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經濟與第一二產業發展
① 冰雪產業驅動經濟快速發展,具體都帶動了哪些行業
隨著冰雪運動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滑冰,滑雪,有的人是作為愛好嘗試,作為休閑旅遊的一種新方式新體驗,而有的人則希望向專業化的方向去發展。很多地方也建起了冰雪運動場地,吸引了不少的人前去遊玩。可以說冰雪產業非常熱門,發展很快,那麼冰雪產業驅動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哪些行業呢?
人們對冰雪運動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相關冰雪運動的賽事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對於體育行業的發展是個極大的促進作用。
② 陝西省的自然狀況、歷史文化和經濟發展考試用
陝西地處我國內陸腹地,是大西北的門戶,具有承東啟西、聯結南北的區位優勢。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人口3748萬,轄10個市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106個縣(市、區)。全省地形南北狹長,由北至南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黃土高原,約佔全省面積的45%,人口的15%,畜牧業比較發達,能源資源富集;中部是關中平原,號稱「八百里秦川」,約佔全省面積的19%,人口的60%,是主要的工農業生產和科研教育基地;南部是秦巴山區,約佔全省面積的36%,人口的25%,水力、礦產和生物資源豐富,被譽為「生物基因庫」。
一、陝西是一個資源豐富,科技實力強,工業基礎雄厚,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
陝西是資源大省。全省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42.61萬億元,約佔全國礦產資源潛在總值的33%,居全國第一位。在全國探明的主要礦產中,居前10位的我省有50多種。特別是能源資源富集,煤炭儲量1676億噸,石油探明儲量14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6-8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1萬多億立方米。神府煤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磷、低硫、低灰、高熱量的優質環保動力煤田,陝北有條件成為我國本世紀現代化建設一個重要的能源接續地。
陝西橫跨溫帶、暖溫帶、北亞熱帶三個氣候和黃河、長江兩大水系。復雜多樣的地形,差異明顯的氣候,形成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特別是陝南秦巴山區處於南北氣候交匯帶,生物多樣性十分突出,被譽為中國植物資源的天然寶庫,有野生種子植物3700餘種,珍稀植物37種,葯用植物近800種,大熊貓、金絲猴、朱繯等珍稀動物80種。陝西還是我國中部和東部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陝西的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對緩解黃河水土流失、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意義十分重大。
陝西是中華民族文明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全國重要的歷史文化中心。曾長期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歷史上有13個王朝在陝西建都,歷時1180年,留下了大量的、具有很高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在近代史上,陝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在陝北領導中國革命歷時13個春秋,革命聖地延安保存著一批革命舊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使陝西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地上地下文物遺存極為豐富,全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0個,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兵馬俑、唯一珍藏佛祖指骨舍利的法門寺、西安古城牆等馳名中外。陝北黃土高原、陝南山水風情令人神往,西嶽華山、壺口瀑布、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自然景觀獨具特色。
陝西是科教強省。科教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是我國航空、航天、機械、電子、農業等領域重要的科研和生產基地,也是全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全省有專業技術人員110萬人,兩院院士49人。有各類科研院所1061個,其中設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個。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6所,有8所高校已進入國家「211」工程,3所高校進入國家「985」工程。以西安、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為骨乾的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已經形成,西安高新區是中國首批向亞太經合組織開放的科技工業園區,楊凌示範區是國家唯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均躋身於國家重點支持的五大高新區之列。
陝西是實力雄厚的老工業基地。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政府把陝西作為重點建設區域,進行了大規模投入。「一五」、「二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先後在陝西擺布了一批大型骨幹項目,全國156項重點建設項目有24項在陝西落成,佔15.4%,居全國第二位,從而奠定了陝西製造業和軍事工業的基礎,並確立了國民經濟的框架和產業結構。通過幾十年的建設,陝西已經形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軍工企業規模居全國第一。新型電子元器件、通信及網路設備、計算機軟體、數字化家電等研製能力在全國具有優勢。機械裝備產業承辦全國電力建設1/3的高壓輸變電設備製造;具有技術先進的重型汽車變速器和驅動橋等關鍵零部件及總成生產能力,是我國重要的機床工具加工生產基地。工程機械在推土機、液壓挖掘機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研製能力和競爭優勢。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具有全國唯一的集飛機設計研究、生產製造、試飛鑒定、教學為一體的航空產業體系,擁有佔全國航空工業1/3的人員和1/2的總資產,科研生產能力強,產業配套齊全,綜合實力在國內航空工業中優勢明顯,具有國內發展民用飛機最好的研製條件。
二、陝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陝西出現了歷史上經濟社會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城鄉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一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十五」期間全省生產總值保持了11.6%的增長速度。2007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5369.85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地方財政收入474.5億元,加上上劃中央稅收收入共891.6億元,增長27.8%。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企業利潤大幅度增長。全省經濟發展已進入快車道,正處在上升階段。
二是以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十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98億元,是「九五」的2.4倍。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2064公里,以西安為中心連接周邊省份主要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初步形成。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750公里,「兩縱五橫四個樞紐」骨架網正在建設形成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開辟了通往國內外70多個城市的130多條航線,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全省發電裝機總容量和輸變電能力既可滿足省內需求,又能向中國華北、西北其他省區輸送。陝西通信網路的裝備水平、技術層次已與世界接軌,基本建成了以光纜為主,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為輔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傳輸網,綜合通信網已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設施日臻完善,70%以上的大中城市實現了城市氣化,城市空氣質量不斷提高。隨著黑河引水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的建成,西安等主要城市和重點投資地區的供水有了可靠保障。
三是以退耕還林還草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成效明顯。陝西一直在為改善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近年陸續啟動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到去年底,全省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和荒山改造3209.5萬畝,位居全國前列,全省森林覆蓋率增加到37.26%,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的狀況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
四是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色經濟發展勢頭較好。高新技術產業、果業、畜牧業、旅遊業、國防科技工業和能源化工工業等六個特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以西安、寶雞、楊凌三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龍頭的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迅速崛起,連續幾年技工貿總收入增長速度超過20%。果樹種植面積已達1327萬畝,其中蘋果727萬畝,總產量居全國第一,果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畜牧業發展方興未艾,鮮奶產量居全國第6位。以旅遊業為龍頭,帶動了全省服務業快速發展。陝北能源化工基地「三個轉化」勢頭良好,一大批產業化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五是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所有制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非公有制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45.6%,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不斷增強。大力推進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和內資的總量大幅增長,外向型經濟格局正在形成。
三、發展前景展望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們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西部強省的宏偉藍圖。「十一五」期間,陝西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l.7萬億元,利用外資超過100億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資8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超過300億美元。到2012年生產總值達到9000億元以上,到2020年生產總值超過20000億元。
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調控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4000億元。為了實現發展目標,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中率先發展,陝北跨越發展,陝南突破發展」的要求,繼續大力實施「六個戰略」,即項目帶動、工業強省、科教興陝、人才強省、城鎮化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四大基地」建設。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陝西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經濟非均衡發展的規律,按照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原則,提出了在全省三大區域建設四大基地的區域經濟布局。四大基地建設即「陝北煤油氣、關中高科技、陝南中草葯、渭北優質果」。具體講,就是以「一線兩帶」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建設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陝北能源化工基地、陝南現代中葯(綠色產業)產業基地和渭北綠色果品基地,實現全省三大區域優勢互補,攜手並進,協調發展,夯實陝西經濟全面振興的根基。
陝西省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綜合指標
指標 計算單位 2006年 2007年
絕對值 增長% 絕對值 增長%
一、生產總值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工業
第三產業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億元
億元
億元
億元
億元 4523.74
488.48
2440.5
2094.02
1594.76
12138 12.8
7.4
14.3
14.5
12.4
12.4 5369.85
594.69
2916.97
2599
1858.19
14350 14.4
6.7
17
18
13.1
14
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房地產開發投資 億元
億元 2610.22
394.86 31.7
32.1 3641.88
535.32 39.5
35.6
三、財政收入
財政支出 億元
億元 696.77
821.55 31.7
28.6 891.6
1050.71 27.8
27.5
四、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9268 12 10763 16.1
五、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 元 2260 10 2645 17
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1522 15.1 1800.91 18.3
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101.8 1.8 105.1 5.1
八、進出口總額
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億美元
億美元
億美元 53.6
36.3
17.3 17.1
18
15.3 68.88
46.72
22.16 28.5
28.7
28.1
九、外商直接投資 億美元 9.25 47.2 11.95 29.2
十、國際旅遊人數
國際旅遊收入
國內旅遊人數
國內旅遊收入 萬人
億美元
萬人
億元 106.11
5.10
6950
378 14.3
14.3
16.06
19.5 123.13
6.12
8015
458 16.0
20.0
15.3
21.2
十一、人口自然增長率 ‰ 4.04 4.05
十二、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城鎮登記失業率 萬人
% 26.52
4 28.15
4.02
③ 清遠市的第一 第二支柱產業分別是什麼
第一產業:清遠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清遠全年規模以上工業。
2018年,清遠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78.0億元,增長4.4%。其中農業產值197.0億元,增長5.2%;林業產值37.4億元,增長7.5%;牧業產值101.3億元,增長0.9%;漁業產值18.9億元,增長5.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4億元,增長8.4%。
2018年,清遠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43.8億元,增長7.2%。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1.9億元,下降10.8%;集體企業增加值0.1億元,下降34.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73.4億元,增長7.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167.3億元,增長7.4%。
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09.9億元,增長10.6%;重工業增加值333.9億元,增長6.0%。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9.3%;中型企業增加值194.1億元,增長7.4%;小型企業增加值129.4億元,增長6.0%;微型企業增加值2.0億元,下降33.2%。
(3)旅遊經濟與第一二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2018年,清遠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5.2億元,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3億元,增長4.6%,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6.8%;第二產業增加值542.9億元,增長6.5%,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6%;
第三產業增加值791.0億元,增長1.9%,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23.6%。三次產業結構為14.8:34.7:50.5。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4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6117美元。
④ 丁真意外走紅,女副縣長策馬為旅遊代言,對當地的旅遊業會帶來哪些影響
現在互聯網異常的發達,網路已經遍布了很多的地方,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的新東西也興起了。在2018年就已經火的短視頻app,現在變得更火了,短視頻app再加上網上購物的結合就成為了網上帶貨。這樣的浪潮也就帶來了很多的網紅,丁真也就是其中的一員。這種網紅帶貨或者為家鄉做宣傳的網紅有很多。這樣的人雖然不能直接的為家鄉作出貢獻,但是也是在盡自己的努力為家鄉作出自己的貢獻,一樣讓人尊敬。不比別的人差,這樣的做法也能帶動家鄉一些方面的經濟增長,給同鄉的人帶來經濟收益。關於能給當地旅遊業帶來哪些影響我主要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丁真的家鄉,更有知名度。在網上的宣傳力度是非常大的,因為上網的用戶非常多,這些人都有可能看到這種宣傳也就讓更多的人見到丁真的家鄉。而且也有當地的女副縣長做宣傳,這樣肯定會上熱搜,上熱搜到一定會有很多的人去看看,說不定這些人就會產生去旅遊的想法。這樣就給當地旅遊業帶來了人流量。
關於這件事各位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⑤ 1、雲南旅遊市場概況(寫計劃書需要的項目背景) 2、導游在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
一、雲南省旅遊業經濟運行情況
旅遊業又被稱為「無煙工業」、「朝陽產業」,雲南省因其復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的民俗文化,具備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2014年,雲南省累計接待海內外旅遊者2.85億人次,同比增長16.3%,其中海外旅遊者525萬人次,同比下降1.6%;國內旅遊者2.8億人次,同比增長17%。旅遊業總收入達到2650億元,同比增長26%。旅遊對交通運輸業、住宿業、餐飲業、娛樂業、商品零售業的貢獻分別達523.38億元、470.64億元、395.38億元、154.23億元、551.73億元,游覽花費達346.36億元,旅遊產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明顯提升。根據旅遊強省發展目標,到2020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到5億人次和旅遊總收入達8500億元。
你2013年2月,雲南省旅遊局正式更名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同年6月由省政府直屬機關轉變為省政府組成部門,標志著旅遊業在雲南省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進一步認可和強化,實現旅遊事業管理向旅遊產業發展轉變,為打造旅遊強省、建設大旅遊產業提供製度保障和體制支撐。2014年,雲南確立了大旅遊產業發展戰略,通過打破傳統的一二三產業界限,整合資源、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把雲南旅遊產業打造成集農業、工業和相關服務業為一體、產業增加值超萬億的大旅遊產業,著力打造「一心六區九廊」空間布局。按照大旅遊產業規劃,預計到2020年,雲南大旅遊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1萬億元左右,增加值達到4,000億元左右,佔GDP比重13%,旅遊業將成為雲南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表:雲南「一心六區九廊」空間布局
空間布局具體內容
一心昆明建成國際著名的觀光度假勝地、商務會展基地和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內外遊客集散中心
六區滇中旅遊區、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滇西邊境旅遊區、滇西南瀾
滄江—湄公河國際旅遊區、滇東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遊區、滇東北紅土
高原旅遊區
九廊昆明—河內、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加爾各答和滇桂、滇黔、
滇渝、滇藏9條旅遊走廊
資料來源: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興業證券
目前,雲南旅遊業已經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和民營等多種資本參與的開發建設模式基本形成。在旅遊發展重點項目上,深入實施「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戰略,加快假設「111226」工程(即1個新國際會展中心、十大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十大國家公園、20個旅遊型城市綜合體、200個旅遊重大項目和60個旅遊小鎮)。2014年,雲南省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約314.8億元,建成或部分建成並投入運營項目17個,其中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完成投資70億元,10大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完成投資51.22億元。
以昆明市為例,2014年旅遊重大項目建設順利推進,項目投資完成情況良好。昆明市投資3億元以上旅遊重大項目43個,預計總投資1658.43億元,2014年12月份完成投資14.18億元,較上月增加7.95億元,1-12月累計完成投105.14億元,項目開工至今累計完成投資349.51億元,投資完成率21.07%。2014年1-12月,2014年度完成投資超過1億元的項目有13個,累計完成投資94.47億元,佔全市旅遊重大項目數30.23%的比重,完成全市旅遊重大項目投資的89.85%,其中,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完成投資51.1億元,佔全市旅遊重大項目年度完成投資的48.6%,引領全市旅遊重大項目建設。
二、雲南旅遊業投融資發展歷程
長期以來,旅遊業與金融的關系就密不可分,無論是旅遊企業的發展,還是旅遊者的出行,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隨著旅遊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金融對旅遊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金融與旅遊業融合程度逐步提高。對於旅遊企業而言,在融資、並購、支付結算等方面均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隨著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旅遊企業除了依賴於傳統的銀行信貸、發行債券、上市等方式融資外,還可以依託電商金融、P2P網路借貸、眾籌等平台融資,拓展發展空間。可以看出,金融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環境更加有利,既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又有龐大市場需求,還有金融機構、旅遊企業自身的創新動力。
三、雲南省旅遊業投融資現狀
近年來,雲南省通過打造品牌、優化結構、延伸產業鏈,旅遊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建設旅遊強省步伐加快。全省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旅遊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多元化融資渠道基本形成。截至2013年末,全省旅遊業貸款余額185.7億元,同比增長29.9%;累計發行中期票據、企業債等各類債券融資18.4億元;以景區門票收益權為基礎資產發行信託產品融資余額4.6億元;引進社保基金和銀行承兌匯票融資余額10億元。2015年5月28日,由雲南怡美實業控股集團等32家雲南龍頭旅遊企業聯合發起,六百餘家旅遊企業加入的雲南旅遊商會成立。商會將創立商會旅遊項目庫,建立與金融投行機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支持和鼓勵各會員單位融資創新,增強會員融資能力與融資規模。
(一)銀行信貸
銀行機構通過發放貸款的形式,有效解決了雲南省旅遊項目開發建設中資金不足的問題,使雲南旅遊「二次創業」得以順利推進。在整個「十一五」期間,銀行機構累計發放貸款130.48億元,用於支持雲南省旅遊重大重點項目的開發建設,雖然只佔到旅遊項目投資總額的2%,遠低於企業投資、政府投資和外資投資比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雲南旅遊融資「瓶頸」問題,對促進雲南省旅遊產業發展意義重大;2012年,銀行投資額增加到554.11億元,占旅遊項目投資總額的8%,遠遠高於外資和政府投資,銀行業明顯加大對雲南旅遊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促進了雲南省旅遊產業投融資主體結構的優化。截至2013年末,雲南省旅遊業貸款余額達到了185.7億元,同比增長29.9%,金融對旅遊產業的信貸支持持續增強。近年來,中國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重點支持領域,積極加大產品創新,引導信貸資源向文化及旅遊產業傾斜,為雲南文化旅遊產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截至2014年10月末,工行雲南省分行對文化旅遊產業的融資余額達66.26億元,比年初新增8.09億元,貸款增幅達到了14%,是融資增長最快的市場領域之一。2014年12月23日,平安銀行與雲南城投集團共同簽署了500億元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的重點關注領域是雲南省旅遊業轉型升級,著力推動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建設等。
(二)資本市場
雲南省旅遊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拓寬了旅遊企業融資渠道,對於促進地方旅遊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雲南省已經有兩家旅遊企業在滬、深上市———雲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和麗江玉龍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還有一大批旅遊企業已經具備了上市條件,正在抓緊開展上市准備工作。此外,雲南省旅遊產業投資基金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在2012年雲南省民營企業家協會年會上,中信信託、首創華夏、中恆聚信和星耀集團聯合宣布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的文化旅遊產業基金,投資昆明嘉麗澤地區,打造多樣性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中信信託、首創華夏和中恆聚信將依託各自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國際金融資本的規模優勢,同時結合星耀集團在昆明本土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掘中國乃至世界范圍的優勢資源,在雲南旅遊產業二次創業和全國全省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下,深度開發嘉麗澤生態旅遊度假區。2012年12月14日,中航信託公司發起設立「天啟330號雲南城投旅遊產業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雲南城投集團計劃出資10億元,參與「天啟330號」,並通過天啟330號信託資金與安盛創享公司、雲南省水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雲南安盛創享旅遊產業投資合夥企業,出資總額為31.2億元,通過基金形式投資於旅遊項目,充分發揮金融對旅遊產業的促進功能。
(三)金融服務
雲南各大旅遊城市努力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進而推動雲南全省實現「刷卡無障礙」,讓國內外遊客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目前,金融IC卡正在逐漸取代傳統銀行磁條卡,成為新發行銀行卡的主流,截止2014年3月末,雲南省20家商業銀行均已開始發行金融IC卡,累計發卡1150.96萬張,全省42.02萬台POS終端和12955台ATM終端,99%以上能夠受理金融IC卡。2014年3月18日,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又推出了首張金融旅遊信用卡———「中銀雲南惠游卡」,該卡是一張聯名信用卡,是雲南省首個旅遊業與金融業合作、符合PBOC2.0標準的雲南旅遊主題信用卡晶元產品,定位於龐大的旅遊消費客戶群體。該卡既具備金融服務功能,又具備旅遊服務功能,集信用卡消費、電子現金小額支付、旅遊景區二維碼門票等眾多應用於一體。持卡人不僅可以在雲南省100多個景點及500多家商戶享受旅遊、餐飲、住宿、購物等優惠價刷卡服務,還可以在全國近千家景區景點、近百家指定酒店、千餘家吃住娛購等商戶刷卡消費,該卡的推出為持卡遊客提供了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便捷服務。
(四)政策性金融支持
從雲南省旅遊開發建設來看,政府投資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旅遊項目都是由政府直接進行財政撥款,為旅遊發展提供資金支撐。另外,雲南省也會採取一些金融手段,通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方式為旅遊開發投資提供新的渠道。在國家開發銀行與雲南省政府進行的第二輪開發性金融合作中,國開行向雲南省旅遊投資有限公司36個旅遊項目投放25億元的貸款,用於旅遊開發建設;國開行又與雲南省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等借款人簽訂了借款合同,針對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建水縣文廟景區等139個旅遊項目提供開發性金融貸款支持;國家旅遊局與國開行曾於2010年共同簽署了《推進旅遊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推動旅遊產品多樣化發展、培育旅遊消費新熱點、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推進藏、滇、川、青、甘五省區旅遊業發展;雲南省政府與商業銀行合作,成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基金,推動昆明、大理、西雙版納、香格里拉、麗江、騰沖等重點旅遊地區發展。2015年3月31日,彌勒市相關領導與國開行雲南分行商談紅河水鄉PPP項目事宜,此次商談具有啟發和指導意義,加快了紅河水鄉PPP模式融資步伐。
四、雲南省旅遊業投融資存在問題
目前的旅遊項目開發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大致包括這樣幾種:政府投入、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通過市場融資、民間融資等。對於雲南這樣一個西部欠發達的省來說,其問題大致可以總結為:投融資主體不足、投融資結構不合理、投融資方式單一、投融資環境落後等基本狀況。
(一)旅遊業投融資主體不足
政府介入較深。雲南旅遊業融資較長時間由政府主導,行政色彩較強,在一定的時期內確實起到了加快旅遊業發展的作用,但是造成了市場失靈和公共服務缺位的現象,其它市場主體難以進入和參與競爭。政府指令性的投資和融資往往忽視了經濟規律,造成了一大批經濟效益不高的旅遊項目,無法將資金收回用於再投資,同時也形成了潛在的金融風險。由於政府專注於具體旅遊項目的投融資和運營,出現了公共服務缺位,旅遊業融資環境的建設緩慢,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狹窄,旅遊行業管理混亂,旅遊資源的保護力度弱化等問題。因此,政府對旅遊業的介入程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平台效果不足。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和雲南省旅遊投資公司作為雲南省級的旅遊投資主體和融資平台,成立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對重點旅遊項目進行投資和開發,以及對重點景區景點進行改造提升,同時充分發揮融資功能,調動各種社會資本,但效果尚不明顯。主要原因在於平台的規模實力還不夠大,注冊資本有限,政府承諾的追加投資並沒有兌現,導致對雲南旅遊資源缺少有效的整合;政府資金佔到主導地位,缺乏戰略投資者和社會資本、民間資本的參與;三是陷入新建項目及經營性項目之中,資金缺乏退出通道,「投資—退出—再投資—再退出」的運行機制不能有效發揮,牽制了有限資金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缺乏風險主體。旅遊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其高風險、高收益特徵與銀行強調的收益與安全並重的一貫原則是相背的,因此很多項目不能有效利用銀行貸款這一重要融資方式。雲南省一方面是大量寶貴的旅遊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另一方面是廣大的國內外旅遊消費者中又蘊藏著很大的旅遊消費需求。而對於風險投資主體而言,有市場需要,就意昧著存在投資需求,就存在著可追逐的巨額利潤,此二者的結合存在著現實基礎。因此雲南旅遊業發展亟需風險投資主體的參與,以解除資源富裕而發展緩慢的尷尬局面。
信用擔保缺乏。中小旅遊企業是雲南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市場競爭、推進旅遊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合理化,滿足多層次的旅遊市場需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在融資時需要藉助外部力量,尤其是信用擔保體系才能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目前雲南中小旅遊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擔保機構數量少、規模小;市場化運作程度不高,業務品種貧乏、專業化水平低、擔保面窄等一系列的問題。擔保機構在推動中小旅遊企業與銀行合作方面,橋梁作用還沒有很好發揮。雲南尚未成立專門的中小旅遊企業政策性擔保公司,且缺乏規范管理和專業人才,這對旅遊業的發展也是一個制約。
(二)旅遊業投融資結構不合理
內源融資不足。內源性融資是將本企業的留存收益及折舊等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出挖掘內部資金潛力,提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雲南旅遊企業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經濟效益不高和企業自我積累與自我約束機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得利潤留存率普遍較低。另外企業在內部利潤分配中存在短期化傾向,缺乏長期經營的思想,很少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用自留資金來補充經營資金的不足,而主要依靠外源融資。
直接融資較少。雲南旅遊業融資結構是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比重過高,直接融資比重過低嚴重地制約著旅遊業融資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需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為旅遊產業發展開辟持續的資金來源渠道。旅遊業作為雲南優先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需要重點培育旅遊企業上市,整合和培育一批有豐富旅遊資源和發展潛力的旅遊企業做好上市的准備工作。此外,還需要整合雲南現有上市公司資源,加快資產重組步伐,運用定向增發和配股、可轉債等手段從資本市場募集更多的資金。
債權融資較低。雲南旅遊企業一般把股票融資作為公司的首先途徑,極力擴大發行額度,且公司的分配方案也很少現金支付,多以配股為主,把股票市場作為一塊免費的蛋糕,都試圖切得更大的一塊。究其原因,上市旅遊企業普遍認為發行股票可以永遠的佔用這部分資本,不必像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那樣到期要還本付息,又不存在因無股利支付而導致破產的風險。而且,我國股票市場上長期存在只進不出的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使得股票融資在我國成為一種近乎無風險的融資方式。而債券融資是一種硬約束,企業面臨著作為債權人的市場投資者的監督和到期還本付息的壓力,在債務無法償還時,企業就會破產,因此債券融資比例較低。
民間投資難進。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增加,民間積累了大量的資金,但仍有大量民間資本游歷於正常金融體系之外。雲南的民間資本的活動也較為活躍。因政府政策的限制加上落後的觀念和認識,這部分資金極少能夠投入當地所需的經濟建設,大多從事私人高息借貸等非法交易,由此也給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在許多地方頻頻出現非法集資或借集資之名而行騙之事。但與之相對應的卻是許多地方由於資金的短缺而無法進行旅遊項目的建設和開發的情況。非常明顯,游歷的民間資本和開發建設之間需要構建一座暢通的橋梁。
最新參考資料推薦: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⑥ 旅遊產業包括了哪些行業
旅遊產業是一個泛指行業,包含景區與遊客到達景區的所有行業。整個版旅遊業包含:一產:權農業,二產:工業,三產:服務業。
細分如下:
起始端: 運輸業。
中介端:旅行社(線上與線下) ,酒店業,餐飲業,二銷伴手禮產品製造業。
最後端:山水景區,主題游樂場,農旅結合景區。
如今的旅遊產業要素已擴展為「食、住、行、游、購、娛、體(體驗)、會(會議)、養(養生)、媒(媒體廣告)、組(組織)、配(配套)」,他們相互交織組合,形成了以下九個類別的行業,構成了一個緊密結合的旅遊產業鏈。
(6)旅遊經濟與第一二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旅遊產業主要指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旅遊產業要素進一步擴展,各要素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緊密的旅遊產業鏈。
旅遊產業具有三大動力效應:直接消費動力、產業發展動力、城鎮化動力,在此過程中,旅遊產業的發展將會為這一地區帶來價值提升效應、品牌效應、生態效應、幸福價值效應。
⑦ 現在做什麼工作比較有前景
2019年比較有前景工作:大數據、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1、大數據
大數據專業是從大數據應用的數據管理、系統開發、海量數據分析與挖掘等層面系統地幫助企業掌握大數據應用中的各種典型問題的解決辦法的專業。簡單點說就是搜集吃喝玩樂各項數據進行分析並精準推薦的過程。
越來越多的行業對大數據應用持樂觀的態度,在互聯網行業,比如網路、騰訊、淘寶、新浪等公司已經成為標配。
2、人工智慧
中國人工智慧發展非常迅猛。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慧項目中,中國占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慧人才儲備,中國卻只有5%左右,人工智慧的人才缺口超過500萬。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專業是個熱了幾十年的熱門專業了,涵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工程、計算機信息工程等專業。
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組成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基礎、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等,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
4、電子商務
中國電子商務是生長於新時代,更是服務於新時代的,發展前景可以說十分廣闊。比爾蓋茨曾說過:「21世紀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馬雲也講過:「未來5年,如果你不做電子商務,你會後悔!」
5、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專業,成長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的成熟,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畢業生社會需求大,就業面廣。可在各類門戶網站、傳媒商業網站、黨政部門網站、企事業網站等從事信息採集、撰寫、編輯等工作。
就業前景最好,有兩層含義:
一是就業容易,就業率高。
二是職位好,掙得多。
⑧ 畢節、黔南與黔西南,誰會成為貴州第二大城市
畢節會成為貴州第二大城市,因為最近幾年它發展得非常迅猛,又是貴州面積第三大城市。
⑨ 關於法國經濟和前景
從目前的經濟和工業發展,其實法國和英國真的五十步與一百步的關系。當然英國稍微比法國強一點。
兩國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較早的投入了工業化的發展,從發展速度到規模其實已經趨於飽和了。兩國土地面積差不多大,實際應該算是土地比較緊缺的,幸好人口比重不是太高,兩國的消費水平差不多高,但做事英國人比法國人更嚴謹,是那種一是一,二是二的性格,當然法國在這方面和英國人差不多,但效率就不怎麼好了。
法國目前站在國民經濟前面的就是旅遊消費和酒,法國葡萄酒和香擯是世界文明的,在法國消費也是很高的,主要是在吃的住的上,比英國高出了三分之一左右了。
法國目前沒有新的工業發展,這也局限了其經濟增長,就是旅遊和酒拉動經濟,長此以往的繼續,前景不容樂觀,新總統薩科齊的上台沒有為法國帶來新的動力,其實這和歐洲很多國家是一樣的,工業已經相當發達,沒有新的項目也就不能刺激新的發展,如今成本的增加,更是導致了不少小規模的工業,處於停產。全球石油價格的上漲,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經濟。全球糧食危機,也導致麵包價格翻倍增長。
英國首相布朗上台後,英國在經濟發展上了些變化,雖然是君主制國家,但英國將在2012年舉辦倫敦奧運會,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幫助了英國疲軟的積極,運動場、周邊產品,這可以拉動英國經濟的發展,創造無數個就業機會。奧運會的舉行也將吸引無數人前往英國,也拉升了旅遊經濟。
而且英國目前還沒有加入歐元區,用的還是英鎊,英鎊對美元還是在繼續貶值的,所以在也有利於英國的出口貿易。法國是歐元區成員國,這個情況正好和英國相反,也減少了美元區的人對法國甚至歐洲的旅遊消費,這種情況在出口貿易上也是有體現的,出口競爭力下降。
時間關系,暫時就只能說這些了,大家以後一起討論吧
⑩ 請將下面內容翻譯成英語 題目1:旅遊業是最近二十年來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的一個經濟部門,現在正引起中
Tourism is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a sectors of the econom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ll over the world, are now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Chinese public more and more big. Many people wrote to the newspaper,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stry is put forward various Suggestions. The proposition is that tourism will help promote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eopl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will be concive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also help to China's great caus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