
雲南昆明——海埂民族村、西山、滇池、百林和阿廬古洞;大理:古城、喜州、周庄扎染之鄉、崇聖寺三塔寺、蝴蝶泉、金梭島、蒼山、洱海漁村、巍山古城、劍川石寶山;麗江:參觀納西族村寨、納西文化遺產展覽、納西象形文字;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曼飛龍筍塔、勐臘熱帶植物園。
四川成都——茶館、小吃一條街;涼山彝族風情、瀘沽湖、大邑庄園文化。
海南三亞——通什通什黎寨;三亞天涯海角、民族博物館、仿古黎村黎苗民族歌舞之窗。
廣東深圳——參觀錦綉中華、微縮民族村。
遼寧沈陽——大連民俗村。
吉林延吉——朝鮮族村鎮觀賞歌舞,參與文體活動。
黑龍江哈爾濱——桃山獵人木屋、牡丹江鏡泊湖、朝鮮族瀑布村。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蒙古族風情,四子王旗格概括塔拉旅遊點、達茂旗希拉穆仁旅遊點、察右中旗輝騰錫勒旅遊點; 鄂爾多斯蒙古族風情。成吉思汗陵。
山東濰坊——安丘百家莊民俗博物館、楊家埠木板年畫陳列館、風箏製作廠、風箏博物館;淄博民間花燈製作和展示,天下第一村周村、參觀絲綢廠、陶瓷琉璃廠、蒲松齡故居。 煙台海濱風光、養馬島、樗風民俗村。 威海遠遙村榮成大漁島漁家道遙游。 青島膠南齊堂島、垂釣。
北京——四合院、走訪居民、老舍茶館、梨園劇場、龍潭廟會。
天津楊柳青年畫社、古文化街、石家大院博物館。
河北——吳橋雜技大世界、雜技村戶;承德外八廟、滿族風情。
河南鄭州——鞏義民俗文化村、開封宋都御街、鼓樓夜市;洛陽豫西窯洞、民俗博物館。
山西太原——喬家大院、河邊民俗館、平遙古城牆、臨汾丁村民俗博物館、運城關帝廟、永樂宮元代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